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12.1--3章复习
《颜渊篇》前三章,以孔门师徒问答的方式,集中讲了“仁”的含义。
“仁”,是孔子儒学的核心观点。《论语》一书中,107次讲到“仁”。仅弟子们问仁就达10次之多,除了颜渊、仲弓、司马牛之外,子贡、子张、樊迟也都问仁,其中樊迟问仁就达3次。夫子总是“叩其两端而竭焉”,因人因地因时而答,樊迟三次问仁,夫子的回答都不一样,可见夫子的高妙之处。
夫子认为,“仁”就是“爱人”,这种“爱”是在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孔子抓住“仁”这个核心,提出了一整套关于道德教化和社会规范的思想。贾陆英老师总结出孔老夫子关于“仁”要点是:
1.“仁”的基础是“直”。“人之生也直”(《雍也篇》)就是说,真情实感、质朴坦率是人的秉性。他赞成“刚毅木讷”(《子路篇》,刚强、坚毅、质朴、慎言)的实在人,反对“巧言令色”(《学而篇》《阳货篇》,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的虚伪人。
2.“仁”的内涵是“爱人”。具体地说,就是要“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子路篇》),能行“恭、宽、信、敏、惠”(《阳货篇》)五者于天下。
3.“仁”的根本是“孝悌”。“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礼记·中庸》)就是说,“仁”是人自身的品德,对父母的“孝”和对兄弟的“悌”是最真实的感情,因而是“仁”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4.“仁”的延伸拓展是“爱民”。“孝之放,爱天下之民”(《郭店楚简》)就是说,要从爱自己的亲人开始,推广到爱天下的民众,即“泛爱众”(《学而篇》)。尧舜那样掌握最高权力的人,“修己以安百姓”(《宪问篇》),“博施于民而能济众”(《雍也篇》),是更高境界的圣德。
5.“为仁”的基本途径是“忠恕”。其基本的要求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篇》),更高的标准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篇》),具体方法是“能近取譬”(《雍也篇》),从切近处做起,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6.“仁”的关键是自己去做。“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篇》)就是说,“仁”就在自己身边,只要真心去做,从身边的具体事情一点一滴去做,就能做到。
7.“仁”的规范是“礼”。“人而不仁如礼何”(《八佾篇》)就是说,人如果失去仁爱之心,还怎么去运用礼呢?强调“仁”是“礼”的根本;“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说,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就是仁。这里又强调“礼”是“仁”的规范。“仁”既然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中的一种行为,那就必须有统一的社会规范、社会制度、社会秩序加以约束。一个君子,要在学礼、明礼的基础上,克制自己非礼的欲望,自觉地遵守礼。
8.“仁”的目的是“和”。“礼之用,和为贵”(《学而篇》)就是说,“礼”要体现“仁”的精神,通过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达到人世间的和谐。
孔子提出的仁爱之道为什么能够持久、广泛、深入地传承和弘扬呢?因为仁爱之道具有深厚的人性根基。它主张以“孝”为出发点,抓住了人心中最深沉、最真挚的情感;主张把“亲亲”之情延伸扩展到“泛爱众”,激活了人心中最闪光、最宝贵的良知;主张推己及人,“能近取譬”,从自身做起,去实践“仁”的精神,既切合实际,又可以通过教化而得到推行;主张以“礼”作为“仁”的规范,实现人际之间的和谐,使“仁”的推行有了社会认同的准则,既符合社会治理的规律,也符合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