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段时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的诗词大赛,还有近期的朗读者,深受大家追捧,把“国学风”又吹了一遍,很多国学班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
有网评论:是董卿火了朗读者,还是朗读者火了董卿?
其实,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历史上诗词歌赋之所以流传,是因为它的美,不单单是因为语言和文字本身美,更是因为它们背后蕴含了做人的道理和生活的智慧。诗人用短短几句话就能勾勒出最美的意境,让我们置身其中。
我的老师让我赏析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我觉得不免有些悲凉,人生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悲愁,又如春水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好落寞的感觉。南唐后主李煜也因为这首诗,成了他的绝命诗。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李煜的《虞美人》不正是这样的不朽之作吗?
我本人更喜欢唐代诗人李白的诗,比如《将进酒》:“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很励志,因为它教给我一个生活的智慧,人生不得意了,不要悲观,要向前看。诗人尽管政治上受到挫折,但仍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未来也持乐观态度。他认为自己的才能终将得到发挥,因此应该高歌痛饮,即使散去千金,还会重新来过。短短十几个字,把豪情万丈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李白的诗,很多都是大气磅礴,像“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等。人生的路漫漫,哪能一帆风顺呢?我们更应该学习诗人的情怀。
还有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说将士们百战沙场,铠甲磨穿,尽管如此,不彻底击溃敌人誓死不回家。突出地表现将士们捍卫祖国、誓灭强敌的英雄气概。诗人用饱满的笔触,满腔歌颂的热情,将环境和人表现的掷地有声,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报效国家,生命意义的所在。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很多发达国家的外国学者,都来研究我们的方块字,研究我们的孔孟之道。我们身为中华儿女,炎黄子孙,更应该好好学习古人留下的精髓。学习古人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和生活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