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
《活着》就让我们看到了作者为我们描述的那个活着里的世界。
福贵年轻时挥霍无度,败光了家产,也开始了悲剧的一生。有情有义又善良的女人家珍,一个伟大的妻子与母亲。不会说话,听不到声音,却尝尝把笑容挂脸上的凤霞。如此美好的姑娘,好不容易得到幸福后,却在生出苦根后,突然离开。脑海里此刻浮现的是凤霞拿着镰刀和篮子,默默站在父亲身后等着父亲一起去割草的画面。有庆,那个怕鞋子太快被穿破,即使在大冬天也要提着谢,光脚走路上学的男孩,那个每天一大清早飞奔去给家里的小羊羔割草,然后又飞奔学校上课的男孩。最后却是因为血被抽干而死去。只怪命运太薄凉,读到这个片段,一度不能自己。苦根,就像名字所说的那样,天真烂漫的年纪,最后却是吃一碗青豆撑死的。而福贵,一个有血有肉,鲜活的角色,经历两种人生,依然坚韧的活着。
《圣经》,有句话说:”其实明天如何,你们还不知道。你们的生命是什么呢?你们原来是一片云雾,出现少时就不见了。我们终将逝去,可我们依然努力活着。就像福贵,面临人生一个又一个打击,一无所有到只剩自己一条老命了。既没有儿孙满堂,更没有暮年该有的享受,世俗所认为的幸福,他一样都没有,只留下自己一个人。可他知道自己那般真实的活过,活着体会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所以,我们看到一个老者,可以在很多年后如此坦然述说自己的故事,就像说起别人的故事那般。
他们的人生或许短暂,或许平凡,却被每个人这么努力地活着而感动,他们已然逝去,可是他们依然活着。而你我,是这波轰轰然活着大军中的一份子。很多人都觉得越长大,越发现,越活越累,越活越复杂。我们总以为活着是毕业有份好工作,活着是有房有车的生活,是需要用物质去填补生命的破口,以为这样就快乐幸福了。后来发现,活着活着,活着的就不是自己了。其实活着二字没有那么多硬性的要求,相比那些我们所认为的外在的活着,更加期待自己成为有温度的人。多些许的真诚,多些许的信任,多些许的大众认为的“傻乎乎”。
这样活着也挺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