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微信十周年,微信之父张小龙进行了一番演讲,再一次向大家阐述了他非凡的产品观。然后昨天微信推出 8.0 版本,又引起了大家广泛的讨论。有太多人叹服龙哥的纯粹与超前,然而也有人大肆批判。
「微信垃圾」、「人人都可以教张小龙做产品」的声音早已网络上不绝于耳,同时「产品之神」之类的称赞也数不胜数。两边谁都不服谁。
我个人是很崇拜龙哥的,龙哥有多牛逼已不用我赘言,但这里我不是想说服与我不同观点的人,因为我觉得这两种观点并不是矛盾对立的,恰恰相反,我觉得这两种观点是和谐统一的。
其实不仅仅是「张小龙和微信」有这种极致赞美和极致批判的现象,某电影、某演员、某本书、某首诗,等等,所有的事物都会有拥护者和批判者。「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固然是一方面,但其背后还有一层原因,那就是「你以什么身份去感受」。
作为一名「用户」,我自然有权利发表自己的不满,也应该说出自己的不满。任何一个事物都不是完美的,缺陷之处自然会有人指出,太正常不过了。
可作为一名「同行」,对我来说就不是好与不好那么简单了。我会思考:若我是这个产品/作者制作者,我能做得比他更好吗?这个缺陷我该怎么去弥补?这个优势我该如何去保持?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不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就好像我作为一名观众在台下观看台上的人跳舞,我可以说「跳得烂」、「辣眼睛」,没任何问题,我就是来欣赏表演的,我觉得不好那就是不好,我有不爽的权利。可如果我是一名舞者,我知道在台上有多不容易,我知道台上那个人得付出多少,我会欣赏和分析台上人的动作,就算有些地方跳错了,我也会努力学习那些跳得好的地方。我的目的不是评价那名舞者,我的目的是精进自己的舞艺。
是啊,人人都可以教张小龙做产品,人人都可以指出问题,可张小龙和微信有且仅有一个。当我设身处地去想去思考,我觉得我和龙哥差距太远太远了,他身上可学习的地方太多太多。
所以我觉得并没有什么「批判者」和「拥护者」,只有「台上」的舞者和「台下」的观众。到底是哪个身份去感受,并没有优劣之分,也没有对错之别,都是自己的选择。
愿我们都能在「台下」看得快乐,也愿我们都能在「台上」跳出优美的舞姿,让观众看得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