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搬来纽约的第二个月整,又是阴雨绵绵的一天,像两个月前的那天一样。
在来美国的两年多时间里,我来过很多次纽约。因为高中时两个很好的女朋友都定居在这个城市,所以每次来之前,我都是提前要她们中的一位给我留个床位,然后订上廉价的大巴票,收拾行李,出发。大概是这样的经历太多,纽约对于我来说并非所谓美东最重要的旅游城市,而是除波士顿以外,在美国第二个亲切而熟悉的城市。
我第一次近距离看到自由女神像、登上帝国大厦、摸到华尔街铜牛,已经是我第七次来纽约时的事儿了,尽管它们都是美国旅行攻略上最“应该”做的事儿。今年五月,爸妈和老孙来美国参加我的研究生毕业典礼,第一站就是纽约。这次全家旅行也终于让我去这些最耳熟能详的景点打了卡,让我看待这座城市的角度更多样了一些。以前每次来纽约,基本就是和好友聚一聚吃一吃,逛逛博物馆,看看特展,压压马路,买买东西。说起来好像什么都没干似的,那前六次来纽约到底都给我留下了些什么记忆?
第一幅画面大概是行走在纽约街道上形形色色的人们。New Yorker这个词很有名,它代表的不仅是一本杂志,更是纽约这座特别的城市塑造出来的这群人。他们来自全球各地,不同的肤色,不同的身材,不同的家庭背景与教育背景,不同的穿着打扮,不同的收入,不同的生活习惯…却都以非常肆意地态度共存在这座大城市里,对自己展示出来的一切以无所畏惧的姿态出现。这是一种自由,一种独来独往的自由。在纽约街头,经常可以看到造型很大胆的人。大家丝毫不理会季节与性别带来的约束,跟从自己内心深处的喜好打扮着自己,完全不担心,或者说不在意有人会Judge自己。(插一句,恕我一直以来都没能找到Judge这个词最佳的中文翻译…)纽约有一个物美价廉的连锁健身房,叫Planet Fitness,每个月只需交10刀的会员费就可以使用健身房内基本的健身器材。提到这个健身房,是因为Judgement-Free Zone这个词在这个健身房出现的频率非常高。It doesn’t matter if your legs have never seen a squat machine before. We believe how you work out is totally up to you. (摘自Planet Fitness官网)我想,No Judge就是纽约传递给大家的一种价值观吧:尊重每一种生活方式,尊重每一种状态下的他人与自己。
第二幅画面是纽约庞大、复杂而且经常出故障的地铁系统。绿色红色橙色蓝色…不同颜色的线路,有的以数字命名,有的以字母命名,有的是快线(Express Train),有的是慢线(Local Train),有的入口刷卡进去后发现只能去特定的方向,比如uptown,如果需要去downtown方向的小伙伴就只好出站从另外的入口再花2.75刀刷卡进一次地铁站了…纽约地铁遍布纽约五个区中的四个区,曼哈顿,布鲁克林,皇后区和布朗克斯。由于已经存在了一百多年,它的老化程度非常厉害,经常需要修修补补。加之安全措施不够完善,没有国内先进的站台屏蔽门,一不小心就有人主动或被动地掉下站台,所以纽约地铁经常出现延误的状况。只要是在纽约坐过几次地铁的人,对乘务员及时广播突发状况就不会陌生。口音各异的乘务员们语速超快地更新着地铁运行状况,例如临时的线路调整或者某些站可能不会停,提醒着乘客们及时改变去目的地的策略。可以说每天都有无数的可能性在阻止着你去往目的地…每次遇到延误,也就是听到脏话最频繁的时刻。英语,西班牙语,普通话,粤语…各种语言的脏话夹杂在纽约地铁里表示着对延误的愤怒与无奈。最可怕的是纽约地铁除了站台附近,一般的行进过程中都是没有手机信号的,所以如果遇到突然的延误,乘客们通常没有办法及时告知老师或老板。不过,大部分在纽约生活的人对这种情况早就见怪不怪甚至非常通融了。因此,地铁延误也成为了New Yorker们对于迟到的一个最佳借口。现在的我,对于Google map告诉我一个小时可以到的路途,早已经习惯了提早半小时出发,毕竟在地铁上安心地看会儿书或者打会儿游戏要比想着完了完了要迟到了来得坦然一些。
第三幅画面是纽约的各个博物馆,尤其是艺术博物馆。前段时间,有个国内的朋友来纽约玩,表示了对纽约博物馆的失望。她和我是本科同学,毕业后去了英国念硕士,学习的博物馆学。在欧洲的一年里她走过了太多博物馆,也研究了太多博物院,按照她的话来说就是:看过了太多好的,觉得Met(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里展出的都是欧洲不要了的渣渣。听到这个评价,我实在是尴尬却又没办法为Met辩驳,因为事实就是如此。当年的英法德手握巨大的军力和财力,把世间最好的珍宝都运回了家。不过,对于在欧洲只去过英国的我而言,Met、MOMA(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古根海姆还有惠特妮已经很足以让我汲取养分了。虽然门票不如英国的博物馆们亲民,但我还是很感谢Met可以donation(自觉捐赠)的这个举措,Moma的Free Friday Night(周五晚五点开始免费),还有每个月的第一个周末凭BOA(美国银行)的银行卡免费开放的博物馆们。凭着这些优惠政策,我像个饕餮之徒一般,很多很多次花着很少很少的钱领略着艺术世界里的各种表达。这种通过在各种作品中游走去体会不同情绪的行为,使我感到愉悦而安心。
第四个画面是纽约皇后区的法拉盛。这是继曼哈顿downtown中国城之后纽约的第二个中国城,由于没有曼哈顿寸土寸金的限制,这个中国城的占地面积非常大,简直和国内的小县城是一样的规模。法拉盛的风土人情和国内也很像:建筑风格,店面的装修与陈设,售卖的产品与服务…除了英文店名和国内不允许出现的一些词汇与组织(你懂的…),法拉盛在我看来就是中国。因为要顾及到来自祖国各地同胞们的口味,法拉盛的中国超市里能买到很多我在长沙的超市里都买不到的食物,比如广东的肠粉、粿条,还有柳州的螺蛳粉。我在法拉盛还可以吃到有国内烟熏火燎味道的烧烤,尽管需要花国内四倍甚至五倍的价钱,但毕竟在嘴巴特别馋的时候有了个去处与念想。大部分生活在法拉盛的中国人都是早年宽松的政策下通过各种渠道移民来的美国,以福建人和广东人为主。他们多数还保持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生活与穿着习惯,看着中文报纸与电视,打着麻将,现在也跟着国内的风潮跳起了广场舞。他们大多数人家里的装修布置也保持着那个年代的特色,泛着偏紫色的白光水晶灯,涂着透明亮漆的柜子,只有在厨房里才突兀地放着和整体风格不怎么搭调的面包机和咖啡机,估计也是因为他们的下一辈快速地接受并喜欢上了这些文化吧。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都没有去过几次曼哈顿,更没有去过美国的其他城市,半辈子就在纽约的中国人的圈子里生活着。我有时候在想,他们尽管在这个国际化大城市生活了这么多年,但New Yorker肯定是谈不上了,那他们对自己是如何定位的呢?
第九次遇见纽约,是我整理好大包小包,从波士顿坐着皮卡搬来这里。
我知道这个城市有一万个值得吐槽的点,但我知道我爱这个城市。
我希望当我老了以后,回想起自己二十几岁的最后几年中有一段在纽约的时光,会觉得当年的自己是多么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