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上《小舍得》的时候,是周天下午五点多。孩子和爸爸在休息,我决定离开家,书写读罢后的感受,和想法,以及自己的思考和行动
初接触这本书时,只是知道这本书是《小别离》的作者写的又一部有关家庭、教育的小说。而当我打开书,确确实实地被作者带入了。带入到“南丽”这个城市中普通的中层领导的家庭:复旦大学毕业,奋斗十几年当上副主编。丈夫大学教授,有一儿一女。按说这位人到中年的女士(妈妈),应该过得还不错,心满意足。可自己的心却被同事、也是她曾经的同学、即将生二胎的田雨岚的请假“搅扰”了。
之所以“搅扰”,是因为,田雨岚和南丽是同学。从上学、到谈男友,从工作、到职位升迁,再到孩子学习......处处、无一不在进行着比较。而别的比较,南丽都凭着自己的努力、拼搏取得了与田雨岚较优的优势;唯有自己的孩子补没补课,有没有为冲击“小升初”做准备这件事,触动了南丽---让南丽一发不可收拾、开始发动女儿、发动老公、发动爸爸、甚至发动了即将“幼升小”的儿子。
在这部小说中,细致描写了每一个成人、每一组家庭、每一个孩子他们在事件发生时的表情、语言、动作,和态度。作为读者的我,清楚地看到“南丽”这位女性,是如何因外部情况的变化,引得自己心神不宁、引得伴侣同她一起加入这场幼升小、小升初的“战争”的。甚至不惜假离婚、为了要给女儿争取心仪的中学而跟自己心怀各种情绪的爸爸提礼登门看望。
小说中,孩子只是被成人安排补课、跑步的行为人。而更多的,是在升学环境中,每一位成人:有为了儿子升学提早打算、搜集信息的田雨岚;有因为事业发展不利转战互联网的田雨岚的老公颜朋;有深谙课外补习之道的颜朋堂弟颜青;还有从体制内出来最后又折回学校的小学数学老师张雪儿......
说实话,读这本书,作为中国家长的我,不焦虑是假的。焦虑什么呢?担心、恐惧、害怕。头脑里有个声音:别人的孩子都补,你不补,他落后了怎么办?我也曾问过在职的小学老师、或课外补习的老师,不同的学校学习风气确实很不同。
而离开这本书,我观察自己身边的小学1-3年级孩子的父母,他们有的对孩子的学习、成长持放松、观望态度,有的如小说中描述“提前进入幼升小、小升初备战状态”---换房子、找熟人、提前打点、报衔接班。为什么?因为有些小学有入学考试呀!
我问幼儿园老师,怎么现在的孩子这么小就开始要写数字、会拼音、写汉字啦?幼儿园老师说,家长要求呀!孩子入有的小学考试要考呀!
答案不言自明:想要上小学,不同的小学会有多多少少不同程度的测评。有的,也出现了小说后半部分的情况:考家长,了解家长的学历、工作背景。
奥数真的不好吗?英语、作文真的不重要吗?不是的。我真的见过4-6年级的孩子跟妈妈说“我觉得学奥数挺好的;就算有另一种学习制度,我不会去。我觉得我们现在学奥数挺好。”所以,无论是学校、幼儿园的学科教育,还是课外的托管、补习、兴趣机构,亦或者孩子们的家长......在这个“事件”中的每一位成人,真的要好好思考这件“事”背后的东西。
教育是什么?什么是教育?
上学就是教育?
孩子们都英语呱呱叫、数学呱呱叫、弹得一手好琴、有一堆证书、是教育?
不。不是。这只是教育的一部分。它甚至都不能被称为教育,而是教学。
而教学,学习,出成绩、有考级、有杯赛证书,就说明这个孩子是“好”孩子吗?
好的学习成绩、一级一级考上去、一个一个杯赛奖杯拿上,孩子们在这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呢?
他是学到了一门技能?是体验到了学习一门学科的规律?保有学习乐趣?亦或者他只是得到了好的学习、考级、竞赛成绩?这是我们要思考的。
阅读小说,向周围的老师、机构负责人询问,观察身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家长,最后,回到自己的家庭、和伴侣聊自己对自家孩子的想法,得出自己家庭在现阶段、短期内要给予孩子的东西。---在教育这件事情上,没有专家。没有一个专家可以告诉你“你的孩子要怎样养,他将来要去向何方”,因为“专家”不是陪孩子长大的那个人。而你是。
大环境是考试的。是需要奥数、考级、杯赛成绩来筛选“牛娃”的。
大环境是课外有提高孩子成绩、才艺、奥数奥语作文的机构的。
也有如小说中描述的运用互联网、“爱读书的小爸”、与校长、与媒体挂钩“造浪”的情况的。
那你要作何选择呢?
收收心,随着这篇文章的梳理,我发现:养育孩子,并不是单单的出成绩、读名校。也不是单单的会弹琴、能运动、考杯赛。而是:在学习、弹琴、考级、杯赛的过程中,他还收获了除成绩外的哪些品质?---而这些品质,才是日后成人、行走社会的那些看不见的东西。当这个孩子十几二十年后,他成为他人的同事、伴侣、父母,他需要的思考、表达、合作的能力是否有在过去的学习和成长经历中学到呢?他在职业中是否严谨自律、在情感中是否能表达自己感知他人、在生活中是否作息平稳,在生命的过程中是否能让他自己感到幸福和满足呢?我想,这是教育的真谛吧。
父母们都希望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却常常失了那颗定的心,做一些让孩子受累、自己矛盾的事。想明白上面的内容,大概才能帮助自己做出符合情况需要的决定。而不是被信息冲击、搅扰了孩子的生命成长节奏、扰乱了自己的那颗心。
我会让孩子学习学科知识、课外技能,孩子在过程中体验成功、或失败,更重要的,是关注孩子的那颗心。在孩子成长经历里的每天,你是开开心心、心平气和地和他在一起的吗?他需要鼓励、帮助的时候,你在他身边给予他吗?当他的身体起了变化、情感有了对异性的好奇,你会观察、和他在一起吗?写到此,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家庭教育重于学校教育,为什么夫妻关系高于亲子关系了,因为:学校教育只是一个孩子长大路上的一个部分、带他体验关系,而那个在成长路上给他答疑解惑、伴随引领、给予鼓励与温暖的地方,始终是爸爸和妈妈。给予孩子不同的男性与女性的特质。
祝福孩子,拥有有爱的爸爸妈妈。在成长路上,拥有理解他们、爱他们的老师。愿每个孩子都被欣赏自身的特点与优势,而不是被动、与他人比较相裹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