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段时间是想写点东西的可莫名不知写些什么又或者是想写的太多无从下手。
这两年来一直忙着经营自己一个人的生活,每天好像很忙,经常穿梭在深夜的网络,看着键盘的跳动和发生在各地的新鲜事。
“因为那些有名的大师的课,几乎像菜市场一样”
这是最近看《十三邀》许知远对话陈传兴中,陈传兴先生的一句话。回想自己,有很多次进了菜市场,不像是一个买菜的人,反而更像是匆匆过客图个新鲜,但总有人满载而归。
一直很喜欢文人的对话,总希望自己能听懂些什么,咬文嚼字又意犹未尽,殊不知自己已经走上了假文艺的道路,还沾沾自喜。
第一次知道许知远这个名字,是因为韩寒,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但其实我都没有正经读过韩寒的作品,作为一个吃瓜群众还是勉强合格的。我挺佩服许知远老师的,他应该是我心目中为数不多的活跃在大众面前的真正的文人了,将对某种社会现象的不愤上升到国家和民族,算是通俗意义上人们对文人的理解。
从那之后,虽然没有刻意的去了解许知远这个人,但也看过一点他的作品,《纳斯达克的一代》、《一个游荡者的世界》还有他的对话访谈节目《十三邀》。
“60.70分就足够了,剩下的时间去‘偷’书”
首先没有绝对正确的观点,单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而且现在国家正处在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到底高分教育和素质教育如何取舍,包括很多家长和长辈聊起来,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学习好的,但又不希望是读死书。
这种选择对任何人来说都是难题,因为没有人可以感同身受,就算是从读书时代过来的我们更是这样,加上现在外界的诱惑很多样,那么品行三观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些学习不好的,进入了社会反而如鱼得水”
不知道这句话有多少人听到过,首先在我的看法之下,不希望这句话被认可,思想的自由是能创造一些机会,但要保证这些天马行空都是在框架之内所被允许!换句话说,这些都是小小的果实,而真正的成功者无不是知识和素质共存。
以后的文人应该会越来越少,或者不纯粹的也就不能称作文人了,跟我一样喜欢文人对话和个人经历的分享的,《十三邀》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希望在这个无时无刻不在产生机会和淘汰机制的社会,我们都能站稳脚跟,拆解审视之后继续变好,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