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走了整整十七个年头了。
打3岁到7岁我几乎都是“腻”在外婆家,母亲有病在身,父亲要去照顾。有句俗语说“外孙狗,吃饱了就走”,但外婆对我不是,她视我比孙儿还要好。
同下一碗面,她总把荷包蛋“埋”在面条下面,等到快吃完的时候才发现这份“惊喜”,而表哥却没有,不知道表哥有没有伤心。
一
外婆一共养育了四个儿女,大姨、大舅、我妈、小姨,小姨四岁的时候不幸夭折了。外婆命苦,不到四十岁,外公就因为忍不了挨饿就去吃米糠,因为消化不良而噎死了。
在那个年代,一个寡妇带着三个孩子,别想日子就多难过了。就算再难,她也坚持不再嫁,怕孩子跟着受罪。
好在外婆勤俭持家,白天拼命挣工分,晚上还去田里抓鱼来维持一家人的肚子。直到儿女都成了家,外婆才有空闲得下来,但每天拾柴放牛都是少不了的。
外婆很会养鸡,她养的鸡都很会生蛋,外婆就把鸡蛋攒起来拿去换钱。平时儿女给的压岁钱、生日的钱她都一分不花的全攒起来,先用方手帕包着,然后再用塑料袋裹起来,再用牛皮信封包着压在箱底下。
每年去给外婆拜年,就能看到外婆用魏魏擅擅的手一层层的打开她的“钱袋”子给我们拿压岁钱,然后压低声音说“老外呃,攒劲(加油)读书些,这个拿克(去)买书包”。
外婆虽然勤俭,但是一个人过生活都是很讲究,每到冬天都把棉鞋纳得厚厚的,被子都用米浆去浆过,盖起来厚厚的重重的,再冷的天只要一钻进被窝都是暖和的。
二
外婆虽然穷,但是对生活从来不吝啬。
只要去外婆家都能吃到香喷喷的饭菜,客人还没到,外婆就早早的把老母鸡炖在锅里了,老远就能闻到厨房里飘来的香味。外婆拿手的菜总是用最原始的办法去加工,把茄子和地里刚摘回来的辣椒放在铁锅饭上面去蒸,然后捣碎淋上猪油,我和老表都能干好几碗饭。
用山里采回来的野蘑菇晒干和着猪蹄加上粉条慢慢地炖着,肉烂汤浓,根本就停不下嘴。
母亲也算能干,但是怎么也做不出外婆那种带着泥土芳香的味道,这可能也是大地对外婆格外地厚赠吧。
三
外婆很容易自怜,常常会一个人就莫名抽泣抹起眼泪来。
可能是漫长的岁月里,一个人面对了太多的风霜,太多的孤苦,我那时还小也不懂得安慰外婆,只是悄悄躲要外婆背后不吭声。
如果外婆现在还在,我一定会抱抱外婆,给外婆擦眼泪。
外婆是85岁高龄才走的,如果不出点意外,外婆能活到100岁。外婆生活在农村,每天过得极简朴的生活,一日三餐,放牛拾柴,种菜养鸡。
执望眼,十几载匆匆,常思念,青灰素衣的外婆。没有大起大落的人生,就像一棵池塘边的老柳树,静静的呼吸,慢慢地走向生命的尽头。
昨天夜里,我还梦见了外婆,她坐在火炉旁正在搪瓷杯里给我煮着茶,茶里还放着一个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