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月如水
图片:雪见
时光匆匆又匆匆,转眼间又是一年冬来到,这个寒冬好象是从天而降。我这里寒冷如冰,不知道杭州下雪了没有?
清晨七点,女儿从杭州发西湖雪景的照片过来。她模仿着别人的对话说:“我想在这里过一个冬天,我听说西湖的冬天会下雪。”(敢信这是1818黄金眼里的对话)
我笑她是小傻瓜,古人不是说:“驴背驮诗,鸱夷盛酒,晓踏苏堤残雪。露阙云门,璇阶玉宇,照耀日华光洁。”
她手指尖捏一张纸片,以西湖为背景,拍了一张照片。我仔细看才分辨出,这是从书本上撕下来的一句话,“月色与雪色,你是第三种绝色。”
她又说:“我原本想在雪地上还没有脚印时到达西湖,把雪西湖拍下来。可是,杭州当地人都成了西湖的游客。”
果真她拍到了雪西湖,我问她怎么没有拍断桥呀?她回我是一张断桥的照片,那是一条顶着千百把雨伞的桥呀!许仙游西湖遇见白娘子也就一把伞顶在桥上呀!
她害怕断桥会被压断,因此选择了另外一条人少的线路,郭庄和茅家埠。她喜欢去春天或者秋天拍过美景的地方,再拍冬天的雪景。她认为:只有人少的地方才能拍出雪西湖绝色呀!
她发了一张西湖春色图:这图上西湖边的绿树印在湖面的水镜里,那一湖水绿得仿佛一块无瑕的翡翠。
她又发了一张对比的西湖雪景照,还是在原来的位置上,她又说:“晴西湖不如雨西湖。雨西湖不如雪西湖。”
冬日里,西湖的残荷也是别样的美。
她在西湖边拍绝色美景,堆雪娃娃,为的是把美景分享给我;而我在寒冷的街头行走,把衣服裹紧,准备过冬的生活用品。人生也许就是这样,一半烟火,一半诗意。
夜里窝在被里坐着,女儿一边发照片,一边介绍郭庄,她说:“郭庄是这里比较出名的园林,是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郭庄在位于西湖的西边,断桥的北边,与西湖十景之一的"曲院风荷"公园相邻。”
她又介绍了茅家埠,这里平时游客不多,下雪游客更少。拍雪景去茅家埠拍的是"野趣",可以还原最真实朴素雪西湖景色。
看这图片上的茅家埠水域水面开阔,岸线曲折,体现了自然、粗犷、野趣的风格。
我俩对话有时不像母女,有点象朋友,比如,我叮嘱她“多拍几张,亭台楼阁,断桥,雷峰塔。”
她立马回到:“我在对面啊!”我在屏幕的这边发笑。
我说:“我要西湖的雪,但差点红色,有点像黑白照。”
她会说:“这就是西湖的雪啊!为什么叫绝色!”
她发图很慢,是要边看边选,我觉得“这好美!多发几张,让你拍雷峰塔远景,又不拍近的!”
“看这张,雷峰塔在雪雾之中。”
她又会说:“李同学冻的哆嗦!”她的意思是说,为了拍美景,快把人冻死了。
“我不是叫他又蹦又跳?”我笑了起来。
她又蹦出一句话:“你看这个洞门对着的就是西湖呀!”
“西湖的水,此时变成了凝固的吗?”我问着。
于是她又发了一张,这张是游船在湖面穿行,好一幅“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的美景。
她又说:“我现在是在翻相机里的照片。”
过一会,图片又刷刷地从杭州西湖的上空像雪片一样飞过来。
“啊!这桥真美!”
“这是玉带桥。”
“也很美呀!不比断桥差呀!人好少,这个冬天我也想去杭州!”
“像水墨画吧!”
“玉带桥下的水像玻璃的颜色!”
她笑我老土,应该说:“湖气冷如冰,月光淡于雪。肯弃与三潭,杭人不看月。”
“这三个窗透过去就看到西湖了!”
“哦,看见了!这水好像是牛奶色的!”
她又笑起来了:“应该说,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哦!这张是春天照的,水是翠绿色。”她已经不再想纠正我的语言了。
“这一张,是站在郭庄的岸边,远拍的雷峰塔,直线的就是苏堤。”
“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塔的影子!好有诗意呀!”
我们俩就这样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到深夜,这时我们不再是母女俩,好像是一对好姐妹。
这凄风冷雨的寒夜,因为跟女儿聊天,内心温暖如春;这山高水长也阻隔不断母女情深。我们好像只隔着西湖的雪景图,借雪西湖的景色,连着相互依恋的感情。
晚安!愿你人在江南,梦到花开处。
2018.12.9日,深夜于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