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2 15:33阅读:513
成都十二月市
徐正唯
我这篇小文,十多年前曾经在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内部刊物《巴蜀风》杂志上发表,可惜未能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近从媒体得知,今天成都市红星路步行街上新建的风俗标志《成都十二月市》的文字说明,被人们指出了许多错误。于是将拙文重新整理录出,以飨读者。
《成都记》记载说:“成都府十二月中,皆有市:正月灯市,二月花市,三月蚕市,四月锦市,五月扇市,六月香市,七月宝市,八月桂市,九月药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
成都正月上元节放灯,唐代就很有名。叶法善导引唐明皇至成都富春坊吃酒观灯的神话,流传至今。北宋开宝二年(969),命明年上元放灯三日。此后,以为常例。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日,开坊市燃灯。当时成都灯火之盛,以昭觉寺为最。宋代成都知府田况,有《成都上元灯市诗》云:“予尝观四方,无不乐嬉游。惟兹全蜀区,民物繁他州。春宵宝灯燃,锦里香烟浮。连城迷奔骛,千里穷边陬。”陆游也有诗吟咏道:“鼓吹连天沸四门,灯山万炬动黄昏。”可见成都正月灯市盛况之一斑。灯节期间,游人聚集,于是灵药名花工商珍奇无不备具。大约正月初五以前,即为灯节;初五至十五,为蚕市;十五以后,则为药市。但是正月之市,似又笼统称之为灯市。
二月花市,唐代即已兴起。萧遘《成都》诗云:“日晓已闻花市合,江平偏见竹牌多。好教载取芳菲树,剩照岷天瑟瑟波。”到了北宋初年,成都知府张咏,在二月二踏青节,出万里桥,为彩舫数十艘,与宾僚分乘之,歌吹前导,称为“小游江”。张咏有诗咏道:“春游千万家,美人颜如花。三三两两映花立,飘飘似欲乘 烟霞。”薛田《成都书事百韵》诗中亦描绘说:“柳堤夜月珠帘卷,花市春风傍幕褰。”可知唐代的花市,以竹筏运载,市傍锦江而设。宋代“小游江”出万里桥,薛田诗中“花市”与“柳堤”对举,则约略可知,唐宋时代的成都二月花市,都应当在青羊宫至玉局观,沿锦江由西至东,一线展列矣。
三月蚕市。成都蚕市历史悠久,时间和地点很多。三月二十七日,成都大西门睿圣夫人祠前举行蚕市。蚕市最初在小西门小市桥,后来田况因为祈雨得到“灵验”,就将蚕市移到睿圣夫人庙前。此处蚕市也是由北宋初年成都太守张咏倡始,以寺为会,每年定期举行,让百姓在市上鬻卖农器,进行农用物资交流。田况有诗云:“龙断争趋利,仁园敞邃深。经年贮百货,有意享千金。器用先农事,人声混乐音。蚕丛故祠在,致祝顺民心。”
四月锦市。《华阳县志》说在府治东南县境之内,成市的原因是清代织锦机户集中于此。但有人认为这只是想象之说,之所以产生这种误会,大约是因为宋代吕大防曾经在成都府治之东修造锦院,将织锦匠人集中在这里。其实,所谓锦市,应当是鬻卖蚕丝之所。因为宋代以蜀锦与西南少数民族交换战马,实行专卖,民间大概是不会有蜀锦市场存在的了。而作为织锦所需的蚕丝原料,或者是织锦附产的丝线之类女工用品,在锦城锦市上进行集市交易,倒才是可能存在的。
五月扇市。《丹铅录》记载:“五月卖扇于街中,谓之扇市。”《华阳县志》增改记为:“蜀民每岁五月,于大慈寺前街中卖扇,名扇市。”
七月宝市。《方舆胜揽》记成都府路风俗条云:“鬻器用者号七宝市。”没有明确记述市期和处所。《华阳县志》转引时,增加“冬月于大慈寺前”之语,将市期定在冬月,市所定在大慈寺,似不甚妥。宝市所售之物,应属七月乞巧之品,诸如彩缕、七孔针、金银 石之类,故又称为七宝市。既属乞巧,时令当在七月,或亦为当街设市。
金俞
九月药市,以九月九日成都玉局观药市最为有名。这天,官府在锦官门谯门外至玉局观前五门,搭设幂幕棚物,宴饮监司宾僚,以事游观,并在沿途设肆,以贩百货,犀麝之类,皆堆积如山,一直要热闹五天。据说,在药市上,还有人“恍遇仙者”。清代的玉局观早已迁至成都北门外往新繁方向十二里远的柳堤上,一说在今天火车北站西边。不过,唐宋时代的玉局观,却是在成都城南,今天上莲池街以北地带,是当年十分有名的游乐好去处。《鸡肋篇》、《老学庵笔记》等书中对此都有记述。苏轼曾有诗吟咏道:“拾遗被酒行歌处,野梅官柳西郊路。闻道华阳版籍中,至今尚有城南社。”看来东坡先生是出西门往南郊,到玉局观这处“城南社”去游玩的。他并且自称“莫欺老病未归身,玉局他年第几人”?后来苏轼贬谪海南儋州赦回后,还被朝廷授予“提举成都玉局观”的“祠禄官”。
灯市、花市、蚕市、药市,自宋经元、明至清,于是演进为成都青羊宫每年农历二月十五的花会,成了祖国西南地区名驰遐迩的一大春季农贸物资交易大会,至今仍然发扬光大着。
至于六月香市、八月桂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的具体市期及交易内容,则不见记载。不过,顾名思义,香料、桂花、酒、梅花、桃符诸物,也都各自具有成都的地方特色,当仍属定期举行的物资交流会了。
(原载《历史大观园》一九八八年七月号、《四川政协报》二00四年一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