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组织中,常常有理论派与实战派之争,以大陆军而言,华盛顿代表的大概就是理论派,他饱读群书,但一般认为他的实战经验有所不足,华盛顿身边也围绕着许多和他类似的将领,如书店出身的诺克斯,以及「跛豪」格林,两人都是自学兵法起家的理论派,实战经验是战争开打后才累积的。
李将军则可说是实战派的代表,他历经七年战争,转战葡萄牙、波兰,在独立战争之初,不论军中还是议会,都认为他是经验丰富的实战派,连华盛顿也对他十分敬重。但相反的,李将军却瞧不起华盛顿,认为他没资格当统帅。
两人的作风也大不相同,华盛顿谦恭有礼,一派贵族风格,行事谨慎,凡事谋定而后动,虽然受到上流社会尊敬,但和下层乡民格格不入,李将军邋遢、言语低俗,行事横冲直撞,不得上流社会喜爱,但却颇得下层军心。
那么,凭着缜密规画的理论派华盛顿,还是不学无术只凭老经验与战场直觉的李将军,到底哪个比较会打仗?
独立战争打到此时,李将军其实已经有很多次不良记录,纽约战役前,英军的柯林顿将军率兵攻击南卡罗莱纳州的查尔斯顿,李将军当时奉命主导防务,其中有个要塞以苏利文将军为名,以棕榈树干建成,开战后英舰开始轰炸苏利文要塞,结果不知棕榈树特性的李将军竟然下令要塞守军撤退,因为他以为不结实的棕榈树干会被轰碎。
幸好当时要塞指挥官对李将军的愚蠢命令嗤之以鼻,继续作战,英舰炮弹打来时,松软材质的棕榈树干像海绵一样吸收了炮弹的威力,英军再怎么炮轰也打不伤守军,反倒被守军的岸炮打得抱头鼠窜,让柯林顿将军灰头土脸的吃了个败仗。
纽约战役中,李将军更因为大意,竟然到英军占领区喝酒,而遭到逮捕,后来大陆军换俘,才把他给换了回来。
而两人的人格特质也在战争过程中显现其不同,华盛顿总是顾全大局,对有经验的将领如盖兹或李,明知他们心怀不轨,成天想取华盛顿而代之,但为了独立战争的胜利,华盛顿仍敞开心胸重用他们。
李将军就不同了,在纽约战役时,华盛顿要他前来会合,他却姗姗来迟,任凭华盛顿被英军追着跑,想害华盛顿出糗或被俘,以争取统帅地位,结果反而是拖到自己喝酒被逮。不过华盛顿不计前嫌,在铸谷之中,仍然倚重他为副手。
前回提到,由于法国参战,英军的整体战略被迫大调整,为了分兵防守沿海,柯林顿兵力不足,决定主动放弃费城,把兵力集中到纽约,他与凡事慢半拍的郝将军不同,一旦决定了,大军很快做好出发准备。
英军被迫放弃费城,印证了华盛顿总体战略的正确眼光,华盛顿从开战之初,就认定结束战争的办法,是让英国承受重大损失到无法继续作战,战争就会结束;反之,就算英国可以拿下重要城市,只要大陆军的有生力量还存在,英军就必须持续作战,终有一天在财务上无法支持。
华盛顿的战略观可说十分现代化,也就是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以及保持己方有生力量为目标,不追求一城一地的得失。相对的,英军的伯哥因将军与郝将军,却选择以分割领土或攻占大城市为目标,因而造成了萨拉托加会战的结局。
如今,华盛顿又有一个歼灭英军有生力量的绝佳机会,柯林顿将军的一万多名部队,在运输船队不足的情况下,不直接从德拉瓦河的水路撤离,而是拖着长长的辎重车队,行军横越纽泽西州的土地,要是华盛顿能在半路上拦截柯林顿,甚至若有办法包围歼灭柯林顿部队,才刚在萨拉托加失去整个军团的英国,势必无法承受这样的损失,战争有可能到此结束。
华盛顿决定赌在在铸谷中经过史代本铁血训练,注入普鲁士基因的全新大陆军身上,全军从铸谷跃出,主动挑战柯林顿的部队。
然而作战会议上,李将军却有不同的意见,他主张不要全力与英军冲突,只要骚扰他们就好了,事后有人认为李将军在被俘期间成了英军的间谍,但更可能的解释是,李将军在为了自己的政治地位打算,因为若是成功拦截,战争可能结束,华盛顿成为最大功臣,而以军事专长闻名的李将军,在和平时代也没戏唱了。
在古中国,这种行为叫「养寇自重」,不过慑于李将军的实战经验威名,会议中众人并没有怀疑他的意图,只认为他是老成持重。
接着,华盛顿组织一个前锋部队,打算以此强袭英军的后卫部队,一开始他希望李将军任前锋部队的指挥官,李将军先是极力推托,说这种小任务根本不应该给他这个第二把交椅,这是「年轻志愿军官的活儿」,也就是说他指名拉法叶;不过,稍后他得知这个前锋部队人数高达四千多人时,又硬是从拉法叶手上把指挥权抢了过来,并随后又增加前锋部队人数,最后达六千四百人之多。
李将军主张避战,主张把前锋交给拉法叶就好,却又为了争功硬抢指挥权,简直是「装孝维」,但华盛顿至此都还容忍他,只要他好好协调辖下的各部队。
没想到,李将军召集各部队长,说:因为不知道敌人的人数与布置状况,所以不做任何计画,一切当天临机应变,而他也根本不派斥候去调查当面部队的情况。接下来他的作为成了美国独立战史上最大的谜团。
第二天,李将军率军前进时,两次故意停下部队,似乎心不甘情不愿,等到见到英军后卫,他一开始自信满满的回报说一定可以切割击溃英军后卫,但是他事前没有计画,临场也只下了一些不清不楚的命令,结果大陆军各部队没有人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像一群无头苍蝇般的窜来窜去,情况混乱到无法以言语形容,李将军非但没有事先计画,临场局面也根本超出他的掌握,连他自己都不晓得要怎么办。
当柯林顿察觉李将军攻来,便派出反击部队。与大陆军相反,英军井然有序的战术行动很快的取得战场优势,李将军这时才急忙想「补破网」,他下令拉法叶前进,但拉法叶很快发现李将军要他前往的阵地位置,不但无法炮击英军,还在一只英军冲锋突击的路线上,于是急忙向后调整位置。
其他部队看到拉法叶的行动,以为拉法叶被击溃,为了避免侧面洞开,他们也跟着后退,结果引起连锁反应,整个前锋部队突然间大溃退,李将军不但没有阻止部队的溃退,他自己也混在里头一起溃逃。
李将军到底为何会有这样奇怪的行为,有人认为他是徒具虚名,其实没有指挥大部队的能力;有人指控他可能在被俘期间被英军收买;但最可能的是,李将军之所以想临机应变,是出自政治考量,他想要故意操作部队,打一个小败仗,既可伤害华盛顿的威望,又能成就自己的美名,但战场上不想求胜,只求小败,其结果就是变成大败,败得连他自己都预料不到,结果吓得跟着部队一起逃。
华盛顿正率领部队的后半部前进,以支援前锋部队的攻势,他先接到李将军说可以打败英军后卫的回报,接着突然接到前线连续传来消息说发生大溃退,他一开始不相信,直到他亲眼看到前线部队一只只乱糟糟的溃退回来,为什么要撤退,发生了什么事,竟没人知道,他们只是看大家都在跑就一起跑了。
终于华盛顿在乱军之中看到了李将军,华盛顿对军队乱成一团的样子简直气炸了,他质问李将军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撤退的原因为何?为什么会乱成这样?这时华盛顿明白拦截柯林顿的计画可能已经化为泡影,他气得痛骂李将军,并立即解除了他的指挥权。
接着,在整场美国独立战争中,证明华盛顿统帅能力,最具代表性的一幕上演,当华盛顿策马骑入溃败中的部队时,有如神迹一般,原本溃逃中的士兵,一看到到「身骑白马」的华盛顿,就停止逃跑,并在华盛顿的指挥与鼓舞下,一一重整队伍回到战线,大陆军「回魂」了过来,会战重新开始。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