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定义一下什么是真实?
外界是真实的吗?
记忆是真实的吗?并不是,我们的记忆是自带滤镜的
有一种心理学现象叫做记忆偏差( Memory bias ),是,指的是:
人们由于各种原因,通过脑补、虚构来填补记忆空白,或者替换部分记忆。
比如说,前置思考中,撞击一小时内的拍摄画面、飞机被导弹击落等不存在的事实等,很多人在回忆时却言之凿凿,似乎真的存在,这就是记忆偏差。
经历过创伤性事件的人,创伤记忆可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萦绕着他们。这会带来许多精神和情感问题,例如包括恐惧症在内的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 )等。
这个时候,善用记忆的可塑性,例如适度运用记忆偏差,削弱人们痛苦的记忆,有助于缓解心理问题。
我们看到的是真实的吗?
并不是,现在AI非常发达,只要我们上传几段我们自己的声音、画面,就可以直接换脸并说出我们自己的声音。
大家有在抖音看到过换脸直播吗?一些主播顶着明星的脸,用明星的声音说话与大家互动 。
我还看到B站有很多歌曲视频,用孙燕姿的声音却唱周杰伦的各种歌曲,非常受年轻人的欢迎。
我还见过反诈宣传,一些人获取了你身边熟悉人的视频和语音后,用微信语音电话视频,轻易获取信任获得钱财。
媒体报道一定是真实的吗?
并不是,我们的记忆都自带滤镜,更何况是媒体。
有一个实验:实验是让一些人看一段交通事故碰撞的录像,在实验前跟其中一组说两辆车碰了一下,另一组说的是撞在一起。
后来让他们去描述这段场景,撞在一起的那组就觉得那个碰撞非常的严重伤害很大,用碰来描述的觉得不重很轻。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的视频,记忆都会有这么大的偏差,更何况网上还充斥了这么多掐头去尾的视频、以偏概全的文章。
并不是我们眼见即所得,我们的记忆是有偏见的,理性也是无处不在的。
所以我在网上从来不去轻易去点评区,讨论任何事件,任何时候都谨记,未知全貌不予置评。
如果我们看到的就是真实的?那我们是不是只要用眼睛看就可以了。
科学一定是真实的吗?
在刘慈欣的《三体》里,故事说有一个农场里养着一群火鸡,每天定时早上农场主就会给火鸡们喂食,火鸡中会有一位科学家火鸡,会将农场主给的定时喂养的定律认为是这个世界的规则,于是得出结论:“每天早上太阳升起后我们会获得食物”。
这一切直到感恩节那天的到来发生了改变。
大家觉得我们有没有可能是那一只火鸡呢?
科学家通过科学技术不断探索这个世界的真相,
我们普通人都是通过认识自己来认识世界的。
大学毕业后,我一直以来一直在追求自由与洒脱。
像骏马一样尽情在大草原上奔跑是自由洒脱吗?
我们平时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就是自由与洒脱吗?
很显然并不是。
我一直在探索这个真相。我看到不少人属于他们的自由和洒脱,最终在不断探索和碰撞中一步步接触到了真相。
自由与洒脱就是做最真实的自己。
内心是真实的吗?
怎么做真实的自己?
首先我们要了解“我”到底是什么?
在《清醒的活》这本书当中定义真正的“我”,是住在我们心中的一个小人,这个小人在西方被成为灵魂。
我们可以试一试闭上眼睛,在内心对自己说一声:“你好”,回应的那个就是真正的我。
“真我”应该就像灵魂一样,是清净而无染的。
西方心理学家定义:“我到底是什么?我是我的观察者”。
所以我们碰到伤心、难过愤怒这些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们不是负面情绪承受着,我们是清秀的观察者,我们看着负面的情绪一点一点的流入到”本能我“的体内。
就像能量一样,你可以控制这些情绪继续流入还是流出,当你觉得应该控制这些情绪流出了,你就不再被情绪所掌控。
同样我们碰到开心的事情的时候,我们作为观察者看着开心的情绪一点一点地流入,我们可以控制这股情绪作为能量让我们状态更好。
如果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能调动出身体当中的"观察我"去观察这件事,我们就能更冷静理智的把事情做好。
换一个角度想象一下,我们把“观察我”比作是我们随时可以跳脱出来的灵魂,
或者比较看电影上帝视角的自己,
或者我们比作是墙上的摄像头,我们在摄像头看着当下焦灼、不安或者愤怒的自己,正在被本能我所掌控,我们再回到那个当下,我们应该怎么做?
只要我们意识到我们处于愤怒的时候,我们就不愤怒了,
只要我们意识到我们处于伤心的时候,我们就不容易伤心了.
所以当我们心猿意马、放任自己的欲望不加以控制的时候,控制我们自己的其实是我们的身体的“本能我”,这是来自我们最原始的贪嗔痴七原罪,而不是真正的我。
我们一定要把“真实我”和“本能我”分开,这可以我们就能活的更真实,不容易执着于外物。
怎么找到真实的“观察我”?
佛教会通过钟声、敲木鱼的声音,把自己内心的心猿意马拉回来,让自己的真我显现。
还有很多人通过冥想、正念的方式,让自己对每个当下的我”时时有察觉“修炼自己。
如果有哪一天我们找不到自己,我们也可以闭上眼睛试着对自己说一声:“你好”,这时我们开始了觉醒。
其次,真实是有边界的
对内,以自己的本能我加以看管,让真我时刻显现。
对外,与这个世界建立友善的链接,将自己的真实表达出来。
我们首先进入到一个情境当中
我们在台下跟人讲话、以及独自练习的时候非常顺畅,但是一到讲台上我们就紧张的说不出话来,大脑一片空白。
那是因为那个时候的我们私意泛滥,我们过于执着自己讲的好不好,这句话是不是讲的重了一点,下句话应该怎么说更好?
我们过于在意别人眼光中的自己,反而让我们会无所适从,无法把真正的自我发挥出来。
所以很多人就说了,在公众场合讲话,你可以当中所有人都不存在,或者你把台下的所有人当中刚刚上幼儿园的宝宝,你就不会有任何的紧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