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封书信
菁菁:
你好!
日子总在我们不经意间匆匆溜走,临近期末,在脚步慌乱中复习考试,背书,纷至沓来的试卷也在提醒着我们,两年的相处时光已经走到了尽头,几多惆怅也几多欣喜,因为离别,也因为你们的长大。
菁菁,依稀记得我们师生在无数次的谈话中倾诉,提醒,鼓励和搀扶,非常佩服你的自律,自强,踏实和刻苦,所以两年来你的成绩稳中有升,成为班级中的先进代表,所有老师都喜欢你,同学们认可你,你是我的骄傲!
菁菁,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发现了你的嗓子一直是沙哑的,每次你都说是上火了,在吃药,但是据我观察,至今仍未好转,这虽然是个小事,却让我深感不安和牵挂,希望在暑假里你让父母带着你去抓紧治疗,因为健康的身体才是你努力向上的前提。
菁菁,很感动,在一次谈话中你告诉我你的苦恼,使我觉得你的善良,你的纯洁是多么的难得,也使我觉得自己决不能辜负你这份沉甸甸的信任,老师只能用更加勤奋的工作和更出色的教学为你搭建阶梯,让你们站在我们的肩膀上飞得更高,更远。
菁菁,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班级的管理中,你都有自己的方法和原则,虽然大多时候你是沉默的,但是我想静水深流,你的沉默表明你在思考在奋进,我想这也将是你今后奔跑的力量。
菁菁,马上你就要成为初三党了,那种寂寞中穿梭的日子,肯定会孤独无助,带着汗水,伴着泪水,但只有经历这个过程,你才能积聚所有的美好,不负青春这段历程。
最后赠诗一首:
《梦想》
紧紧地抓住梦想
因为一旦梦想破灭
人生将是断翅的鸟
再也不能飞翔
紧紧地抓住梦想
因为一旦梦想消失
人生犹如一片荒原
终年雪地冰天
祝:一切安好!
你的班妈:殷德静
2019年6月10日
二、两个活动:
之一:关于演讲:
薛筝演讲的题目是《成功》,有人说,你不能改变环境,但能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别人,但能改变自己,那么成功的其中一个秘密就是,成功已经在他的心灵生根发芽,成功的人和失败的人最大的差别是,成功的人认为挫折和磨难是源于自己不够优秀,而失败的人却认为自己没有机会和环境,而选择了原地等待甚至放弃。最后送大家一句话,输的一败涂地,纵然令人遗憾,但真正的弱者是,那些连试都不敢试的人。
李奥晨发言题目是《直面困难》,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那些存在于生活中的困难与我们相遇也是难免的。对我们而言也是有不同的意义的,人生不易,而那些经历苦难受过成功的人,都是真诚的付出,还有坚毅的坚持的毅力,只有经历别样的困难,才能收获别样的人生,所以不要害怕遇见困难,遇见了它,不躲避,大胆的正视它,挑战他,生活会比你想象的更精彩。
张雯茜发言题目也是《成功》,成功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生活中急于求成,只会导致最终的失败,就像一棵果树,从树苗到开花结果,需要一个成长成熟的过程,如果急于求成,便不能接触甜美的果实,急功近利者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没有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和耐力去努力,他们的全部精力时间和生命,都在无形中消耗,也有的人一生只成功了一次,就像流星一样消失,因为他们不懂得成功是一个持续不断努力的过程。
马晶晶发言的题目是《生命的价值》,朱自清的,但知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与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恰好相反,感受到了乐观豁达。我们要知道,不论什么时候出发,都不算晚,只要肯努力,肯坚持,肯付出,要知道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我们要有坚定的意志,付出汗水,不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最终不论结果如何,也无愧我心。
王剑波发言的题目是《潜能》,不逼自己一把,永远看不清自己有多优秀,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我们要善于激发自己的潜能,只有激发自己的潜能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达到自己所向往的远方,既然我们已经走到了求学的路上,那边不要停下来,努力将一切做到最好,最终便不会后悔。
之二:关于谈话:
今天谈话的学生有:许竞文,符贝贝,吕孟阳,付俊豪,和张智恒。谈话内容围绕四个问题进行:最近的复习状态、存在问题、复习计划和任务落实情况。其中只有张智恒一个人有复习计划,吕孟阳对自己的整体表现比较满意和自信,而许竞文还没有期末临近的紧迫感,付俊豪的计划还只停留在心里,符贝贝的物理学习也令人担忧。
今天深感考前教师与学生谈话的必要性,因为学生们在复习中是盲目的,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计划,所以我们要引导他们科学备考,积极迎接挑战。
三、三篇阅读打卡:
之一:
今天阅读的是《民主主义与教育》的第二章~教育是社会的职能。
一、环境的性质和意义。
环境包括储存或阻碍刺激或抑制生物的特有的活动的各种条件。因为生活不仅仅意味着消极的存在,而是一种行动的方式,环境和生活条件进入这种活动,成为一个起着支持作用或挫败这样的条件。
二、社会环境
一个人的生活和别人的活动联系起来,他就一个社会环境。他所做的和所能做的事情有赖于别人的期望,要求,赞许和谴责,一个和别人有联系的人,如果不考虑别人的活动,就不能完成他的活动,因为这些活动是实现她各种趣事的,不可缺少的条件,但它活动是引起别人的活动,别人活动时也引起他的活动。
三、社会环境的教育性。
第一,语言习惯。基本的言语模式,大量词汇,是在日常生活交往中形成的,这种生活交往不是作为规定的教导手段,而是作为社会需要进行的。
第二仪表榜样的力量比格言大的多,我们常说好的一表示良好,但教养的结果,或者毋宁说是良好的教养,而教养是通过对习惯的刺激作出反应的习惯的行为养成的,而不是通过传授知识。
第三,美感和美的欣赏,如果眼睛常常接触形式和色彩华美和谐的事物,审美的标准自然会发展起来。
四、学校是特殊的环境
第一,复杂的文明过分复杂,不能全部吸收,必须把它分成许多部分,逐步的分层的一部分,一部分的吸收。
第二,学校环境的职责在于尽力排除现存环境中的丑陋现象,以免影响儿童的心理习惯。
第三,学校环境的职责在于平衡社会环境中的各种成分,保证是每个人有机会避免他所在社会群体的限制,并和更广阔的环境,建立充满生气的联系。
青少年在连续的和进步的社会生活中所必须具有的态度和倾向的发展,不能通过信念情感和知识的直接传授发声,他要通过环境的中介发生。环境有一个生物实行其特殊活动时,有关的全部条件所组成,社会环境有社会任何一个成员,在活动过程中和他结合在一起的所有伙伴的全部活动所做成,个人参与某种共同活动到什么程度,社会环境就有多少真正的教育效果,个人因为参与联合的活动,就把激励活动的目的作为自己的目的,熟悉进行这种活动的方法和材料,获得必须的技能,并且浸透着活动的情感精神。
当青少年逐渐参与他们所说的各种群体的活动是他们的倾向,不知不觉的,得到更为深刻和更为密切的教育,但是随着社会变得日益复杂,就有必要提供一个特殊的社会环境,特别关心培养未成年人的能力,这个特殊的社会环境有三个别比较重要的功能,一是简化和安排,是要发展的倾向的许多因素,二是净化现有的社会习惯,并使其观念化,三是创造一个更加广阔和更加平衡的环境,是青少年不受原来的环境的限制。
之二:
今天阅读浦老师整理的听课笔记,
一、是“最近发展区”,冯老师引用维果斯基的教育理论,干国祥老师的解读,告诉我们原著中是这样讲的“用独立解答习题的办法确定的这个智力年龄或者现实水平,和儿童在不是独立的,而是在合作中解决习题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就决定了儿童发展的最近发展区。”
二、“课堂结构”
一个好的老师好就好在他能感觉出课的发展的逻辑,使课的结构服从于思维的规律性。
取决于学生的阅读是否流利,能做到正确无误的书写,学生先要学会流利地阅读,也有其他方面的条件,即还取决于课的结构,课堂上的工作方法和方式等。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什么是最重要的呢?获取知识这就意味着发现真理,解答疑问,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对疑问,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事情就成功了一半,但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那么容易,在备课的时候,你要从这样的角度对教材进行深思熟虑,找出因果联系,正好在那里挂钩的,粗看起来不易察觉的那些交接点,因为正是在这些地方会出现疑问,而疑问则能够激发求知的欲望。
检查作业的时候,他不是复习旧知识,而是运用旧知识来解决问题。他使用草稿本,让学生完成老师布置的带有思考性质的题目。每个人都在草稿本上进行自己的脑力劳动。老师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工作情况,随时感知学生的思维劳动成果。
在新授部分,他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对事实、现象、规律性做出肤浅的理解,不使学生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就在语法规则上犯错误……
这种新授方法需要学生的情绪要非常的稳定,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新教材的理解上。学生对新教材的理解不是知道、背诵,而是要在事实、现象中自己探索,在掌握规律后自己演绎。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弄懂知识,弄懂方法,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知道自己怎样思考这一类问题。
新授部分绝对不可以错,这样子,知识的大厦才能基础牢固,墙体结实,才能达到学习的高效率。要达到这种状态,不能够靠学生的一个个鸡零狗碎、七拼八凑的回答,而应该用老师高深的学养和高超的讲课技巧把整个知识的演绎过程,整体地教给学生,并且随时注意学生的知识储备能不能跟上的情况。无论学生原来的基础怎么样,都要让他通过这一节课,把这一部新授的内容彻底掌握。在讲课的过程中,有经验的老师会在那些思想相互交叉的地方,通过一两分钟的小作业,弄明白学生什么地方没弄懂,然后有针对性地在最关键的地方——交集点进行补救。
“懂得并不等于已知,理解并不等于知识。”理解了,怎么还不是知识呢?这个就是苏霍姆林斯基在巩固新知识阶段的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他讲完了,学生知道了,他是绝对不会就此停止的。因为知道了,还有一个内化、深化、发展、运用的过程。为了取得牢固的知识,还必须进行思考,思考的意思是什么?就是要让学生对所知的东西再想一想,检查一下他理解得是否正确,而且尝试着把获得知识应用于实践。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课堂上,可真是容不得开半点小差。
苏霍姆林斯基的课后作业也是充满智力的锻炼。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复习不是重复,而是以综合的方式让以往的知识得到深化和运用,所以他的复习总是综合复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多种知识,同时要牢记和重点复习第1套大纲。
综上所述,苏霍姆林斯基的课堂结构跟别的老师的课堂结构从外表上来看没有什么大区别的,就是组织教学,复习检查,新授知识,巩固新知识,完成课外作业。但是,他的出发点不一样,它是以发展学生的脑力劳动,锻炼学生的思维力为核心的。他的目的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运用知识。通过第2套大纲激发学生的惊奇感,给学生明确的任务,设置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在学习的过程中监督每一个人的思维活动,随时拨正方向,解决困难,给予动力,让学生在思考事实、现象的过程中,通过解决具体的问题,理解和掌握抽象真理,发展思维力,从而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尊感、成就感。
之三:
今天阅读孙影老师的《至少再奋斗十年》。
一、读过的书和走过的路让我们抵达远方。
孙老师曾在网师的课程里勇猛精进,种下了哲学、文学、教育学几垄麦田,让自己生命的后花园得以摆脱英语学科的单一单调,有了绿意葱茏茂盛之感。
在美国寂寞丰盈的时间里,她和郝老师一样,没有向外寻找,而是回到了内心,苦练自己的看家本领。但她觉得“自己给自己的辛苦是幸福”,“再牛逼的人也有苦逼的青春”。她在孤独中强大,没有在人际中庸俗。那一段一个人的时空,淬炼了她的意志、心性和本领。是的,人的一生,总要尝试一次做鲁滨逊,验证自己有孤身一人存活才来的勇气和能力,更深地知道自己潜力和潜能,之后刀山火海,刀枪不入!
所有读过的书和走过的路,不要嫌慢,努力走好,因为每一步都不白费,最后甚至可能都会走到自己从未想到过的远方。
孙老师也在感叹新网师是需要郝老师这样时时警惕和警醒的人在前面带路的。他看到了热闹处喧嚣的可怕,看到了我们人虚荣的陷阱,看到了肯定的落后和否定之处的精进。
二、请绽放那一树一树的花开,请展示那一树一树红艳艳的果实。
孙老师告诉我们,如果有了前面的这些榜样,后面的人自会拾阶而上,汇聚更多的力量前行,从而这一群人真的可以携手走到很远。
并寄语网师人:“愿学习成为你的信仰!
愿你在这里精进不已,奋斗不息!
愿你在这里筑造、栖居、歌唱,共创精神家园!
愿你在这样的学习共同体,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最重要的是成长。不要光喊叫着努力,不要光叫嚷着辛苦,不要总描述努力和辛苦的过程,请绽放那一树一树的花开,请展示那一树一树红艳艳的果实。那果实是一堂堂精湛的好课,是一篇篇悦人悦己的文章,那果实是己立立人己达达人教师的幸福和完整,那果实其实就是我们精彩的生命!将过去放在行囊里,继续赶路,前面有更丰美的水草,更耀眼的风景,更厉害的高人,还有更好的自己。
三、十年为期,再造新我。
如孙老师所讲:再奋斗十年,再创造一个新新的自己。十年里,在阅读中再造一个新我,在写作中再造一个新我,在课堂中再造一个新我。内心深处,还是渴望自己的年华在每个季节都可以蓬蓬勃勃地盛开。
四十岁是一个很危险的年龄,可能是人一生的一个分水岭,有的人自愿温水中死去再无青春,有的人如候鸟,再次出发上路,不断遭遇,不断更新。所以说“四十岁是一个人很好的出走的年龄,可以经历上半场和下半场两次不同的人生,相当于活了两回。”人,要么像《月亮与六便士》里的斯克里克兰德一样肉体出走,要么精神出走,再遇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希望在接下来的行走中,再次爆发青春一样的冲击力,虽然有点难。人的第一次青春是在十几岁、二十几岁时,那是上帝赐给我们的张狂,律动着荷尔蒙气息的青春。第二次青春是自己给的,是沉着,沉潜,是一边挥洒着汗水,一边收割着麦子的青春。第一次青春在18岁已经结束,第二次青春可以从现在开始。如契诃夫所说:“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年轻,固然有福,可是把自己的青春保持到进入坟墓为止,那就更加百倍地有福。”
关于交友,孙老师也给出了建议:好朋友不是通过努力争取来的,而是在各自的道路上奔跑时遇见的,一起达成目标,分享不同的价值观,关键时刻能彼此给予安慰鼓励。“你有你的生活,他有他的生活,就像各自独立了一条腿,搭在一起才能走得更远。”
值得庆幸的是,我与孙老师同岁,作为女人,四十岁真的是一个尴尬的年龄,但是,我不甘心在浑浑噩噩的老去,我希望自己也能再次上路,在阅读、在写作、在课程里再造一个全新的自己,不仅要遇见那一树一树的花开,还要在水光里看见我梦中期待的白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