晚上看了一下微信订阅号的数量,竟然达到162个之多,内容涉及个人成长、PPT、阅读、教育、八卦等。其中有三分二的信息是没有去看的,置顶的10个公众号是每篇必看的,并且会收藏学习。这个时代我们每天接触的信息是如此之多,而时间又是有限的,利用云笔记对碎片化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唯我所用。
在李参的《印象笔记留给你的空间里》提到了一个很好碎片化学习的方式。大意就是:
一、收集
手机公众号的内容有鸡汤有干货,当我们对于感兴趣内容,或者认为将来会用到的文章都会随手点收藏,至于什么时候能用到,用到时怎么找到不在考虑范围。微信收藏是最无用的收藏,至少我的收藏就没有看过第二次的。
正确的收集方式是看到好的文章收藏至云笔记中,只要认为有用的先收着,然后对于内容进行快速扫描,只看大标题或作者标注的重点,这样一篇文章一分钟不到就完成。碎片化的信息收集的速度要快。
二、整理
定期对云笔记中的碎片化信息进行贴标、分类整理,形成可使用的有效信息。
手机上是完成了碎片化信息的收集,整理在电脑上完成,屏大、操作方便。
1、定期
每天或者每周要抽出固定时间对云笔记中收集的碎片化信息进行整理。个人都会进行日总结或者周总结,云笔记也需要进行定期的整理,将各类信息归至相应的处理,放到该放的文件夹。
2、分类
给一篇文章,一张图片分类可以按照下面三种方式去分:
①按照知识管理的流程来分:
②按照知识体系来划分:
以上三种分类可以自由组合,找到合适于自己的方式。
3、标签
建立了分类,将文章、图片做了归类之后。其实只是给文章增加了一个维度而已,要实现利用的目的,希望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检索这篇文章、图片都能找得到,这样就需要进行贴标签。
举栗: 在微信上看到一篇彭小六关于写作变现的干货,果断的先收集到云笔记中《 如何在2个月内实现靠写作赚钱 》 ,将其放在写作的分类中,文中还涉及阅读和整理方面的知识,将这些标签打上,待下次需要阅读方面的知识时就可以找出来。
碎片化是这个时代的特点,信息获取很方便,何不建立知识体系库,归整理的碎片化知识入库保存。
经过以上的加工整理,可以随时随地的向知识库发起查询检索,而检索出来的结果,是经过加工处理的,肯定比度娘出来的杂乱信息更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