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类奖励,全国及地方各种的名称和征文,林林总总,丰富多彩。
但都知道,代表最高水准和权威的当属茅盾文学奖,(每四年一次)用以奖励国内写长篇小说的作者。
与此分量并列的还有鲁迅文学奖。
接下来,半官方的最权威的综合型大奖就是 华语文学传媒奖(03年才开始)。
从2011年起茅盾文学奖的奖金由5万直升到了50万,是因为李嘉诚先生的赞助,它成了中国奖金最高的文学奖。
先说第5届茅盾文学奖吧,较前四届有了明显的改变,参与评委整体年轻化,力求公平公正的评选机制,通读所有的备选作品时间为整整一年,作品作者的知名度也比前几界更高。
结果未公布前,民间预测的呼声可谓热波不断,138部作品参评,其中有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非常精致,也没有什么硬伤,有行云流水的飘逸,也有急管繁弦的奔放,可惜这部作品没能“笑”到最后;阎连科的《日光流年》文笔细腻,结构奇诡,故事惊心动魄,荡气回肠,极富冲击力。许多人预测它会和余华的作品在该届茅盾文学奖的评选中有激烈的竞争,其中总会有一部作为这一代富有艺术探索精神的年轻作家代表,在茅盾文学奖中占据一席之地,最后他们同时落选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另一部落选的《中国制造》的作者周梅森,跟获奖的《抉择》的作者张平一样,都是中国国家图书奖的得主。《中国制造》这部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波澜壮阔,扣人心弦,艺术上也有可圈可点之处,算是该届茅盾文学奖一个重量级的竞争对手,可惜它最后也排在了获奖名单之外。还有讲述一个家族历史沧桑的作品《第二十幕》,以及历史题材的作品《雍正皇帝》和《杨度》也遗憾落选 。(《人民日报》、人民网综合评)
免不了遗珠之憾,落选会让人在惋惜之余,又感到些许宽慰,那就说明,1995年到1998年的长篇佳作,绝不仅仅止于四部。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最终花落谁家呢?最终是
张平,《抉择》;
阿来,《尘埃落定》;
王安忆,《长恨歌》;
王旭烽,《茶人三部曲》(一、二)。
张平的《抉择》直面人生、关注时代,以敢为人民代言的最大勇气和张扬理想的胆识,深刻地揭示了当前社会复杂而尖锐的矛盾。
阿来的《尘埃落定》则兼用写实与象征的手法,轻巧而富有魅力地写出了康巴人的沉重生活和丰厚的藏文化意蕴。
王安忆的《长恨歌》,抒写上海市民文化的一方天地,并浸润出令人难以释怀的艺术感染力。
而王旭烽的《茶人三部曲》前两部,显示了作者难得的严谨明达的史识和大规模描写社会现象的腕力。
这些获奖的长篇作品,集中反映了中国文学创作日趋繁荣的进程和取得的显著成绩。
看到关于《南方有嘉木》的人物书评,还有才上演的电影《柳浪闻莺》的原作 《西湖爱情》,开始对作者王旭烽有一探究竟的好奇,原来这有些男性化的名字妥妥一位女作家呀。
她的《茶人三部曲》就是上述获茅奖的作品之一。作为当代“茶系列小说”中的巅峰之作,由 《南方有嘉木》 《不夜之侯 》 《 筑草为城 》三部组成。
据说3部中首部《南方有嘉木》是写的最好的。
三部长篇系列,写下来一百三十万字数,(首先这数字就惊到了我,让我产生了很大的敬畏)
作者从90年开始动笔,99年底改定,写作过程非常艰苦,三部共写了十年。第一部《南方有嘉木》是纯手工完成的,(这部书稿现成为浙江图书馆当代文学史收藏的第一部手稿),写第二部吋,她开始用电脑打字,投入创作,当时怀有身孕,她全然不计后果。
我感觉那个年代的作家,文学情怀很重,对文学还是充满热情,态度虔诚的,多会拼命地写,一行行手写、查找资料、查疑补漏,是那种燃烧自己的状态。
十年,应该是人一生中宝贵的黄金阶段吧,十年磨一剑,成就一部书,还好,毕竟获得了茅奖的首肯。 但那些,同样优秀的坚持写长篇的作家们,哪一个不是呕心沥血地创作着,被发现能拿上奖的毕竟只是少数。
那届茅奖作品,阿来的《尘埃落定》我买过也拜读过,其余三部,只是听闻,尤其对王旭峰和她的《茶人三部曲》我竟如才知新人般的陌生和好奇。
遣憾,蹉跎了时光,书读的太少。但现在,即使有这么好的长篇,有几个人肯去读,或者,成年人即使想读,恐怕也没那份时间和精力。
当下,知识更新的便捷和多元化,推祟的是高效和务实,文学的士壤一样被洒上了催生剂和速生药,作家们还有勇气面对孤独,潜心以时间的成本打磨作品吗?
所以,现在写长篇的越来越少(都爱出短篇小说集)
自媒体兴起的现在,读者们有了个新名称叫“用户”,文章俨已成“产品”,且越来越成套路和自动化,写东西的比坐下来看东西的多,一目十行地浏览,早已没有了耐性。
我问自己,纵使这大部头的头放置案头,我还敢读吗? 除了敬畏和感叹这些文字,实话说,我已经少了翻开去读的勇气。
我倒是更感兴趣她20万字著写的茶学专著(茶文化与哲学特别是儒释道的关系),关键字少能读进去还受教。
我不知道这是文学发展的必经阶段,是进步还是一种悲哀的倒退。
2022-3- 风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