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治社会里,越是有作为的君王,其破坏力往往也可能会越大。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是这些帝王的常态,好大喜功、黩武嗜杀对于他们来说也不过只是家常便饭,所谓“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即是对这些帝王个人作为的最佳注脚。
秦始皇嬴政是一个好大喜功、滥用民力的帝王。他“奋六世之余烈”,用十年时间,以暴风骤雨般的方式鲸吞六国,给秦国本身,也给其他六国,造成了巨大的伤亡,为后来的大秦帝国速亡埋下了祸根。其中,在吞并楚国的战争中,秦始皇甚至动用了六十万兵力,实在是史无前例。
统一之后,秦始皇不仅派兵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还不惜劳民伤财,采取严刑峻法,强行征调大量物力民力,修长城、修驰道、修直道,建皇陵、建阿房宫……据史料记载,单单为了修建阿房宫,秦始皇每年就要动用民工七十多万人,而在当时,大秦帝国的全国总人口也不过两千万左右。
秦始皇的好大喜功、滥用民力,致使天下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振臂一呼,天下百应,秦帝国终于二世而亡。
汉武帝刘彻任用张汤等酷吏,造皮币、推行告缗令,千方百计加强对天下百姓的盘剥;而连年不断的战争与攻伐,更是耗费了大量的物力和民力,造成了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恶劣后果。
在漠北之战中,卫青、霍去病等虽然歼灭了匈奴军主力,使其一时无力渡漠南下,暂时出现了“漠南无王庭”的局面。但汉武帝为了赢得这场战争,不仅在全国征集了步兵及转运夫数十万人运送物资,提供后勤补给,还调集了十四万骑兵,随军战马十四万匹。而这些战马,最终能够回来的,还不到百分之二十。投入之巨大,损失之惨重,实在令人咋舌。
所以,司马光说: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
汉武帝好大喜功、杀戮太过,到晚年时终于有所悔悟。他在《轮台罪己诏》里说:“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
那么,我们就纳闷了,秦始皇和汉武帝如此好大喜功、滥用民力,为何还能被称为“千古一帝”?
“千古一帝”一词出自《藏书·世纪列传总目》,是明朝大思想家李贽对秦始皇嬴政的评价,后人用以代指在历史上有大作为的帝王。在中国历史上长河中,帝王不少,但真正能称得上千古一帝的却不多。而秦始皇和汉武帝,无疑是他们当中的佼佼者。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一生致力于国家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在他执政期间,采取了废分封、行郡县,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等措施,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对中国历史,乃至对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他被后代誉为“千古一帝”。
汉武帝刘彻雄才大略,是继秦始皇之后,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千古一帝”。他十六岁登基后,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在文化上兴太学、采用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与主导作用;在军事上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不断攘夷拓土,奠定了汉地范围,使国威远扬。
总之,汉武帝开创了西汉王朝最鼎盛繁荣的时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也把中国封建王朝推到了第一个历史发展高峰。
但所谓有得必有失,秦始皇、汉武帝所取得的这些成就,都是建立在极度专制和穷兵黩武的基础上,这一点还是值得后人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