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翻看这篇“茶记”,已经是2016年惊蛰节气茶会之后了。去年霜降节气后,我和无双在朋友中正式发起节气茶会,立冬茶会便是第一次。茶会后,参加者均图文并茂在微信播报,引来众多朋友关注。至今,节气茶会已经举行过多次,参与的朋友也越来越多。我坚持每次茶会后做些文字记录,是回味,也是积累。比如,今夜翻看这篇《茶记》,当时情景便一一回到眼前,令人愉悦,心想,不如稍作修改发到《简书》吧。这是第一篇,以后会陆续发上来,不管长短,仿佛在文字里寻找茶的回甘,不是很有意思吗?
霜降节气前两天,我、无双、虹同去章安静觉寺探访心慧法师。静觉寺三面青山环绕,门前一片桔园,寺内虽只有一进小四合院,但雅致整洁,东南角一株老桂正轻吐幽香,确是一处静心修禅所在。心慧法师谈吐不落窠臼,也令人油然生出敬意。可惜时间有限,午后我们即匆匆告别,回望院中老桂,我情不自禁对无双说:若能在桂花树下喝喝茶......虽心知她是一枚文艺茶痴,但我的确没料到,这半句话竟似种子在她心里发了芽,也没料到这句话,成了我自己参与节气茶会的源头。
霜降当日,天气由阴转晴,我和无双、燕子相约来到静觉寺,心慧法师放生未回,我们三人便去旁边山上采摘野花野草,捡拾枯枝落叶,为茶席做些准备,其实也是为了享受秋光。秋天的山野,有最斑斓的色彩,有最令人心醉的草木果实气息,再让阳光把脸和背烘的热乎乎,真是幸福。等我们回到寺院时,心慧法师也已回来。不一会儿,茶席便在桂花树下铺展好了,我们盘腿而坐,安静看着桂花落下来,听着院子外高大玉兰树上风的声响、鸟的鸣叫,间或聊聊天,一切都是自自然然的样子。回想起来,竟然有种令人屏住呼吸的美好。
紧接着的便是立冬节气,又恰在周日。我和无双自然开始筹划起来。说筹划,其实也是散漫随意的,只是心里存了这个事情,做别的事情时总会想到。
周五晚,从“问鼎”汝瓷店里讨得一块瓷片,是想着回家打磨打磨,可以当做茶搁。
周六早上,冒雨跑步,惦记着在路边的树林里找些落叶和花材。落叶清洗压平后可当茶杯垫,花材自然是插花用,无双会带她的青瓷酒瓶子做花器。落叶是捡了不少,但是花材不好找,看到红艳艳的火棘挂在枝头,很喜欢,但凡是自然掉落在地的,都已经一颗一颗衰败了,只好咬牙当了回采花大盗,“偷”得火棘两束。
茶会时,树叶杯垫和火棘青瓷酒瓶插花都得到大家喜欢,挺开心的。无双则考虑选哪几款茶,请哪些人,茶会中应该还有哪些内容,花心思自然更多。因为考虑茶会人不宜多,最后,我只邀请了格格、企鹅、蓉和叶,无双则邀请了虹、老夫子、何兄、杨兄、摄影师启洋,叶有事没来,一共十人,正好围着茶桌一圈。
立冬茶会很是热闹有趣,企鹅和格格以冲淡和优雅兼备的笔触做了描述,老夫子的茶会小记则独具古朴与诙谐,摄影师启洋的图片更是对茶会做了全景展示,他们从不同角度对茶会的记录,在朋友圈引起了“轰动”。在无双建立的“节气茶生活”微信群中,大家也时有交流。翻看图片,细读文字,茶会一幕幕便会清晰浮现,很开心。不过老夫子文中末段所言:“夫茶者,一为解渴,二为健康,三为凝神。人说茶禅一味,禅即静虑。茶会若求热闹,不如喝酒划拳。立冬茶会,已有茶会之形,尚缺茶会之神。”倒是令我深思。
对我而言,原本只是遵循了自己的心意,把茶会当作媒介,邀三五好友相聚畅谈,共享美好生活,而已。借用一句热门的话说:我只想与你虚度光阴。既是虚度,当无负累,随心所欲,便可。但真当是茶会,茶的主题似应更加突出才对。凡事最难在度,茶会也是如此吧。我们不是专业茶人,没有必要把茶会做成专业品评会,也不必屏息止语打坐,但也不能光顾着谈笑风生,忘了静心品茶。不然,就不该叫茶会,应该叫座谈会、诗歌朗诵会、琴箫雅集等等了,大家每人撮些茶叶,注一大杯水从头喝到尾就行了......
想到这里,突然有点烦了,本来随性而为之事,东想想西想想,凭空多出些束缚,是不是挺没劲的?!还是顺其自然吧,不要有太多负担!还是让我们期待小雪节气的温岭茶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