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最亲近的人,反而懂得如何伤我们最深,因为他们最知道我们的“死穴”在哪里。
生活中,是否有人对你说过下面类似的话:
“你要真的在乎我,你就……”
“你要是敢……,我就……!”
而你为了维持关系选择了妥协,一次次的退让来满足对方的要求。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种行为,可以称作“情感勒索”。你可能觉得“勒索”一词用得太重了,但它的确揭示出亲密关系中存在的阴霾。牺牲自己的利益来满足对方的要求,看似是为爱做出的让步,避免了冲突,实则是偏离了健全良好的关系。
那么,面对情感勒索,如何做才能促进良好的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在她的《情感勒索》一书中,通过案例分析,讲解了如何正确处理情感勒索,将勒索转化为自我成长的契机,收获良好的关系和自我的完整性。
苏珊·福沃德博士是国际上享有盛名的心理学家,出版了多部心理学畅销书,如《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执迷——如何正常地爱与被爱》、《依恋——为什么我们爱得如此卑微》等。她的书中没有艰深的心理学理论,只有贴近生活的实例,以心理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她用专业且真诚的文字,陪伴读者成长,给予读者力量,阅读的过程就是自我梳理、逐步改变的过程。
《情感勒索》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列举了一些情感勒索中的真实案例,有发生在亲人之间的勒索,也有发生在朋友、爱人、甚至是同事、领导之间的情感勒索;第二部分针对生活中的情感勒索,苏珊·福沃德博士给出了应对的方法,按照方法进行练习,改变自己情绪反应的自动模式,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有觉察,将无意识反应带入到有意识的觉察,让你的生活逐步摆脱情感勒索的困扰,让关系更健康,自我更完善。下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情感勒索。
情感勒索是什么?怎么分辨?
情感勒索是指用威胁的手段,让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达到操纵别人的目的。情感勒索可能发生在爱人、朋友、亲子以及上司、同事之间。并且,关系越亲密,越容易出现情感勒索。把亲近的人称作勒索者,并不是说他们是恶劣的、有预谋的勒索者,事实上,大部分勒索者的行为都是无意识的。他们所做并非出于恶意,只是着眼于自己的利益罢了。
说到情感勒索,自然会提到情感关系中的冲突、控制。这里我们要区分一般的情感冲突与情感勒索的不同之处。并不是所有的情绪激烈的争论都是情感勒索,情感勒索也不仅仅是以情绪激烈的冲突为表现形式,还可能通过眼泪、沉默甚至暴力为实现目的的工具。
当激烈的争论仅是强调个人感受、声明原则和义务时,不能称作情感勒索,情感勒索包含的要素是:要求、抵抗、威胁和屈服。可以说,情感勒索是一种权利的争斗,用控制的手段,让对方不得不妥协,按他们的要求行事。
“要求”是所有情感勒索中的必备要素,情感勒索的表现形式不同,并不是所有的情感勒索都以暴力的形式出现,你可以通过下列情感勒索的语言体会一下:
如果你真的爱我……
别离开我,不然我会……
你是唯一能帮我的人……
我可以让事情变得简单,只要你……
这些从亲近的人口中说出的话语,给我们带来压力,对我们身心造成影响。在威胁面前,我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利益和感受,去妥协勒索者的要求。
为什么我们亲近的人,反而对我们进行情感勒索?
为什么会有情感勒索?
情感勒索产生的两方面因素:勒索者的恐惧、被勒索人的回应和纵容。
情感勒索者内心存在着恐惧,勒索只是他们用来获取安全感的工具。恋人之间的情感勒索,通常是恐惧失去对方的爱,便不断向对方索取爱,证明自己被爱着,获得安全感;亲子之间的情感勒索,通常是父母对子女未来的担忧,对成功的焦虑,对子女施加压力和有条件的爱;对于成年后的子女,有些父母产生失落感,是一种对失去的恐惧;上司恐惧失去掌控权,会对下属施压,甚至以辞退相威胁。
可以说,恐惧是所有勒索者的共同特点。恐惧失去、恐惧失控、恐惧变化、恐惧被拒等等。当生活中遭遇失业、失恋、离异、生病、退休等重大转折事件时,很容易让人失去安全感和自信心,也很容易将我们身边亲近的人变成情感勒索者。无论他们外表看起来多么自信、霸气甚至粗暴,他们内心其实是被恐惧控制的。
另一方面,情感勒索需要双方配合,没有被勒索人的回应和纵容,情感勒索也无法形成。也就是说,情感勒索的存在,有一半的责任,是被勒索人应该承担的。有些人容易成为受情感勒索控制的人,他们主要有以下特征:
1、过度需要他人认可
2、过分害怕他人生气
3、不计代价维持和平
4、容易为他人负过多责任
5、频繁质疑自我
请注意,以上特征在正常范围内是没有坏处的,但过度、过分的程度,则容易使我们陷入情感勒索的陷阱。
当我们一次次屈服于情感勒索时,就允许别人插手自己的生活,无法坚守自己的立场,让自己丧失了自我完整性,对自己失望,变得低自尊。在委曲求全的过程中,无法形成健康的亲密关系,情感勒索使得关系变得缺乏安全感,不敢袒露真心话,处处提防,缺乏信任。
无法坦诚相待的关系,也就丧失了亲密感。
你可以假装粉饰太平,说一切都挺好,但如果你真的想改变情感勒索的关系,就需要真的勇气。如何改善我们与情感勒索者之间的关系?
面对情感勒索我们该怎么办?
改变自己的行为反应模式,克服内心的恐惧,面对情感勒索时,学习使用一种全新的行为模式。改变需要勇气,当你不再委曲求全,重建了自我完整性,就会发现,其实你有很多不同的选择,你可以自主的决定该把时间和热情用在哪里,你的责任边界在哪里,哪些人值得你爱。
对自己说“我受得了”
当你尝试对情感勒索者说“不”时,一开始会非常艰难,屡屡受挫,面对情感勒索的压力时,常常会觉得:
伤害他的感情,我受不了。
她对我说的那些话,我受不了。
罪恶感让我受不了。
焦虑感让我受不了。
她一哭我就受不了。
他一发火我就受不了。
现在,决定改变的你,只需把“我受不了”改成“我受得了”,坚定地对自己重复,我受得了。不要小看这四个字的力量,当你看到勒索者的眼泪或者愤怒,继而进入旧有的行为模式,在压力面前快要妥协的时候,深呼吸,对自己至少说10遍,我受得了,这是你的思想和行为改变的第一步。
SOS策略
SOS策略是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分别是三个应对情感勒索的步骤:停下来(Stop)、冷静观察(Observe)、制定策略(Strategize)。
“停下来”是指,面对情感勒索时,什么都不做,采用拖延战术,不马上给勒索者回复。可以对勒索者说:“我不能马上给你任何答案,我需要一些时间思考。”当勒索者一再催促你,警告你没时间了,快做决定时,你要清醒的知道,你拥有勒索者想要的东西,因此,什么时间给,应该由你说了算。继续告诉勒索者,你需要想想,需要一点时间做决定,让勒索者知道,你是认真的。
在“停下来”的步骤里,你会不断地想要屈服,回到从前的应对模式,你会觉得这种紧张的状态很糟糕,快要撑不住了,别忘了前面我们说过的四字箴言:我受得了。反复对自己说我受得了,让自己有更多的思考时间。
“冷静观察”是让自己从情感反应的漩涡中抽身,拥有旁观者的视角,观察情感勒索中,勒索者的言行举止,以及自己对此产生的感受。在观察时,不对感觉做评判,坦诚地面对自己的感觉。可以用以下句子来帮助你顺利观察:
我发现了很有趣的一点……
我开始注意到……
我之前都没发现……
我现在渐渐发现……
比如这样记录你的观察:当我采用拖延战术,不马上给勒索者回复时,我开始注意到,他焦躁地在房间里走来走去,数落我不关心他,不替他着想,他重重把门摔上的声音,让我感到害怕和愧疚。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勒索者的哪些言行举止激发了我们的情绪反应,我们的情绪反应好像拥有一个开关,勒索者总能准确的打开开关,让我们的情绪反应变成自动化的条件反射。当我们进行冷静观察时,就切断了这种自动化的情绪反应,从无意识反应转化成有意识的觉察。
冷静观察能够让你不被感觉吞噬,保持一定的思考力,让自己在理智和情感之间保持平衡,制定出终结情感勒索的策略。
当你告诉勒索者你的决定时,要确保自身的安全性。有些勒索者曾对你使用过暴力,虐待过你的身体,告诉Ta你的决定会将你置于危险的境地,请找到安全的地方,可以求助的人或机构,好好保护自己。这一类情感虐待不在我们讨论范围,以下制定策略的适用对象不包含施暴虐待者。
我们已经了解到,情感勒索者利用怒吼、流泪、冷暴力、指责等方式达到目的,我们尝试解释、反驳只会让气氛更加紧张,此时应采用非防御性沟通方式,改变以往的反应模式。
典型的非防御性话语一定要记住:
对不起,让你这么生气。
我能理解你的心情。
你的想法值得深思。
真的吗?
怒吼、威吓、退缩、哭泣是没有用的,根本无法解决问题。
等你平静下来,我们再来聊聊。
你绝对没错。(即使你不这样认为)
反复练习这些非防御性说法,也可以找到自己的非防御性语言,一开始会很不适应,觉得别扭,毕竟在面对攻击性语言时,不带情绪的回应是不常见的。反复大声地练习,让非防御性语言成为你的语言习惯。
使用非防御性语言说出你的决定,猜测勒索者的反应,保持冷静观察,无论勒索者对你辱骂或沉默,你都要保持冷静,坚守非防御性回应的原则。你在使用非防御性语言时,可能会感到紧张,但不会再有受伤害的感觉。
在《情感勒索》一书中,苏珊·福沃德博士列举了许多真实案例,描述了不同的关系之间发生的情感勒索。情感勒索多是发生在亲近的人之间,勒索者由于内心的恐惧,希望获得更多的安全感,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无法顾及被勒索人的感受和利益。被勒索人的一再妥协和纵容,使得情感勒索不断发生,影响了关系的健康发展。若想改变情感勒索的关系,就需要改变旧有的情绪反应模式,用新的行动方式应对,切断勒索者掌控情绪的开关,让自己不受情绪所控,用理性的观察,冷静的思考和决策,代替曾经的无意识反应模式。
改变很难,而且在改变的过程中会出现反复,不要灰心,记住“我受得了”,给自己力量和勇气。除了非防御性沟通,苏珊·福沃德博士还给出了化敌为友、条件交换和运用幽默等策略方法,如果你的生活正被情感勒索困扰,翻开这本书,从中找到适合你的方法,走出情感勒索的阴霾,维护完整的自我,重建良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