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从XX省电力学校毕业后,同大多数同学一样,顺理成章地进入工厂上班。没有高等学历,没有关系背景的优势,我从学员到班长的晋升路上,走了整整十年的时间;期间,三月个的学员,一年半的副值,三年的正值,五年的班长。
最后的五年里,我在公司里报名参加过七次岗位竞聘,结果无一例外的落选。事后,也曾听到过风言片语;如:他是公司郭总的侄子,他是公司王经理的外甥,他爸是我们公司老总的同学等等。这些小道消息出处,很难追踪,但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何况是我们这种一千多人工厂。每一次,这些传言都会随着竞聘结果的公示,像雨后春笋一般,层出不穷,传得人尽皆知。不过,传归传,说归说,终究没有去公司举报谁,大家好像已经结成共识,认为这才是理所应当的结果。对我来说,无论真像怎样,结局还是一样,基层没有老总的亲戚,而我依旧还在基层。
同我一批入厂的同事,走了一个又一个;身边的面孔,换了一茬又一茬。有的辞职,有的晋升,而我一直像是在等。先是以为自己是在等机会,等机遇,等转机;后来我才发现,自己等地是忍无可忍,退无可退。
我也曾想过辞职回家,可是找不到合适工作;我也曾想过“站队”送礼,可是真的拉不下脸。我喜欢没有压迫地相处,喜欢随心随性地说话;不喜欢违拗本心,也不喜欢迎合奉承。世间安有双全法,得失本就两相看。在工作上,我既然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活法,领导自然就不会选择上我。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在一个厂房里,原地踏步了十年。十年后,我再也受不了,自己的一成不变,周围面孔的新旧更替。我决定辞职,另谋出路。
2
经过一轮的网上求职操作,才发现多数企业的招聘门槛,都高出了我的自身条件;而没有要求学历的,没有要求资质的招聘岗位,多是纯粹的体力劳作,工资也算不上可观,甚至还不如现在的多。倘若要找到一份中意的工作,只有提高自身条件;像再升学历,就要再等三年,而且函授也不是所有企业都认可学历;相比之下,职业资格证书就快了许多,国家每年都会统一组织考试。为了尽快强化自身硬件,我决定先从容易的职考开始,然后再逐步提升自己学历。在查询过各类证书报考资格后,我根据自身的条件,报考了注册安全工程师。
十年不碰教材书籍,当我再次拿起书学习的时候,才发现事情远没有想象中简单。先不去说,注意力、理解力、记忆力这些学习能力,单就学习的时间、精力而言,就已经成了一座不易跨过的高山;上班有忙不完的活,下班有看孩子、买菜、做饭等琐事。从孩子出生以后,这些事儿就已经填满了我的大半空闲;从睁眼起床,到合眼睡觉,几乎是以接二连三、层出不穷的态势,来消耗我的闲暇时间。但是,既然已经下定决心,就万万没有放弃的道理。何况,去做过才可能看到新的希望,不去做肯定只有继续,原地踏步、一成不变的混日子。想明白这一点,我就毫不犹豫地果断行动起来,从解决时间问题开始;凡事雷厉风行、力求速战速决。用最少的时间,提前做完手头工作任务,把挤出来的时间用来看书。下班后,马不停蹄地买菜、做饭、吃饭、洗碗等等琐事,一气呵成,绝不拖泥带水。完事便守着孩子,看书背题,直到孩子睡着,再躺到沙发上学到睡着。
起初,遇到不小的心理反弹,比如:多年养成得手不离机,总让我下意识地拿起手机,想看微信、看电影、看新闻、刷抖音。一旦没忍住拿起手机,时间就会像决堤洪水,一发不可收拾,直到过足了瘾,才能收心学习。这样一来,好不容易才挤出的时间,就浪费在手机上了。其实,除去上班、睡觉、吃饭,我一天的业余时间最多不过六个小时;一旦拿起手机,少则浪费一小时,多则浪费三小时。为了彻底斩杀这只窃贼,我果断卸载优酷、抖音、头条、百度、微信等等,一切可能引诱我去拿手机的软件,并决定考试结束前,绝不去碰这些东西。果然,把这些事情做完后,我得到了充足的时间。
多年的安逸闲散,让我对枯燥乏味的教材,充满了排斥心理,完全静不下心去学习。它们不像小说、电影那般趣味横生、引人眼球。若是小说,看上一天一夜,还能精神百倍;看教材,我就只能撑住一小时不合眼,再多就开始眼皮打架,继而趴在桌子上神游太虚、大梦春秋去了。
起初,我用浓茶、咖啡、风油精等物提神醒脑,后来发现它们完全不是瞌睡虫的对手。无奈之下,我动用了上古妖术——悬梁刺股。我在桌子上放一把锥子,只要犯困合眼,就狠狠地扎在自己的大腿上,然后呲牙咧嘴地继续学习。这一招,疼归疼,但真管用。而且还流血不多,伤口愈合也快。每次一扎,立竿见影,简直是屡试不爽。俗话说:“心不狠,站不稳。”想要提高自己,难免要对自己狠一把。
3
一个月后,我开始适应昼夜苦读的规律,不再需借助外力,便能轻松进入到学习中去。有了这学而不厌、学而不倦的感觉,我趁势把所有可以利用的碎片时间,一并投入到疯狂的学习中去;吃饭、做饭、买菜、走路、上厕所等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以或听、或看、或背的方式,用在学习注安上面。甚至在临近考前的一个月,把睡觉时间,从六小时缩短到四个小时,最后是三个小时。不知道为什么,虽然每天都很辛苦,但心里反而更亢奋,好像在做很热血的大事。
第一场考试,做起题来势如破竹,早早交卷出场,回到车里马不停蹄得,复习下午的考试。为了节约时间,连中午饭都用面包草草解决。
第二场考试,有些出乎预料,考题超出大纲范畴,相对上午的考试来说,做起题来有些吃力。不过,总算赶在收卷前做完,在监考老师的催促下,草草地涂卡交卷。回到酒店,依旧如故,争分夺秒地复习明天的考试。因为昨天没有睡好,不敢硬撑着复习,大概凌晨一点左右睡下。
第三场考试,在我看过试卷后,心情简直是轻松愉快。当我准备奋笔疾书时,忽然邻桌考生举手,问道:“老师,有没有2B铅笔?我忘带了!”
“谁有多余的2B铅笔?借他用用。”老师朝屋里的考生喊道。
我心中暗嘲道:“上战场还敢不带枪!”
监考老师从一人手里接过2B铅笔时,看了一眼上边的标号。然后,一边交给那名没带铅笔的考生,一边提醒道:“咱们的考试,必须对用2B铅笔,别的铅笔机器识别不出来。大家都好好检查一下。”
这一句,看似多余的提醒,没在屋里引起任何的反应,大家依旧低头做题,好像这是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常识。而我却有意无意的扫了一眼,铅笔头上的印记笔号。下一秒,我就想一头撞死在墙上。——“HB”。我的脑子骤然呆滞,像是遭了炮轰雷劈一般,脑海一片空白。
片刻之后,我渐渐恢复理智,脑海里快速闪现出所有问题:昨天两场考试,我很确定用的是这根铅笔;出门前,我很确定自己拿的是2B铅笔;那这跟铅笔哪来的?我感觉自己的脑子开始混乱;不及格,没成绩,白忙活,明年再来等等,一切沮丧场景,一一浮现眼前。我强自镇静下来,像傻子一样开口询问道:“老师,我昨天用错了铅笔,咋整?是不是白考了?是不是真的识别不出来?是不是不能补救了?”那一刻,我恨不得一口气,把所有可能弥补过错的机会,全部都给问出来。
老师人还挺好。见我情绪激动,没有直接答复我,而是委婉地说去给问问;屋里的考生却是大笑不止,笑作一团;有的说:白忙活了吧;有的说:明年再来呗!有的说:傻逼了吧。总之,原本紧张得气氛,瞬间轻松了许多。大家笑过之后,仍旧忙着继续做题。
另一名老师好言安慰道:“你别急,先把这场考好。她去给你问这里的负责人了,你先做题吧。”说着,把刚借到的铅笔递给了我。
老师离开后,我完全没了做题的心思,就在那坐着,没有动笔,也没去看题。
当老师走回教室,对着我摇头时,我紧提着的心,瞬间支离破碎。——昨天的两科,真的白考了。
不知过了多久,我才拿起借来的2B铅笔,魂不守舍地胡乱答题。大部分考题都没有仔细去看,像是全凭直觉似的选择答案。两个半小时的时间,我总想冲到前台,拿回自己的手机,好好查一下铅笔的材质;HB和2B的区别;卡机的工作原理,卡机的识别率等等问题。原本越多越好的考试时间,成了我最想一步跨过的时间。
考试结束后,我跑到楼下,找到负责人再次确认是否无法挽回。得到冷颤热潮的肯定答案后,我如坠冰窟,万念俱灰。回到车里,我没有像昨天一样,急着复习下午的科目,而是抱着手机一遍遍查询铅笔和卡机。搜到的结果五花八门,有的说:卡机识别不出HB;有的说:能识别出90%;有的说:平均丢分率13%;有的说:使劲涂,倒也能。总之,没有人说完全没有问题。
下午考完试,我装作一切如常的模样,开车返程回家,等着两个月后的成绩公布。期间,没对任何人说起过这事,也没有主动提起考试的情况。只是,我自己从未放下过此事,每天都会用它提醒自己的粗心大意。这事像书桌上的锥子,不断扎向我的粗心,催我努力自新、自强。这事对别人来说,可能是块笑料。不会有人同情,也不存在安慰。甚至,在他们这帮富闲安逸的家伙眼里,我动了不该动的念头,做了不该做的逆袭,所以理所应当地成了笑话,一个痴人说梦的笑话。但是我却觉着自己还有希望。
两个月后,成绩在人事考试网公布出来;我是喜忧参半,没有想象中得全挂;也没有意料之外的全过;四科及格三科,第二科59分,1分将我拦在了及格线外。
这个结果,谈上多失望,也谈不上多高兴。只能说是不幸中的万幸;不幸的是:努力了四个月,没有一次性拿到证书;幸运的是:犯了愚蠢的错误,还能侥幸过了三科。
本来打算考过之后,再把这段经历拿出来跟大家分享,这一段小小的励志笑话。但是,当我看到了人生逆袭的希望,心里就释怀了自己的愚蠢。这才自揭其短,把自己不太成功的逆袭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