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日,“和美课堂”第二十二届全国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南昌站如期举行。首日迎来了四位名师的课堂,分别是福建省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罗鸣亮,江苏省南京市瑞金路小学校长储冬生,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贲友林,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吴正宪。
四位名师均为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所执教课堂亮点颇多,现就个人理解分享如下。
一、细节之处尽显学生中心
罗鸣亮老师的课堂始终把学生摆在课堂的中心,切实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整堂课下来,老师讲得很少,基本上只是引导与启发,更多的是学生自己提出疑问,然后通过操作与思考,以及与同伴交流、辩论等,在不断的思维冲突中厘清问题,解决疑问。
除了以上很多亮点之外,我注意到课堂的诸多细节,更是显现出罗老师把学生放在了课堂的主体地位。
首先,在与学生交流中,或者在等待或期待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罗老师会无意识的弯下腰。一个弯腰,让学生感觉到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更近了,让学生更加增添了亲和感,从而最大范围内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与冲力。
其次,在学生需要回答问题时,罗老师总能把话筒送到跟前,最重要的是罗老师每次都是捏着话筒头部,以便学生能更方便握住话筒,从而更加迅速,高效地使用话筒。这是罗老师长期以来以学生方便为中心所形成了良好习惯。
再次,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总能给到学生掌声鼓励,让学生感受到回答问题的勇气比回答问题本身更值得表扬与鼓励。此外罗老师有意鼓励回到问题错误的同学,也就是认为甲、乙两个图形周长不相等的那部分同学,而对回到甲、乙两个图形周长相等正确问题的同学不作评价。这样一来,激发了认为周长不相等的同学的表达观点的欲望,同时也是故意让学生暴露自己的错误理解。而对于回答两个周长相等的同学老师来说,则是更加考研学生,让他们经历思维的反复思考与辨别,从而更加理解清楚自己的理解。
然后,对能够使用长方形周长公式的同学也给予了积极关注。一是在巩固练习部分特意挑战了这位同学的思考,学生的反应很清晰,足以说明他是完全理解周长的计算的。二是对他进行了积极肯定的评价与鼓舞。说他可以直接上初中了。这一评价相信能给到给学生足够的快乐与激情与快乐 。
最后,还值得一说的是,当经过学生充分讨论后,只剩下4名同学仍然坚持两个图形的周长不相等的结论时,老师将这四名同学邀请上台进一步进行交流与讨论。但是这四名同学仍然坚持自己的结论,于是再邀请其他同学上台进行与之辩论。当演示时,以免上台的同学遮住台下的同学,于是让台上的同学蹲下来。这一个下蹲的提示,充分体现了罗老师心中始终装着全体学生。
二、课之所及皆为思维训练
第二节是储冬生老师的《神奇的符号》。《神奇的符号》是苏步青的一本书,于是PPT第一页是《苏步青教我们学数学》。通过这页PPT引导学生认识苏步青成为了本节课导入部分。然后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学习了这本书中的三个故事。无论是导入部分还是故事学习部分,以及结尾部分,都蕴含着丰富的思维训练,为学生思维发展提供了充分的训练机会。
首先,在学生阅读介绍苏步青的一段文字后,老师用“你印象最深刻是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说出为什么印象深刻。罗老师不惜时间让学生充分的表达。其中有一个学生关注到苏步青的生卒年为1902一2003,从而推出苏步青岁数大,身体好。还有从“早年留学日本,1931年回国,到浙江大学任教”出发,结合“九一八”事变和苏步青的籍贯,推理出苏步青爱国爱家乡的情感,从而为理解苏步青的“为人”和“为学”铺垫了基础。
其次,在分享的第一个故事中,思考如何记住祖冲之圆周率分数时,的确是给了学生一个好的记忆方法。113分之355,一般情况下的确不容易记。但有了方法后就不一样了。把1、3、5写成113355,然后一分为二分别置于下面和上面,就得到了113分之355了。通过这个事例让学生明白,记忆是有方法的,思维是有捷径的,而这一切需要大家勤于思考,善于研究。
再次,在第二个故事中,是指甲、乙二人相距100里,分别以时速6里和4里的速度相向而行。同时甲带着一条狗,狗以10里每小时的速度往返于甲、乙两人之间,问当甲、乙相遇时狗走了多少里?这个问题看似复杂,以甲、乙相遇发问,狗行走的线路曲折,时间未知,却要求出狗走的路程。学生经过思考、交流终于发现,狗走的时间就是甲、乙相遇所需要的时间。于是得出:100÷(6+4)=10(时),10×10=100(里)。
接着,第三个故事是说苏步青在收到学生给他的一本书,书中说《赤壁赋》写于1080年。苏步青当即指出1080年有误。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维训练因素。事情发生在1982年壬戌年。《赤壁赋》开篇就是“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所以《赤壁赋》写于壬戌年。1982与1080相隔982,不是60的倍数,肯定有误,应为1082年。再根据《赤壁赋》的作者苏轼生年为1037年,且活了64岁,于是只能锁定1082年。在讨论的过程中,老师一个个设问,一步步引导,学生思维历经一次次训练。
最后,在结尾正式向大家推荐《神奇的符号》一书时也不忘思维训练。截图该书出版信息:版次:2010年1月第1版;印次:2023年3月第42次印刷。在短短13中印刷42次,平均每年印刷3次以上,说明该书深受读者欢迎,是大家去读一读的。
三、均与不均同归课程思政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贲友林老师的《分数与除法》以分数是怎么来的为问题主线,带领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与思维历练理解分数是怎么来的,同时搭建分数与除法的联系桥梁。最为令人佩服的是贲老师能够将“平均分”和“不平均分”引入课程思政体系之中。
在《分数与除法》一课,贲老师另辟蹊径,用《史记》导入。首先就让《史记》进入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后续了解《史记》以及培养学生对《史记》的兴趣,做了一个铺垫。
接着引入陈平分肉故事。通过读原文,原文和译文配合读,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理解了“甚均”——平均分的含义,也促进与提高了学生对语文文字的理解,同时也拉近了学生与文言文的距离。
贲老师通过把1千克肉平均分给4户人家,7户人家;把3千克肉平均分给4户人家;把(3)千克肉平均分给7户人家等多个问题层层深入,步步为营,引领学生操作、交流、思辨、推理,厘清分数的份数意义和数量意义。最后在反复思辨中明白“3千克的¼是¾千克”的重要意义。
在完成了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的联系之后,贲老师又巧妙地引入了第二个故事——孔融让梨。在提供的情境中一个梨300克,一个梨500克,学生轻而易举地得出孔融得到梨的八分之三,并且这里是属于不平均分的案例。
最后,贲老师甩出一个问题:平均分、不平均分,为什么生活中都需要呢?为什么都点赞呢?学生在讨论中得以明白:平均分体现了公平与公正,不平均分体现了谦让与亲情,都值得我们点赞。一个简单的问题便将陈平分肉和孔融让梨两个成语故事所蕴含的道理让学生铭记于心,从而实现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体现了课程思政的作用。
四、小阶漫步旨为摸瓜顺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