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自我建设分为身体、头脑、精神和心灵这几大方面:
身体:找到健康的生活方式,早睡早起,多运动,有自己的爱好
头脑:开发自己的大脑,多读书,多输入
精神:积极生活
心灵:追求真正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今天要展开讲的是其中的心灵这一方面:
首先我们看一下到底什么叫心灵?来自百度百科
就人类的心灵而言,它不是我们的头脑(在这里,头脑是大脑、小脑及脑干等结构的总称),它也不是我们的心脏,总之,它不是我们的肉体,但,它就在我们的头脑里,在我们的心脏里,在我们的每一寸肌肤里。
人类的心灵是一个场:
一个生命场,这样的一个场有一个能量聚集的中心,那一个中心在我们的腹部。它是随着作为个体的生命的诞生而诞生的;
同时,心灵也是一个能量场,它的能量是通过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后转化而来的,并且,这部分能量只会在履行其自身的功能以及在其成长发育的过程中被消耗掉;
心灵更是一个情感场,它通过各方面的情感表现出来,心灵不是捉摸不透的。
哲学意义上的心灵:
一元论:唯心主义:心灵是非物质灵魂的别称,一切物质概念都是心灵的假象。唯物主义:心灵是由物质肉体及其大脑神经脉冲刺激做出的物理反应,所产生的思维。
二元论:非物质的灵魂为最高命令工具,与大脑相连接,并指挥大脑做出等等反应,灵魂所下达的命令以及大脑所产生的思维相互作用的现象称为心灵。
我们的心灵蕴含有我们的气质(而非性格),我们的欲望与本能。另外,心灵有属于它自己的判断与特有的“思考”的功能,这样的功能建立在先天因素的基础之上,同时有赖于后天的经验的积累;我们的选择——也即决定,是行动之前的东西——是由我们的心灵所作出的,而非通常所认为的那样是由我们的头脑所作出的(头脑只可能产生动机,尽管有的时候,头脑在我们的选择与行动之间可能发挥着“桥梁”的作用),当然,假如愿意的话,我们可以将心灵的选择的功能称之为自由意志;
心灵是能量的调配者,尽管作为能量的调配者它并不是唯一的;
心灵是一个感受器,是我们的情感以及情感取向的感受器,也就是说,我们的喜、怒、哀、乐、焦虑、恐惧以及喜欢、厌恶等感受是属于我们的心灵的,另外,我们的自卑、自信及信心等也不是头脑的感受,它们同样是属于我们的心灵的感受。而且,心灵的感受有这样的特点,那就是,当我们喜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表现得好像怒一样,但我们不可能同时是怒的,就如同当我们的舌头感受着甜的时候它不可能同时感受着苦一样,如此类推。再者,我们的态度——而非看法、世界观、价值观又或人生观等(这些属于头脑的东西)——同样是属于心灵的,譬如我们的接纳,譬如我们的包容,譬如我们的关注,譬如我们的担心,譬如我们的执著,譬如我们的在乎,譬如我们的对抗态(而非对抗),再譬如,我们的嫉妒。
就如同生理的发育具有阶段性一样,心灵的发育也有它自己的阶段性。心灵蕴含着我们的气质、本能,它是我们的情感以及情感取向的感受器,它有属于它自己的判断与“思考”的功能,并且同时,也是我们的选择的作出者。对于一个初生的婴儿来说,他的气质已经成型,性的本能处于潜伏之中。此时,在各种各样的感受下,心灵执行着属于它自己的作为选择的权利,当然,作为一项功能而言,我们可以说,婴儿的选择的功能亦已经成熟了。并且,心灵开始了它的喜欢,开始了它的不喜欢,它有它的情感的取向。至于他的情感,在婴幼儿却是逐渐成熟的。一开始是喜与哀,当婴儿诞生的时候,怒、焦虑、恐惧以及忧郁等情感是不存在的,这些情感是伴随着我们的生理感受的发育成长而被催化的。至于心灵的判断与“思考”功能,此时,它在经验上是有欠缺的,它的“成熟”需要时间去积累。至于心灵的态度,它是随着自我意识的发生而被催生的,具有可塑性的、与因人而异的。
孩子发育到一定阶段,自我意识自然产生,它的产生是属于头脑的,但会“传递”给心灵。假如一个孩子是处于爱的环境之中的话,那么,对于他的心灵的发育是一件幸事,就如同一粒丢在沃土上的种子会茁壮成长一样,我们的心灵也会本然地、茁壮地成长。然而,人类社会并非沃土,孩子们存在于普遍的“不爱”的环境之中,因而,幼小的心灵是容易受伤的,这样的时候,心灵往往会建立起一个幻象,一个包含有强大的、勇敢等内容的“我”的幻象,并时刻关注着它,又或通过这样的又或那样的方式去维护它、甚或建设它,也就是说,心灵成为了它亲手制造的“我”的奴隶,这样的时候,心灵处于“扭曲”之中,进而痛。假如喜欢的话,我们可以将心灵这样的状态称为假性精神分裂,相应的人们称为假性精神分裂者,当死亡意识发生而我们的心灵对之加以拒斥的时候,“永不死”自然地加入到“我”的内容之中去,进而,假性精神分裂者成为了之前所提及的精神分裂者。当然,就如精神分裂者一样,基于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假性精神分裂者的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另一方面,假如我们的心灵对死亡不加以拒斥的话,“我”就会消失,爱自然出现,假性精神分裂者或精神分裂者脱变为爱者。当然,这里要指出的是,心灵所关注的“我”与由头脑产生的自我意识中的“我”并不是同一个东西,前者是被制造的“我”,而后者是被发现的“我”。以上就是心灵发育与成长的大致过程。
如何进行心灵的疗愈,最终实现自我成长:
如果把人的心灵比作同心圆的话,那么他就是三个重叠在一起的同心圆。
图片
想象你正站在一个划分成三个同心圆的圆心中,有外圈、中圈和内圈。这三圈以你为圆心呈放射状。最外圈,我们称为保护层;第二圈是我们受伤的脆弱情感层,是我们经验恐惧和羞愧的一层;最后,中心的内圈是存在的核心,是我们本质的位置,在此空间中我们是舒畅灵活的存在。
核心层——生命的本质和核心
我们降临到这个世界时,是纯真、信任、自然会去爱、生机盎然、没有保护层的,因为还没有经历到需要保护,我们赤裸裸、全然脆弱地来到这个世界。没有认同、姓名、地址,我就是我。但当创伤出现时,使得另外两层形成,也因此丧失了原始的纯真和信任。失去这样的状态并非不幸,因为它呈现出的挑战和潜能,是要将纯真和信任由无意识状态,转化为有意识状态。唯有我们没有再度拾回那份纯真时,才会令人感到难过。
我们大部分的人,或多或少都会经历到回归中心的时刻。也许是在修行静心时,会经历到全然存在、沉淀和深度放松的时刻;也许是在性爱的时候,会有融合为一的深刻感受,不只是和对方,也是和生命本身。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个活生生的、回归中心、身心舒畅的空间,也许是正在发挥创造力时,在练武、跳舞、运动时,甚至是当内在极度悲伤时,不过这些时刻通常都是惊鸿一瞥。这个我们所回归的中心,有种“家”的感觉,像是我们所熟悉的住处。
中间层——易受伤的脆弱情感
很少人在小孩时期就具有内在的资源,可以有效地去防御自己不受到伤害、不变成麻木不仁、不受到负面影响,而可以仍然强壮地活在自己的中心。
人性中脆弱的自然状态是:柔软、接纳、开放和幸福感。然而,在受伤之后,失去了内外的信任,脆弱感也就混杂了害怕、孤寂和羞愧。
中间这一层变成了一个令人害怕、孤立、羞愧的空间。经历了社会和宗教多年来成功的洗礼之后,人们已变得顺服,不得不压抑个人的狂野、性意识和真实感受。这是因为独立的个体性会让那些需要掌控孩童的人感受到威胁,也会唤起他们太多的害怕。害怕和内疚通常会被使用来压抑小孩的生命能量,让我们忘掉真实的自我。
我们在还是小孩保有纯真和接纳的状态时,便屈服让步,放弃自己浑然天成的活力生气和狂野气质,好去交换大人的爱与赞同,每个人的自我感都以不同的程度和方式,遭遇到这种直接的攻击,也因此发展出不同的应对方式(用来应对的谋略,也就是落入第三圈外层的保护层)。
伴随着羞愧和惊吓而来的,还有深沉的被背叛、受伤、愤怒、无助、绝望之感。我们的受伤和愤怒来自受虐、被忽视、不被接受、不被看见、不被听见、不被欣赏、不被了解;还有被迫要表现和顺从,要压抑自己的性意识和蓬勃生气。而这些愤怒和受伤的感觉,被紧抓在第二圈中间层,隐藏于惊吓和羞愧感之中。当我们探索中间层时,大部分人最先接触到的会是惊吓和羞愧感。但是,当我们探究得更深时,我们也会感受到深沉的愤怒、空虚、难过、孤寂和自我的空洞感。
保护层
在成长过程中,第二圈受伤脆弱层和内圈的生命核心层,都会被第三圈保护层所掩盖。我们自然地构建出这层,来保护易受伤的脆弱情感。这个第三层是我们用来将苦痛的能量阻隔在外以免受伤的屏障,它也是我们用来掌控混乱生活的方法。保护层设法让自己不要感受到更多的痛苦和害怕。
有些人会让自己的认同和行为符合别人的期望,并理性地将自己的任务做好(顺从)。有些人则是叛逆,但却是带着深深的疏离感、愤怒感和切断感受(叛逆)。有些人会因为无法达成被期望的要求,或不能忍受这样的压力,于是垮掉放弃或抽离逃开(退缩不前)。我留意到自己虽然经常是个顺从者,然而很多时候也是个叛逆者和局外人。
保护层并不是一个负面的空间,是我们对它的无意识造成了它的负面性。 当我们还是小孩时,必须找一个保护自己的方式,因此大部分的人都建造了自己独特的防御风格,如果没有这层保护,我们无法安然无恙。不幸的是,我们变得太认同且依附于自己的保护层,而无意识地活在防御行为中。
正由于它是这么地惯性且无意识,因此我们无法自主地选择运用或是不运用它。我们很小就构建了这些保护层,早已养成习惯而不自知。结果,我们只能毫无选择地把能量拒绝在外,将自己逼到孤立无援的境地;借由收敛约束生活,让自己不用感受到害怕,结果生命的能量和喜乐,也跟着受累。保护层将生命能量深锁于内,切断感受,也切断了自由流动、生机盎然的创造能量。于是,我们建造了一个严格的信念系统,以保护我们的保护层。
我们和别人的冲突,大多来自于我们和对方的保护层互相冲撞。 通常我们会遭到拒绝,是因为我们不自觉地以防御行为去接近对方,而不是以内在脆弱敞开的空间。我们可能自以为是敞开的,但事实上,我们是处在自己的保护层中,等着对方先行敞开,以确保自己的安全。然后,当得不到自以为应得的回报时,便觉得非常愤慨。
只要是想要去改变别人或影响别人,就都是处在自己的保护层中。 这可以包括抱着期待、想去伤害对方、想去掌控、批判、操纵或是改变别人。每当从这样的能量出发时,我们就是在攻击。而攻击会遇上的,不是反击就是退缩。
我们希望别人或这个世界会为我们把事物都安排妥当,但当事情不是按照我们所要的发展时,我们不是放弃就是生气。面对着想象的或真实的威胁、压力、批评或判断时,我们会无意识且惯性地自动化反弹。在还没有探索自己的受伤脆弱层时,我们通常都是处在保护层中,会切断感觉,也难以向内去感受自己。我们不是关闭自己的情绪,就是歇斯底里、不可收拾。我们根本不想去打开这个情绪面,因为不想去感受那份痛苦或恐惧。
用爱的温柔去感知、亲近自己的伤痛与防御机制,可以带来疗愈。 一旦学习到与自己的防御机制联结,而不带批判,或试图改变它们、要它们消失时,就会带来一份深沉的内在变化。相反地,当防御行为出现时,我们可以就只是简单地觉察着:它们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伴随着什么感觉,为什么会处于防御状态中。然后,它们自然会开始逐渐地消融。
当报复、拒绝、不被赞同的恐惧与罪恶感的负担不再那么沉重时,我们也较能肯定自己的生命能量,而敢于冒更大的险。
疗愈的本质,正如我在本书中密集探讨的,不过是允许自己全然去面对每个片刻的发生,并将它联结到身体能量的呈现,不论是流动还是停滞的。
有伤口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不愿碰触它,以及缺乏可以在这上面工作并穿越它的工具和支持。羞愧、恐惧和惊吓都不是诅咒,它们是我们的灵性通道。 当我们没有在自己身上这个部分工作时,我们和自己的心的联结是被切断的。去体验自己中间层的恐惧和痛苦,会让自己变得平静柔软,这样的经历会改变我们的能量,深化我们的灵魂。
接纳自己的恐惧和痛苦、不舒服和失望,甚至是悲剧,而不进入对这些痛苦感受的抗拒,让我们对自己的本性打开了一扇门。
学着拉开一点距离,去看待这些不同的状态。这在静心修行中就称为“观照”:只是看着每个片刻里,在意识中升起什么,既不带批判、也不期待改变什么。生活事件会触动内在反弹的扳机,也许有的事件把我们带到保护层,也许带到羞愧和恐惧脆弱层,也许带到欢乐、爱、兴奋和幸福的核心层。作为一位观照者,我们允许自己觉察到这个扳机的触动,感受身体中的感官变化,留意浮现的念头。这样的观照允许我们和自己的内在世界更为亲密。
所有这几大方面之间的作用关系,都是相辅相成的,每一个进步都会带来其他几个方面的进步,当然每一个短板,也会为其他几方面的发展带来天花板。
学会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认识自己,去观察自己的言行,接受自己的情绪,不逃避不掩盖,慢慢调整,自然最终会回归本心,那个时候的你,是最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