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东野圭吾《我的晃荡的青春》里的两段话,回想过去,结合当下,真是让我感触万千。在目前的教改分流政策下,学生在中考期就要迎来分水岭了,近半学生将会失去读高中的机会,成为一名技校生或职校生。这个年纪的孩子,尤其是大部分男生,根本还处在懵懵懂懂的阶段。特别由于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大多没受过什么苦,操过什么心,所以看着放学后在路上嬉笑打闹的学生们,你会感觉他们简直和小学生没太大区别。
在家长的眼中,初三已经成了非常重要的一年,其重要程度甚至高于高考。以前人说,高考失败就没上大学的机会了,现在则是中考不好,那这学生就连读高中的机会都没有。大多数被分流去职校技样的学生将提前成为一名只能拿低工资的上班族,而初中生们却大多没意识到这个事对他们的人生有多重要!
初中生们确实知道考不上高中很糟糕,不过这对他们而言就像是看着父母上下班——简直是另一个世界的事,又或是遥远的未来的事。
“唉,最好是B校,再差也希望你能进C校啊。D校的话,面子上就不好看了。要是E校那种,我都不好意思跟人提。”母亲竟对我说出了这种天方夜谭。也怪我没怎么跟父母提起过在学校时的成绩,以至于令他们产生如此误会。
那天同班主任开完会,母亲一脸茫然地回到了家。
“你……听说过F校吗?”
“嗯?F校,知道啊。是个还不错的高中吧。不过是新办的。”
“新办的啊,难怪我没听说过。老师说,如果是F校或者G校,可能还有希望考进……”在我看来这也是情理之中,但母亲似乎受到了相当大的打击。
“原来你学习一点都不行啊。”她语重心长地说。
被家长发自肺腑地说成这样,真是叫人心生落寞。
我家孩子即将步入初三了, 和东野圭吾母亲情况不同的是我对儿子的成绩比较清楚,相同的是对我偶尔流露出的失望,儿子也仅仅是心生落寞而已。进入初中后,每天从早六到晚十一的学习,已经彻底磨灭了儿子对学习的热情。我再听不见儿子说他喜欢英语,说做出了数学题很有成就感之类振奋人心的话。我是看着他在学习的重压下一步步转变的,但是我没本事改变这种局面。我只能给予他理解和尊重,希望能减轻他的心理压力。(早些时候丈夫有时还批评儿子英语默写老是不合格,但转头也会对我承认,让他这个大人每天背默七、八十句子,有时还加一篇作文他也不行,而且错六句就是不及格。我打听了一下,我的教师朋友们里没有这样给学生布置作业的。我认可儿子老师是好心,觉得每天这个量,四年下来怎么学生们怎么也该个个优秀了吧。但其实看全班的成绩登记本就知道,一多半孩子天天都是红字啊!)
哪个孩子不知道成绩的重要性呢?哪个孩子不希望自己是个尖子生呢?但问题是抛开天分不谈,有的孩子愿意放弃玩耍,倾尽全力学习,有的孩子就是放不下同伴的呼唤,放不下手中的手机。特别是在经受了长期的挫败感后,他们就像是实验室中那只跳不出瓶子的小跳蚤,觉得与其做些无用的努力,不如争分夺秒地在游戏中寻找快乐和成就感。
那天晚上,父母认真地商讨,与其进二流高中、考二流大学浪费钱,还不如送去别人店里做学徒上职高,以后回来继承家业。……
“不干,不干!我不要去当学徒。就算是二流高中,努努力也是可以考进一流大学的。我以后会好好学习的,你们就让我去上吧。”我甚至假装哭了起来。这一招还真奏效,父母竟然听了我的话。我连声道谢,心里其实正做着鬼脸,嘿嘿嘿,搞定啦。
我朋友的孩子,就是类似这样的情况。他初二时成绩急骤下滑,沉迷手机游戏,初三最后两个月左右突然开始努力,拜托父母帮他找家教,尝试能奋力一博进入高中。
努力是有效的,但又没有那么有效,最后他进入了一家3+2模式的比较优秀的大专。进入大专后他居然再也不玩手机游戏了,我和他聊天时,他跟我说游戏“没劲、无聊”,他连续两年的成绩都是年级第一,很被老师看重,一有机会就带着他去实地学习。我不明白他是怎么在初三末尾完成这一转变的,只知道如果他早出生两年,高考没有卡那么紧,那以他后来的学习态度,上个好大学是没问题的。难道这就是老话说的“男生开窍晚”?
而坏男生那边,还是决定继续升学的比较多,但并不是他们自己去选择学校。
“家长和老师随便定吧。管它哪里,去就是了。”几乎所有人都采取了这样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
我带过几年职校生,有一次我让职校一年级生试着给自己做5年规划,可他们基本上都没兴趣。或者说,他们对未来都漠不关心,也想像不出5年后的自己是什么样。交上来的规划表里的内容,基本都是照抄书本上的。用“事不关已”四字形容,真是非常确切的了。
回想当年,我自己初三的时候,那正是职校兴盛的年代,好的职校比普通高中更为吃香,还包分配工作。我成绩一般,可以选择读普通高中,或者好一点的职校。爸妈没怎么问过我,我提出将来想当兽医,又或者做室内装潢设计。他们对此简直是嗤之以鼻,估计他们想起来我小时候常说要去当动物园饲养员那茬,觉得我自己的想法实在太不靠谱。也是,那年代城市里养动物的人不多,更没听说谁特意花钱给动物看病。装潢么,找上几个要好的同事,大家自己和水泥粉墙壁贴墙纸就能搞定,所以大家都觉得我感兴趣的方向很奇怪。
于是爸妈问了他们的一位校长朋友,那位德高望重的老者说,让孩子自由发展就行。爸妈觉得她话讲的很有道理,就是没什么帮助。然后他们又去问了我班主任,我班主任建议什么职业吃香报什么,将来好就业啊!我爸妈一听这话很有道理,于是就给我报了一家当时颇为著名的职校读会计专业,据说毕业后是包分配的。
看,孩子的看法在大人看来总是幼稚的,而孩子们自己也意识到这点。就像我被大人反驳后并不愤怒,自己也感觉所向往的两种职业,或许就只是我脑中“向往的生活”而已,确实没什么现实感,所以也不会太坚持。
又比如前一阵我家孩子说他将来想当主播,我听着就觉得,他是在和我开玩笑吧?我没反对也没支持,自觉笑盈盈地不表态最好。就是因为我不希望他觉得我可以随意决定他的未来,我不希望他以事不关己的态度度过初三,他的未来是要他自己决定的,我要做的仅仅是提供建议和分析,以帮助他能更成熟地思考,一起安然度过这段迷茫的青春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