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开门来了一位好久未来的客人。她买了几盆花草,送了两盆给我。
霎那间,她走进来,我看了一会,才跟她答话。她的每次出现',我都感觉有点不一样。她勤劳,善良,善解人意,纯朴,简单。我欣赏她,同时,有时还牵挂她。我也不知为什么?她是一个心理有障碍的人,长期靠药维持。外面看不出,她有啥,很正常。
我结束手中的工作,与她开始聊了。她从佛讲到耶稣,还讲了传统文化……最后告诉我:是念阿弥陀佛解决了她睡眠的问题。我很赞叹她的这些举动。接着,她说出了很多纠结。当她拿她的丈夫说事时,我看到了她的不安全感、不自信、无助、忧郁、发呆,她的丈夫总是用批评挑剔的言语刺激她,让她越来越依赖别人,没有了自己,总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越来越迂腐、呆滞,眼神里透露出祈求,祈求有人给她什么。我陪着她听她诉说着她要说出的话。当她想要我给她什么时,我静静地看着她,直到她也有静意时,再次看着我。我笑了。她也跟着我笑了。此时的笑,象孩童时那份天真无邪,张嘴大笑,笑的我们如此开心。
可是,她的大脑如此强大,她还是纠结。于是,我针对她总认为欠别人这一话题,展开主客体的关系探讨。用我与她代替主客体分析她的心里即想法。
针对她的事情她是主体,我是客体。我发话了。“你认为欠我的,是吗?”她点头。可是,我告诉她:“我眼中的你是勤劳善良,心中总是装着TA人,总是为TA人作想,你走到哪,都帮人做事,我还觉得我欠你的,但是,我接受了你为我所做的一切,这是我们的缘分。”客体的想法是按照主体的想法呈现出来的吗?她一下子,笑的眼睛都会说话了。她说:“在你这里,得到的都是肯定;在丈夫那里,得到的都是否定。其实,都是本人,为什么结论差异如此巨大?”我说:“你以后还会想吗?”她笑了。
交流并不多,但是收获还是很大的。当我们明白事情发生的主客体后,我们就看到了事情背后的真相。我们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