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到底是善是恶?这是一个折磨了中国思想家两千多年的问题。从诸子百家这个中国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起,这个问题就被摆在了桌面上。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因为家庭伦理和社会规范的确立,都有赖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说,从人性善恶的不同认识出发,才形成了道、儒、墨、法等不同的思想流派,“百家争鸣”也多以此为出发点。
但时至今日,大多数人只知道孟子是“性善论”、荀子是“性恶论”。但这不过是那场“终极辩论”的冰山一角,而且理解上存在不小的偏差。 那么人性到底是善是恶?百家争鸣,道、儒、墨、法争出了啥结果?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关于“人性是善还是恶”这一问题,确实是孟子提出来的。老子没有提,孔子也没有提。老子不提是因为没必要,因为道家是讲“天道”的,人性要顺应天道。天道无善恶,人性自然也无善恶。有人据《道德经》七十九章里的“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来判断老子认为人性有善恶,其实是不对的。因为这里的“善人”,并非与“恶人”相对,而是指“顺应自然的人”。孔子也不提,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个问题是个“大坑”,讲不清楚,所以子贡才不无遗憾地表示“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第五》),可见孔子其实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人。
还有孟子之前的墨子,也没有提到人性是善是恶。但是和老子、孔子不同,墨子对这个问题是有明确见解的,那就是“人性本善”。恐怕这个结论很多人会不服,因为从《墨子》中根本找不到对“人性本善”的论述。墨子只讲“兼爱”,讲“非攻”,不讲人性善恶。若一味拘泥于文字,确实无法证明墨子所思所想。但孔子有句话说得好,了解一个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
从墨子的行为规则看,他才是诸子百家中唯一一个相信“人性本善”的人,孟子并不是,这一点后面谈。因为墨子的“兼爱”与孔孟的“仁爱”完全不同,后者是有亲疏远近的差别的,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那种爱。而墨子的“兼爱”则是无差别的爱,没有亲疏远近的分别,爱自己的父母子女和爱别人的父母子女是一样的。
墨家真的相信这可能吗?是的,他们相信,因为“人性本善”。没有这个大前提,怎么可能?
那既然“人性本善”,那为什么世人做不到“兼爱”,甚至做不到“非攻”呢?墨子不说,他要去做。他要做的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并决定“从我做起”,证明给世人看。于是墨家就成了诸子百家中最爱管“闲事”的一帮人,他们奔波于各国间去“止杀”,自己活得十分清苦,却忙着给别人排忧解难办实事,忙得小腿上都不长毛了(“腓无胈、胫无毛”)。 可是结果如何?墨家成了道、儒、墨、法中最早销声匿迹的一个!
接下来孟子就正式出场了。很多人认为孟子是支持“人性本善”的,其实这是讹传,原因可能来自《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孟子的“性善论”,并不是“人性本善”,而是“人性向善”!一字之差,谬以千里。
孟子是通过和“告子”的一场辩论,来引出这个问题的。《孟子》一书里有“告子”上下篇,但告子这个人来历不明,有人说是法家人物,但从其言论看,更接近道家。
告子的见解是:人性就是天性,是自然属性。天性无善恶,人性也无善恶。 他还用了道家常用的“水”打比方说:人性就像水,东方决口就往东流,西方决口就往西流,哪里有善恶之分呢?
这种“人性无善恶”的观点,孟子反对。他反驳告子,说水是不分东西,难道也不分上下?水性是向下的,而人性是向善的。 简单一句话:“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而人性向善的动力是人人都有的“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既然如此,为什么有人作恶呢?孟子认为是环境使然,好比水性向下流,但一旦堵起来也能往上走一样——由此可见,当年“孟母三迁”是多么睿智!
既然“人性向善”要靠环境,那就着手优化环境吧,所以诸子百家中没有人比孟子更热衷于给君主上课的了,他要靠这些人来加速优化天下环境,可惜收效甚微!
孟子之后,儒家又出了一位大师:荀子。关于荀子认为“人性本恶”的说法是另一个讹传,实际上荀子的“性恶论”,准确的理解是“人性有恶”。荀子认为人是善与恶的综合体,恶的那部分是“性”,是本能的,善的那部分是“伪”,即人为的。性胜伪就是恶人,是靠本能活着的“畜生”。伪胜性就是好人,是有修养的君子。荀子说的“人定胜天”,可不是跟老天爷争胜,而是要战胜自己的本能。
其实,“人性向善”和“人性有恶”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只不过孟子和荀子各侧重了一面而已。孟子侧重善,而荀子侧重恶。 理解了荀子的“性恶论”,就能理解为什么他培养出了李斯和韩非这样的学生。尤其韩非,是法家理论的集大成者。很多人认为韩非在荀子“人性有恶”的基础上前进了一步,变成了“人性本恶”,也是不对的。在这个问题上,韩非跟道家的思想是一致的——人性无善恶。
《韩非子·备内》里有一个著名的比喻,说马车铺的老板盼着别人富贵,棺材铺的老板盼着别人早死。难道是前者仁慈、后者残忍?当然不是,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罢了。当然,人除了要“利”,还要“名”。 所以韩非子又说了一句大实话: “利之所在,民归之;名之所彰,士死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所以在韩非看来:人性无善恶,求名图利而已!人们的行为并不是由人性善恶决定的,都只是在“趋利避害”而已。既然如此,教化又有什么用?所以法家的核心主张就一句话:“人是靠不住的,什么都要靠制度”。
以上就是道、儒、墨、法关于“人性善恶”争论的大致情况。从实用角度来说,或许孟子、韩非的观点更容易受到欢迎,所以历代治国大都是儒法并行,即教化、法治并行,特殊时期则偏于法以富国强兵,或偏于道以休养生息,但都不可长久,而“儒法并行”才是王道!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一家之言,欢迎评论、转发!更多精彩国学内容,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