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飞机上读《认知心理学》,第9章,专业技能的学习。
有一些感悟,和各位分享一下。
观点1:学习会改变大脑。一个人越是熟练的完成某项任务,执行该任务时用脑就少。
大白话:你越熟练,做这件事占用内存越少。所以,真正的高手,是他用脚指头想一下就知道怎么做,而你我还得用脑袋去想。
观点2:技能发展有三个阶段,依次是认知阶段、关联阶段和自主阶段。
认知阶段,你要边回忆操作要领边做(例如换挡);关联阶段,你不用停顿一气呵成(速度快很多);自主阶段,你还没想就做完了,你能边开车边聊天。
大白话:做事不用脑的时候,才是真正掌握的是时候。
3、学习的幂定律。科学家研究工人制造雪茄的能力,跟踪了10年。发现第一年进度最快,约到后面进度速度越小。所以,绩效提升是有瓶颈的,但人的技能提升是无限的。
大白话:100分只比99分高一分,但付出的努力,可能比80分到95分还多,但值得。行百里路,九十者半,也是此理。
4、学不容易,忘其实也没那么快。例如你学会了骑单车,三年不骑,你热身一下,也会把车骑走,所以有机会的时候,就多学点,反复练。
5、学习会引起脑的改变。在大脑中选择四个区域,测试初学者和学了五个小时之后的变化,发现有两个区域,活动量明显下降。
大白话:学习就是减少你大脑内存的使用,让你大脑运行稍微快一点,少死机。学习就是打鱼,晒鱼干;这样刮风下雨的时候,你就可以吃鱼干,少饿肚子。
如果测试成本下降,未来有一天,评估某个讲师时,也许不用再用各种评估表,直接测试学前和学后的脑区活动量,这才是最科学的。
6、学习是为了看问题更深入。新手遇到问题时,描述较多的是各种表面现象;专家看到的是深层次的原理,以及可以尝试用哪些原理来解决此问题。
7、别把大师当神仙,专家在他研究的很宅的领域之外,其实也是小白。甚至在他研究的领域,比如国际象棋大师,如果让他和高手、新手记忆随机布局的棋局,大家都很差,其中大师最差。
8、国际象棋大师,能识别的棋局超过5万种。他们不仅是能识别,更能快速回忆起应对模式,知道如何进攻和防守。高手存了很多问题的解,对于新手都是要重新研究的。如果有人研究过5万张罗盘的图,存了这些形势之下的攻防策略,估计才是真正的“罗盘大师”。
9、关于1万小时定律,终于找到出处了。天赋在专业技能培养中,作用不大。就好比爱因斯坦说的一样,哪里有什么天才,如果有,也是99%的汗水和1%的灵感。成为专家,有前面99%就够了。当然,如果要成为大师,还要记得爱因斯坦后面那句话:后面的1%比99%更重要。
关于艺术方面的兴趣培养,研究发现,相比孩子的天赋,父母对孩子的信心、支付教育和器材的费用、以及长时间的苦练更为关键。
10、光苦练是没用的,必须进行有目的的练习。不是机械的重复,而是有学习的动力、及时有效的反馈、以及不断和专业的操作相比,找差距,消除差距。没这三条,就是驴子拉磨,假勤奋。
以上内容,每一条,均有认知心理学的试验证明过,不是我瞎诌的,有兴趣可以Google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