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聪明一点点,这是大辉总结的多元思维模型的第19篇。
同为吴京的电影,《战狼》只有5亿多票房,而燃爆今年暑假的《战狼2》马上要突破50亿票房。显然,电影观众没有多出10倍,短短几年在影片质量上也不可能有成倍的提升,那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爆发式的流行?
我们今天用一个非常简单有趣的模型来尝试分析这个现象。这个模型是斯坦福大学的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创建的,可以叫做格兰诺维特效应,当然,名字不重要,关键的是明白模型的真正内涵,其内容如下:
在群体中有N个人;
每个人都有一个阈值,阈值的意思是至少需要多少人参加这个活动,他自己才会加入。
拿看电影来说,如果你的阈值是0,那就是吴京的铁粉,无论吴京拍出什么电影,你都会去电影院看。如果你的阈值是8,也就是说周围有8个人看了你才会去。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阈值,决定他是否会加入某种群体活动,阈值越小,代表越容易参与群体活动。
这就是整个模型的内容,非常简单。下面我们分析阈值不同的群体会产生怎样的结果,是什么导致群体活动的发生?什么不会导致群体活动。
为了更具体更形象一些,我们简化一下,分析一个并不怎么受大众欢迎的紫帽子是怎样在宿舍中流行起来的。
你们宿舍的现象:
假如你们宿舍有 5个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选择戴或者不戴紫色的帽子,那问题来了,在下面情况下,你到底选择戴还是不戴紫色的帽子呢?
下面图中是你们宿舍5个人对紫色帽子喜好程度的阈值,如下图:
数值分别为0,1,2,2,2。你们宿舍有个阈值为0的人,他非常喜欢紫色的帽子,就买了一顶戴上。这时阈值为1的人看到了,在他的思想中只要有一个人戴,他就会跟从,所以他就毫不犹豫的戴上了紫帽子。
这时出现了一个瀑布效应,宿舍另外3个人的阈值为2,看到已经有2人戴上了帽子,所以他们3人集体出去每人都买了一顶紫帽子戴上。在你们宿舍中制造了全员戴紫帽子的流行。
** 隔壁宿舍的现象:**
好,我们再顺便看看隔壁宿舍的情况,隔壁宿舍的阈值分布如下:
隔壁宿舍对紫色帽子喜欢阈值分布是1,1,1,2,2。5人中3人阈值为1,2人阈值为2,在这个条件下,会发生什么呢?
答案是什么也不会发生,没有人会戴紫帽子。因为没有人的阈值为0,就无法引发这个反应。
对门宿舍的现象:
但是对门宿舍却出现了不一样的状况,他们的阈值数值如下:
对门5人的阈值分布依次为0,1,2,3,4,范围从0到一直到4,那么会发生什么呢?
首先是阈值为0的戴了一个紫帽子,阈值为1的会紧跟上,已经有2个人了,阈值为2的人也就会戴上,然后阈值为3的人跟随大众。
阈值为4的人本来对紫帽子没什么兴趣,但看到同宿舍其他4个人都买了,自己不戴有点格格不入,所以也就买了一顶紫帽子,整个宿舍刮起了紫帽子风潮。其实对门宿舍很多人对紫帽子对紫帽子没有什么兴趣,为什么这样说呢?
将他们的阈值跟隔壁宿舍对比来分析,如下图,
我们对比两个宿舍的平均阈值:
算出来隔壁宿舍的平均阈值是1.4=[(1+1+1+2+2)/5],但却没有一个人戴帽子,而对门宿舍的平均阈值是2=[(0+1+2+3+4/5)],
对门宿舍平均2>隔壁宿舍平均1.4;
对门宿舍的阈值远大于隔壁宿舍,但他们却都戴上了紫帽子。
我们从紫帽子现象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1.当人群中有阈值较低的人时,群体活动更有可能发生;
2.人群的阈值差异较大,更多的人分布在末端,群体活动更有可能发生,会引发系统中的瀑布效应。
因此,我们要判断一个群体活动能不能发生,除了考虑群体的平均阈值外,还需要知道他们的具体分布状况,这也意味着群体活动很难预测。
因为这两个值非常难以获取,即使在大数据下,我们可以计算出群体平均值,也是很难知道具体分布状况的,因为群体活动通常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偶发性。
《战狼2》在暑期的燃爆,很大程度上是各种外界偶发因素结合而造成的,也可以说是运气占了很大一部分。当然,我们不能忽视影片本身的质量和发行方在具体运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比如相对来说,女性和年轻人的阈值要低一些,我们看到年龄分布和群体比例也是这样的:
年龄分布:
性别分布:
关于群体怎样分布,以及用什么方式连接在一起会对群体活动产生大的影响,有一个名字听起来就非常有趣的模型叫做起立鼓掌模型,我们明天来学习。
PS:本来想今晚两个模型放一起的,结果做图片花了不少时间,就只能放到明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