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课,一直是大学生活的重大课题之一。都说没逃过课的大学生活是不完美的,可偏偏还有那么多人不知道怎么逃课。
毕业已经有两年了,感觉自己总结的一套走在科学前沿的逃课技法再不分享出来就要永远烂在心里了。
前言:
逃课,不仅仅是不去上课。相信大部分人追求的都不只是不去上某节课,而是进一步想要达到“逃课但不被点名,顺利混到课堂评分”的效果吧。有了矛盾,逃课才值得被当做一个课题提出来。有了课题,逃课才能成为一项工程。
一、前期选课
世界上总有好逃的课与不好逃的课之分,所以前期选课很重要。
而影响一门课好不好逃的因素主要在于任课教师。这位老师爱不爱点名?点名之后影不影响平时成绩?影响了平时成绩在期末的时候能不能通过卖可怜、耍无赖(笔者不提倡用身体)让老师改过来?这些问题都是要在选课之前通过询问学长、论坛咨询、熟悉教师等方式来摸清的。
遇到从来不点名、期末开卷还给好好划重点的老师,这样的课你就选了吧。
附:有一种去情况不在逃课的讨论范围之内,但笔者还是想提一提——选择有意思的课。大学里的课,特别是选修课,有些还是非常有意思的,注意是非常。比如笔者大学的时候选修过一个《古希腊神话》,说课老师很有意思,每堂课都是去听相声;还有个《桥牌入门》,期末考试就是打一手牌,笔者每次课都是跟同小组的人打俩小时斗地主。这比逃课还好玩啊。
二、逃课公式
说完选课的小技巧,我们正式说逃课。而这一段正是笔者逃课技法科学的地方——咱有公式。
这个公式不要太牛逼!look↓↓↓
N=R*×Ep×Ne×F1×Fi×Fc×L
这玩意叫德雷克公式(Drake Equation),这是一个天文学家搞出来用于推测可能与我们接触的银河系内外星球高智商文明数量的。
其中:
N代表银河系内可能与我们通讯的文明数量
R代表银河内恒星形成的速率
Ep代表恒星有行星的可能性
Ne代表位于合适生态范围内的行星的平均数
Fi代表以上行星发展出生命的可能性
Fi代表演化出高智生物的可能性
Fc代表该高智生命能够进行通讯的可能性
我都说了是走在科学前沿的了。
我们把这个公式简单变换一下:
N=a×b×c×d×e×f×……
N表示逃课影响到期末成绩的概率
a表示老师点名的可能性
b表示本次点名不计入平时成绩的可能性
c表示同学帮忙答到成功概率的倒数
d表示老师部分点名点到你 概率
e表示已经逃了几次课
f表示你自身在期末刷分能力的倒数
这个公式的牛逼之处就在于变量可以看情况增减,比如有的老师用点名软件,有的老师每次都全部点名,有的老师很仁慈永远不会取消期末考试资格。
这个公式不能帮助你答到,但是能帮助你很好地评估本次逃课对你期末成绩的影响。
用这个公式辅之以学校规定的每个学期最多缺课次数(笔者上学的时候是每门课每学期缺课超过3次取消期末考试资格)、老师习惯的挂科概率一起使用,能让你在每次逃课之前都能做到心中有底。
三、风险评估
有了上面的公式,就能对逃课行为进行风险评估了。经计算,一般大学课程,一个学期内逃课被发现三次以内,既不取消期末考试的情况下,对期末考试成绩的影响趋近于0。
请注意,这是被点到,并计入点到簿的情况。逃课没被发现的情况可比这多得多。
拿我课业量比较适中的大三第一学期来说,共有22门课程,每门课一般都是两个45分钟连起来的两节课。一个学期20周,每门课被点到的逃课能有3次,不被动点到(包括同学帮答道,事后补救)的逃课在1-4次不等,点完名跑路/在第二小节跑路的有3次。一个学期能逃掉大概一半的课程。
笔者大学期间无任何挂科,而且还能算绩点不错,唯一一次险情出现在《美国文化》一个叫sam的胖子外教身上。
这课在周四下午,每个礼拜的周四下午的阳光好的都让我心痒想去打球。然后这胖子又是从来不点名型的,所以我果断就逃了16次课去打球,包括最关键的倒数第二次课。胖子在倒数第二节课上布置了最后一周期末考试的写作题。所以考试的时候,我花10分钟做完选择和填空然后发呆时,根本不知道答题纸最后的大片留白是用来写作文的!!
最后,这科62分。。
四、结语
看过了公式,和笔者自身的例子。不难发现,逃课公式,和风险评估完并不能完全保证不被点到,不被挂科。但它们可以在你决定逃课时给你一个参考,做到相对安全逃课,并且不影响毕业事宜。
这其实是一个结合各方面因素,反复验证某次逃课所带来的后果是不是在可承受范围之内的一种思维方式。
最后。如果你总是因为早上起不了床而不得不逃课,那么我只能给你一个忠告:
尽量不要选每天早上的头两节课,特别是周一早上头两节——周一起大早神仙也受不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