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老师的写作平台,在进群拉人之后,开起来了。就像一个网络的写作沙龙一样,挺好的,交流经验,分享感动,学习技巧和遣词造句的能力和本事。我觉得这件事本身看似简单,但是它未来能产生多大的能量?使多少人受益并坚持练习写作?又会激起多少人爱上写作?我们真的可以期待它全面开花的那一天!
既然11月1号开始,那么本篇将作为第一篇正式文章,前两篇则是作为先行版存在。第一篇文章,我想先谈谈自己,谈谈写作,从自己的写作心路历程写起。
一开始我不知道该写些什么,毕竟工作两个月以来,每天的忙碌遮云蔽日,已经掩盖了大量安静且独立思考的时间,最大的问题在于,我步入社会时间不长,刚站上讲台,一个季度都不到,这样的一个经历,能写出什么文章呢?群里有老师说“有了经历,才有喷薄而出的动力。”我认同这个观点,那么既然要求了写关于“教育”“教学”“教研”等等,边经历边写作,以后可能会成为常态化,关于教育过程中的思考,也可以分享出来。我早早就加入了,起了个大早,不能赶个晚集,该写还得写,该发还得发。我也不怕群里的各位同仁和老师们笑话。既然文章能公开,就说明我有这个勇气。同时,也会借鉴和学习同仁们的文字,交流学习,如切如磋,是一大乐事!
在教学上,似乎我还没有找到窍门,甚至比其他学科的新入职同事要慢。隔壁同事,他们的多种多样的活动已经开始搞得如火如荼;他们的教案设计也让我大开眼界;他们的讲课也具有不少优势,得到同学科老师的认可……而我,工作近二月,依旧没有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还在摸索和黑暗中前行。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样感觉的,我的师傅也没有跟我多说什么,只是点到为止。我自己感觉,我还有很多问题待解决。
我清楚自己的问题在哪,但是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时间,不是动动嘴写一写就能解决的了的。首先,关于教学设计,仍然需要设计感,适合学生的需要,在学生需要和要讲的教学目标之间寻求平衡点,起步阶段,这样的能力还很难达到,因为了解学生的学情需要时间,摸清学生的需要同样需要大量的时间。其次,课堂活动的设计,仍然需要大量时间听课和借鉴其他老师的方法。最后,讲课,讲多少?怎么讲?这需要显示功力,而讲课能力是最能体现一个教师能力的核心。
解决这些问题,目前最便捷执行的,就是大量听课。这个方式,是领导、师傅和其他学科老师多次提及的建议。于是,自十一以来,我基本上做到每周至少听课5节以上,确保一天听一课,无论什么科目的都去听,不一定是语文课,主要学习的是方法、设计和活动思想。听课也不是听完就完了,每次听完课,我就写至少100字的评价和从本课中学到的东西,每到10节课,也就是两周,写一次听课记录总结,从中寻找可以借鉴的地方。对于语文课,我逼着自己去和语文教师交流这节课的内容,在教法、教学设计上进行讨论,虽然探讨教学现在因为其他事务还比较忙,一些老师可能没有时间跟你讨论,但是我还是决定将来无论说多少,都去说一声。
我觉得这不算什么捷径,这是最笨的方法,也是比较慢的,可是最笨的方法往往最可靠、最扎实。就好比快速提升驾车技术,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开多练习,练的过程中还不能傻练傻开,要总结技术要点,这样才能进步,否则开再多也不过是原地踏步没有长进。
好的教师,是教龄和课时堆出来的。我特别赞同这句话。王栋生老师说过:一个教师,在其全部工作时代的整个工作周期可能要上15000-20000节课,上一节,少一节。这个数字看起来似乎遥不可及,但是平摊到每一年,一年又一年,日复一日,这个数量不难达到。数量上是如此,关键在于上完以后的总结和反思。不总结不反思的课堂依然是低效的,是没有进步的。所以总结能力和反思过程,对于新入职的教师尤为重要。现在,起步期,我也是这样做的,每上完一节课,我就用红笔在教案本上自己预留的空位写上本课反思和总结,写下这节课上完最早最初的体验,趁热打铁,把借鉴的内容、活动设计合理性、提问方式甚至改进措施写在这里,以确保“课课有记录,时时有反思,节节有总结。”
我罗列的这些方法,我相信很多老师都已经用过了。教师的每一个阶段都有每一个阶段的相应任务和目标,初级阶段,我认为就应该着重于“建构”和“稳定”。所谓建构,就是工作初级阶段打下基业,建立与构想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的各项内容,把好的习惯运用到教学的各个环节里,以后自然而然就会把它当成习惯去做。所谓稳定,就是四个字“站稳讲台”,因为一开始,我承认我的讲台是站不稳的,处于不稳定,教学能力还有待提升,所以,站稳脚跟同等重要。
我若盛开,清风自来!我相信我能够顺利渡过这段时期,也希望在课堂上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