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我是个什么样的人?”进入高中的新班级的同学在不断思索。带领高一学生探索自我是高一年级心理课都会上到的主题。
【教学目标】
1.了解自我认识的内涵和意义,理解自我认识需要结合自我觉察与他人评价。
2.通过艺术绘画的方式,促进自我观察。
3.探索自己眼中的自己、他人眼中的自己,多角度、全面地认识自己。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斯芬克斯之谜
活动1:我的“小怪兽”
这个环节采用刘玄佛老师的艺术活动:画出能代表自己的小怪兽,然后在我的“小怪兽”基础上让学生完成10个自我描述的句子,让学生清晰“自己眼中的我”。
活动2:彩色炸弹
这个环节采用学案漂流活动:让小组同学评价自我描述。通过形象的对号、三角和补充,让学生清晰“他人眼中的我”。小组同学给出的评价的名称叫“彩色炸弹”,创意满满的活动名称。
结束环节:我就是我
在彩色炸弹的活动最后,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活动发现,学生会自然提到小组其他同学没有发现自己的一些特点,小组同学给出的一些补充评价自己之前没有发现等,自然引出一个过渡性问题:为什么会有这些情况呢?通过周哈里窗让学生理解这些差异性产生的原因。
【实践反思】
1.认识自我的课程年年上,今年的心理课目标之一是努力在课堂上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参与到课程中,增强学生的投入度。今年的课程学生的参与性明显高涨,体验性更强。
2.在最初备课的时候加入了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的解读,为了专注于活动的体验和教学目标的聚焦,最后去掉。一直以来我的课堂内容很容易超载,急切地在心理课堂上拼命输出自己想“给”孩子的内容,这次勇敢去掉,保留核心,也是一次进步。
3.课程最后增加“感谢你,让我更好的认识自己。感谢你,我会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些话语,让学生感受身边同学和自己投入到自我的积极探索中所带来的愉悦情感,继续强化人际之间的支持力量。
4.课堂教学语言和板书还需要努力。
5.想解决的问题:学生不主动站起来分享。只好随机叫同学分享,发现邀请同学们分享时,他们的表情没有显示害怕、逃避什么的,分享的内容又很好。那这种情况该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