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红书看过这样一则:
下面的话,你听过几次,说过几次,忽视过几次,愤怒过几次呢?
你不会洗衣做饭,不会做家务,以后嫁不出去的,嫁过去也会被老公和婆婆骂死。
哎呦!好贤妻良母哦,以后谁娶到你,就有福气了。
连纸巾都不带,你还是个女生吗?
吊带装,短裤,这女的一定不正经。
……
整整一百条,却越听越心惊,而评语的神来一笔更是令人后怕。
啊,找到一样的姐妹了,我也是妈妈说的,我爸反而总觉得我和男生一样。对于这几年女性觉醒,我妈第一个跳脚我不能理解。
我觉的这些话我妈都说过。我爸是男人却没说过。男女平等的观念女人自己也不认可。这难道是我的错觉吗?
天啊!有些话我也说过……
上述评语关键点赞还不少,也就是说对于女性“隐形偏见”直都在,而且还大部分都是女性自身产生的。
那么这样的现象是怎么出现的,我们又将如何才能摆脱这样的困境,让每一个女性无论是母亲还是女儿,都能够活出自己,过好自己的人生呢?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是《因为我是女性——如何深度疗愈代际创伤》,作家侯玉珍是我国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一直致力于"女性"议题的发展和研究,专注于帮助女性实现从内在开始的成长。
她在书中告诉我们:如果一些母亲在自己还是小女孩的时候遭受过一些性别灾难,于是她们会让自己的女儿也遭受同样的经历,这是一种强迫性的重复。而这现象也叫“代际创伤到传递”和‘文化认同’。
而这也是在当今社会文化背景下,即使我们天天喊着男女平等,但女性的生存环境依然存在在严重的重男轻女现象的原因,“隐形偏见”才会无处不在。
那如何摆脱“代际创伤”带给我们的影响呢?本书从“分离”“哀悼”“自爱”“和解”“认同”“发展”“突破”七个方面一步一步的带领我们走出“命运的轮回”。
下面我来聊一聊对这本书的阅读收获吧。
一、母女之间的爱恨情仇。
都说女儿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天下母亲哪有不爱自己女儿道理。但往往事与愿违,通过养育,母亲成为创伤的代际传递者。
我同事生产前,她婆婆对她极好,天天好饭好菜着,可以说是照顾得比自己的亲妈还好。结果生产当天,当那一句“恭喜是一个漂亮的小公主”传出,她那已经拿着煲好的鸡汤的婆婆转身就离开了病房,更令人震惊的是她妈妈再不停的向她女婿道歉,只因为她女儿生了个女儿。然后又转过身去数落自己的女儿,你看你生个赔钱货,女婿也没有嫌弃你,婆婆生气也是很正常,身体好了,对你婆婆好点,以后就会好了……没有人来关心下产妇,究竟还疼不疼,饿不饿。
后来我同事的日子究竟过得有多难可想而知。最后她不顾体制的限制,宁可辞去工作,连生三个孩子,最后终于是男孩才停了下来。
这里,由于受到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母亲将女人必须生男生那才是完整的女人观念,以及将在自己生下女儿所遭受到的嫌弃和忽视,得不到的尊重,又转递给自己女儿。受到这种代际创伤传递折磨的女儿,感受到母爱的缺失,在想要爱母亲与恨母亲的过程中纠结着。
无形中本应相亲相爱的母女俩在互相伤害着。可以说作为女性,本应是受害者,又成了施害者。而这又间接的影响到女性对待家人朋友的方式,严重的甚至影响个人家庭与生活。
而这种创伤是“强迫性重复”的,我们要想终止上一代,在我们那所形成的痛苦和关系的模式,我们就必须直面代际创伤,只有剖析自己与母亲的这种爱恨情仇,才能够看清自己找到疗愈自己的重要方法。
二、与过去勇敢地分离,从而突破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独立自由的女性。
那要如何摆脱代际创伤传递,给我们带来的严重伤害?
那就要勇敢地与过去分离。
自我的发展有两条路线:一是母婴之间建立安全的联结,二是孩子与父母心理上的分离。
脱离母亲的脐带,我们就必须得学会分离。生命是一场分离的旅途。我们只有经历的断奶,上学,结婚生子,离开等等一个过程才能够真正的成长。
动物界中老鹰是天空中的王者,在天空中,拥有着无与伦比的统治力量。那这样子的王者又是如何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鹰的巢穴大多在悬崖峭壁上,鹰在教幼鹰飞行的时候,会不动搅动巢穴,让小鹰警醒,然后在搅动中让小鹰跌出巢穴。成年鹰几乎会在幼鹰跌落的同时俯冲下去,并稳稳当当的接住幼鹰,周而复始,幼鹰就学会飞翔了………………
当然也会有意外发生,接不住自己的孩子,孩子就会跌落下悬崖,因此老鹰的存活率是很少的。
动物尚且知道孩子只有脱离自己,学会飞翔,才能真正成长天空的王者,虽然过程很残忍。但也不得不让我们深思。
可以说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妈妈,姑且就叫“心里的妈妈”吧,在成长的过程中妈妈对待我们的方式会被我们分化到心里,成为自己人格中的一部分。
当我们的妈妈以爱,温柔,真诚来对待我们的时候,我们也会以这样子的人格对待自己的朋友亲人甚至陌生人。可是当我们拥有一个总是指责批评孩子的妈妈的时候,孩子内在自然也会存在这样子的一个批评的声音,也许他会苛责自己或总是把这种批评的心境投射上外界,而后者拥有这样的“心里妈妈”无形是是痛苦的。
当我们意识到,我们的心里有一个糟糕的心里妈妈时,我们就应该勇敢的迈出独立第一步,那就是与妈妈划清心里边界。
那如何划分这种心理边界呢?作者告诉我们可以分为四个步骤:察觉、反思、拒绝、表达。
第一步察觉,也就是指在你的内心中找到住在你内心妈妈的声音,她究竟是属于哪一种情况。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症下药。
一般来说,内在的妈妈有四种不同的情况。
第一种,妈妈如果是共生和控制型的,我们个人就会感到焦虑,害怕分离,这个时候我们就无形中形成讨好型性格,自己喜欢迎合讨好的他人,以此来维护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第二种,如果妈妈是经常批评、嫌弃你的,也就是说你是得不到妈妈正面欣赏的孩子。就很容易怀疑自己的能力,总觉得自己不管怎么努力都做不好,或者我是一个没有价值的人。当然,夜或者会造成,被否定的人会执着以向他人证明自己有能力。
第三种,妈妈是受过虐待,或是情绪不稳定,对你造成过威胁的恐惧感的。那么体现在你身上的“心里妈妈”就会常常让你感到失控,因为你会渴望与他人亲近,但又害怕亲近你,从而让你做出破坏关系的事情。
第四种,妈妈是不打你,不骂你,也不关心你,可以说是忽视你的存在,不回应你的情感需要的。我这就容易造成了一定的缺乏爱,总是感到孤单与悲伤,总觉得自己是不值得爱的,会隐藏自己,当有人无故消失不回你信息,不回你电话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内心极度的不安。从而做出破坏两者关系的行为。
第二步反思,就是对自己的感觉、认知、行为重新进行思考,思考自己内在妈妈的声音会如何投射到的其他关系里面,那么我们才能知道自己应该如何阻止,这样我们才能回到真实的关系里。
第三步拒绝,也就是在自己心里设立底线,维护自我。
可以说这是一个极其艰难的一步做一步,意味着将与你的过去脱离。
例如英子的妈妈有严重的自恋问题,喜欢控制英子,只要是英子不按照她的话来做,就觉得女儿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因此英子在妈妈面前总是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不敢有自己的情绪。因为只要她漏出任何不好的情绪时,妈妈就会认为她是不孝的,会出现几天不理她的情况,这样英子养成了在以后的人际关系中,讨好他人的性格,不会拒绝别人,甚至不会表达愤怒。
这时英子察觉到这一点并进行反思之后,不断地告诉自己:我已经长大没有,没有谁可以抛弃我。
英子这时候不再害怕被抛弃,也就不再害怕妈妈,会直接的告诉妈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就让英子在与他人的人际关系中受益良多。她不再特意地去讨好别人,也开始学会拒绝,遇到一些不好的要求也学会表达愤怒,英子在成长的路上也越来越独立。
第四步表达,事实上拒绝就是一种有力量的表达。当你察觉,然后反思,拒绝的时候就应该尝试着不断地表达自己,对你的妈妈和其他人表达出你的好恶,只有勇敢的把你心里所想的表达出来,那么你才能够真正的获得了自我。
三、认同自我,,肯定自己的成就,承认自己的不完美,重新塑造自我。
自我认同就是一种对自己所思所做的认可感,对于自己成就的肯定,对自己失败的认同,对自己身份的认可。
只有重新审视自己不断地在反思、和解的成长路程之中,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才能获得真正自我的独立性。
例如在前面所说的我同事的例子。为了生养一个男孩,不惜放弃自己的工作.在这个重男轻女的一个大环境中,男尊女卑的落后文化是我们不认同的。但往往这种根深蒂固的女性认同感,且通过一代又一代的母女关系传递了下来。
因此,只有当我们意识到,我们女性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谁的附庸体。不是天生下来就是为了传宗接代,不是说爱美,就是为了取悦男人。接纳女性本身所拥有的力量,温暖、温柔,包容、坚韧。同时也应该接纳和展示女性本身所具有的柔弱与美丽,当然也应该接纳自己的与众不同。
我们可以再来看《都挺好》的苏明玉,同样都是生活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但她活出了一个逆天的自己。
在苏家没人爱她,母亲永远把哥哥放在第一位,爸爸无视她的存在,哥哥看不起她。可她仍然热爱这个世界,最大的一点就是她爱自己。
王朔说:你内心强大到混蛋才是最重要。
《狮子王》的嘭嘭说:当世界所有人都对你不理不睬,你也可以不理这个世界。
所以作为女性,不管是母亲还是女儿,你只有先认同自己,学会爱自己,才会有了爱人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地讨好,无偿地付出那反而被视为理所当然,而不受人重视。
最后我用书中的一句话进行小结:作为女人,虽然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和性别,但我们可以透过母亲看到自己,彼此联结从而治愈自我,实现更好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