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交流时, 我们为什么总在人身攻击?
有一次, 同学的书遗忘在教室, 让我陪他去取, 我表示答应, 嘴上顺口说了一句:“你可真是一个丢三落四的人”
没想到同学听完这句话轻轻地皱了皱眉头, 然后一本正经地对我说:“你不应该这样随意定义一个人, 很不礼貌”
听了他的话,我当时只是有些诧异。但随后的一整天我开始思考,竟然陷入了深深的恐惧之中。
我说出“你是一个丢三落四的人。”这句话时,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实质上是一种极不负责,毫无根据的人身攻击。我仅仅因为同学没有带书,就肆意地对他进行了负面地评价。这不仅让听的人很不舒服,更体现着说话的人低下的情商和教养。
而且,当时他回应我时,说的是:“你这样做很不礼貌。”,而不是“你是一个很不礼貌的人。”前者让我第一个反应是思考自己到底如何不礼貌。尽管是反驳,他说的话却完全没有让人有不舒服的感觉,想到这里,我的无知和对方的教养使我产生了深深的愧疚和自惭形秽的感觉。
同时,我开始思考,为什么我在肆意评价别人时那么的轻易、理所当然?
想到这里,我惊恐地发现从小生长的环境竟然就是这样的。
中国到现在为止,许多家长和子女交流的时候依然是从不考虑子女的心理感受,接受能力,只顾着输送自己的价值观念,完全不在乎子女做事的初衷。他们会通过一件小事、小错误强行上纲上线到对你整个人格的评价上。
比如:
女儿:“妈, 我想养一只狗。”
妈妈:“养什么狗,整天就知道做这些没意义的事,学习上怎么不这么花心思呢?”
女儿:“……”
这里的母亲完全没有就事论事,而是通过养狗得出了女儿对学习不上心,从而肆意指责女儿一番。如果她稍微考虑一下女儿的心理感受,可能就会说:“养狗需要大量时间,会耽误学习。”
再比如:
“儿子,你袜子洗了吗?”
“还没, 我等会洗。”
“等会什么!你这人怎么这么懒惰!做事就不能麻利一点么?”
这里,母亲同样通过没洗袜子,直接得出儿子是个懒惰的人。但这里的儿子一定懒惰么?他可能是一个每天熬夜到凌晨学习的勤奋少年呢?
而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人,久而久之会误以为这样的交流方式是亲密的人之间正常的交流方式。
当他的性格成型以后,高中大学期间便很难再纠正过来。而造成的影响就是,他会把这种交流方式潜意识地带入到未来的生活中去,然后随时随地让身边的人不舒服。
比如.
“我为什么这么胖啊。”
“你好吃懒做呗。”
“……”
“我想去图书馆了。”
“你整天都在图书馆,就是个书呆子。”
“……”
“我今天不想跑步了。”
“看吧,我上次就说了你是一个做事半途而废的人。”
“……”
试想一下,假如你是上述例子被攻击的一方,还会愿意继续和对方做朋友吗?如果会也是因为对方有可利用的价值。否则,没人想和一个总是说话让人不舒服的人聊天。
我们都明白为人处事的重要性,但在学会为人处事之前,应该先学会如何说话。
很多人会说场面话,会拍马屁,会打官腔,对待不熟的人时,尊重对方,语言得体。
但关系越近,越亲密,反而随时随地都在指责、贬低。
贬低是一种伤害,而你不会随随便便的去伤害一个陌生人,因为可能会挨揍。
我们在给别人做出负面评价的时候,其实有一个潜在逻辑是:我不是这样的人。而进一步思索,这种逻辑的背后隐藏更深的含义是:他是这样的人,我不是这样的人,所以我比他高尚。
在与朋友相处的过程中,时时刻刻都在贬低别人的人,自我感觉良好,其实内心自卑,总是在潜意识中通过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从而获得心理上的舒适。这种行为的本质是自私、自负、不自知的表现。
那时,那位同学的一句话让我思考了很多,有一种幕然惊醒的感觉。回首往日,我因为自己的无知、自私、自卑说出了多少伤人的话却还不自知,反而沾沾自喜,以为这是一种直爽,时至今日悔恨不已。
一个正常的聊天的运行方式是:讲故事, 谈感受, 少评价, 就事论事。
而能够学会就事论事, 或许已经很会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