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时光是回不去的,就像有的东西破了是修补不了的。
我一直都以为“联系”是某人主动地去联系,而不是我被动的想要留住某个东西去选择联系,可是现在,我的不主动让很多本是同我一同前行的人渐行渐远,偏离了我们原有的轨迹。
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我会认为,凭什么是我主动联系你们而不是你们联系我,却忘了,很多事情是相互的。你的高高在上让很多人望而却步,抑或者你的虚荣心和所谓的特立独行已经让他们反感,你被他们主动隔离了。
2008年,初一,入学。懵懵懂懂的我坐在座位上,不知道如何去融入新的集体。看着别人同新同学嬉笑,那一刻,觉得自己特别无力,我在等,等老师,等老师要求我们“自我介绍”,那样,我就可以知道他们的名字,那样,我就可以直接跟他们说话了。可是,那么多的新同学,他们有哪一个又特别熟悉呢,都是几个人之间的“自我介绍”,只是我一直在被动,因为我认为,被动的才是理所当然的。
2009年,初二,分班了。这次我不是懵懵懂懂的了,可还是原来那番模样——我只和认识的人说话。找到自己的新班级,坐下,左顾右盼,目标是初一老同学。你看,老同学又有了新同学,你还是不认识他们,后来,老同学成了你的“媒介”,你才慢慢融入其中。什么时候你才可以主动的向别人介绍你自己。
初中,我傻傻地向两个人提出“我们可以做朋友吗”,而今,还在联系的只有一个人,另一个,自大一之后便没了联系。你肯定会问,为什么。为什么?因为我固定的思维方式——成绩不好的学生都是坏学生,因为我的虚荣,因为我固执的认为“志不同,不相为谋”。可事实上,你很好,只是我的骄傲让我放不下,我不想主动地去联系你,不是不敢,而是害怕,害怕联系之后,你的沉默会让我失了面子,害怕我的骄傲在你眼里就是一个虚荣心爆满的人。
大二,你主动联系我,我们视频,我知道我们为什么会渐行渐远了,很简单,“志不同,不相为谋”。我听不出你的语气,我说,我可能会考研,我不想待在一个小小的县城,我想要更大的空间。你说,可以,然后转移了话题,我知道了,在这个问题中,你有你的认知,我有我的追求,我们没有争辩,只是不同的理想和价值观隔离了我们。自此以后,我没有联系过你,连你的朋友圈,我都没有点赞,但是,你很好,却修补不了被我撕开的洞。
2011年,高一,入学。我学会了主动,但我没有交心,至此,我并没有一个很要好的朋友是在高中诞生的,我很要好的朋友是我提出做朋友的那个同学。对于考研,她说,没有什么苦,你还年轻,经得起折腾。在高中两年时间里(高三她转校了),她帮了我很多,纵使她也有新的同学,但谢谢,并没有因为我的怪脾气而远离我,谢谢。在我不能碰食堂的饭菜时,她陪我一起吃的零食;在吃不下学校食堂饭菜时,她出去打包的饭菜;在圣诞节时,她送我的大苹果;在我高四的时候,从外地过来看我……我提出的做朋友,却一直都是她在做,我处于被动。
也许,我应该转变我的思维,没有必要那么咄咄逼人,他们又没有欠我什么,也没有义务对我一直迁就,只是谢谢。无论怎样,你们都经过了我的时光,没有擦肩而过,也并非是陌生人,没有必要因此而成为陌生人,主动一点,别让接下来的时光里多一份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