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大学生药家鑫驾车撞到人之后,不施救反而连刺数刀将其杀害的案件,曾引起举国热议,相信大家都还有印象。2020年刚好是药家鑫案件发生的10周年。
当时,还在读大学的我,看到网络上的新闻报道,结合自己的认知,自然而然地认为药家鑫是一个被娇生惯养了的“富二代”,遇到一点点地不顺心便引起他的极端愤怒,仗着自己有钱有势父母的庇护,最后采取残忍的手段发泄。于是不由自主地在心里咒骂他恶毒没有人性,咒骂他有钱父母的娇惯式教育。我和同学们得知药家鑫被判死刑时,也为司法的公正、恶有恶报而喝彩。
然而现在,再看药家鑫事件,我反而十分同情他。
去年读了柴静的《看见》,我了解到,药家鑫并非“官二代”、“富二代”,也并非被娇生惯养,而是从小到大一直被父亲严格管教。当药家鑫小时候在学校受到欺负时,父母也没有站出来保护他,反而觉得儿子懦弱。
父亲一直以来的教育方式都是打击儿子,从未鼓励过他。药家鑫很怕他的父亲,初中的时候曾今想过自杀,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没有意义,没有健全的自我认知。与父亲的严厉相反的是母亲一味的宠溺,给他钱做双眼皮手术,本来不是很富裕的家庭却为他买车。药家鑫在撞人之后并杀人,真实原因是因为怕受害人去缠着他父母,他害怕父亲批评,害怕父亲不会饶恕他。他的父母在他出事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去向受害方道歉赎罪,而是怕丢人躲了起来,错过了和受害人家人沟通为儿子减刑的最佳时期。药家鑫其实是家庭教育的悲剧,怎能不让人心生同情。
从药家鑫的事件可以看出,并非所有的家庭都拥有爱和温暖,总有部分家庭充满着伤害。药家鑫和他的父母就是《原生家庭》中提到中毒的孩子和有毒的父母。这本书的作者之一,苏珊·福沃德是享有国际盛名的心理医师,拥有二十多年的心理治疗经验,在多家心理机构和医学诊所担任心理医师和指导顾问,解除了无数人心灵方面的困扰。
苏珊·福沃德博士在《原生家庭》这本书中,列举了工作中接触到的大量真实案例,通过阅读这些案例我了解到,有时我们内心那些痛苦的、愤怒的、焦虑的、无处安放的感受都是由缘由的,它们有可能就来自我们的家庭。本书意不在于控诉有毒的父母,而是教我们正视问题,用科学的方法从父母的负面影响中解脱,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获得自由与幸福生活的能力。
一、什么样的父母是有毒的父母
父母也是普通人,难免有不足之处。就连作家三毛的作品中也曾写道,因为小时候父亲对她的期望过高、不能满足而觉得自卑和心虚。因此,完美的父母是不存在的。偶尔的管教过严、打骂和发脾气的父母,当然不能称之为有毒父母。
什么样的父母是有毒的父母?性虐待和身体虐待仅一次就对孩子伤害巨大,这两种类型的父母是十足的有毒父母。此外,如果父母的负面行为模式持续存在,始终支配和影响孩子的生活,那么他们也属于有毒的父母。前者对孩子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被父母虐待过的孩子很难重新获得信任感和安全感,甚至会有负面的预期和偏执的戒备心理。后者伤害是隐性的,人们往往很难意识到这些伤害对自己的生活和性格产生的重大影响。下面,将着重讨论后者在书中所属的父母类型。
不称职的父母——不爱孩子的父母、消失的父母、遇到问题时表现的像个脆弱无力的孩子的父母。这些父母推卸对孩子的应尽责任,让孩子承担不该承担的责任,情感无法健康发展。
操控型父母——这种类型的父母打着“这都是为了你好”的名义,对子女的生活横加干涉和操控,子女的独立会让他们觉得自己被遗弃。我们常说的“妈宝男”就是这种类型父母的受害者。我有个同事,因为婆婆对他们的婚后生活横加干涉,她的丈夫什么事情都听婆婆的,最后离婚了。
酗酒型父母——酗酒者酒后神志不清,情绪不受控制,不仅让孩子手足无措,还需要承担照顾的角色。这样家庭长大的孩子缺乏自我认同感,时常郁郁寡欢、敏感多疑以及拥有过度的责任感。他们要么会找酗酒的另一半,扮演拯救者的角色,要么同样酗酒。
言语虐待型父母——这类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你真蠢”“你真没用”“你什么都做不好”“生养你真让我后悔”。千万不要低估这些恶言恶语的力量,他们对尚未形成自我意识的孩子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当我们小的时候,家庭就是我们的全部。是父母教会年幼的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也通过父母,我们初次认识到自己是谁以及如何与人相处。如果我们的父母是以上的几种有毒父母,他们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会像种子一样种在我们的心里,随着我们步入成年而长成无形的杂草,以想象不到的方式侵入我们的生活,阻碍我们获得幸福生活的能力。
二、回顾过去,为自己的心理诊脉
有史以来,我们受到的传统教育无一例外都是“父母是伟大的”、“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你是否记得小时候长辈们常说“小孩是没有腰的”?其实这句话暗含着的另一种意思是“小孩是没有面子的”。这意味着父母怎么对我们都是对的,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否定我们,让我们的尊严荡然无存。
想一想,你会不会经常感到愤怒、焦虑?会不会时常感到自己毫无价值,不讨人喜欢?会不会总是无法信任别人?面对父母时,会不会充满负罪感?想要确认这些感受是不是父母过去对你造成的伤害,让你无法形成积极的自我价值和认同感。
苏珊在书中列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可以帮助你确认是否收到父母的负面影响。我挑选了几条如下:
- 你是否很长一段时间里对父母心怀畏惧?
- 你的生活中是否经常遇到倒霉事?
- 与父母在一起,或者仅仅想到与父母一起共度时光,你就会有强烈的情绪反应或身体反应吗?
- 父母会威胁或令你内疚的手段来操控你吗?
- 你觉得自己要为父母的情绪负责吗?如果他们不高兴,你会觉得是自己的错吗?你觉得哄她们开心是你的职责吗?
- 你是否觉得无论自己做什么,总是对父母有所亏欠?
如果你对以上问题中的三分之一做出肯定的回答,说明父母过去对你的伤害形成了你的性格缺陷,对你的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如何从父母的遗毒中解脱,重获幸福生活的能力
如果你已经成年,那么根据书中的方法,你可以将自己从有毒父母留给你的扭曲的负罪感和自我怀疑中解救出来。
第一步,正视你父母给你的伤害。尊重你所受的伤害,尊重对父母的怨愤,让你的父母为过去自己所做的、伤害你的事情负责,你那无处安放的痛苦才可以放下。正视并不是要你原谅,“原谅和忘记,意味着假装一切都没有发生过”。只有他们承担起伤害你的责任,求得你的原谅时,你的原谅才有意义。
第二步,自我界定,做一个自由独立的个体。这意味着你不能屈服于你的父母对你的干涉,在自我和父母的情感中找到平衡,既忠于自己,又和父母保持健康的关系。
第三步,与父母对峙,向他们表达你的感受,并表明你的立场。对峙的内容包括:他们对你的所作所为、你当时的感受、你的生活如何受到影响、对他们对待你的方式作出要求。作家三毛也曾对父亲写过这种对峙的留言条,也曾因为父母对她生活的过多干预,开诚布公的和父母谈过,希望给彼此独立的空间。如果你的父母开明,你可以选择面谈,如果害怕当面对你,你也可以选择写信。对峙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个过程释放你内心的悲痛和愤怒,证明自己的独立。不要妄想改变你的父母,重点是你自己做出改变,摆脱他们对你成年后生活的控制,逐渐获得幸福的能力。
“家是爱与温暖的传递通道,也是恨与伤害的传递通道。”我们中国的孩子,在孝道这个伦理包袱下,只是一味的顺从,丧失了自我。所以我们尤其需要阅读《原生家庭》这本书,它可以让我们清晰的去认识自己的家庭,帮助我们从与父母的负面关系中解脱出来,让我们更加自由和独立,更好的去爱、去生活。
苏珊在书中说,“有毒的家庭体系就像高速公路上的连环追尾,其恶劣影响会代代相传。”阅读《原生家庭》,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生活的更幸福。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打破旧有的家庭模式,为我们的孩子创建一个充满爱、尊重和独立的家庭成长环境。
柒筱胭:热爱生活,喜欢阅读。遇见更好的自己,不负时光不负己!
公众号:柒筱胭在追梦
微信号:柒筱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