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科学的利用可得性启发法
1、我们将可得性启发法定义为:通过“实例呈现在脑中的轻松程度”来判断概率的过程。
- 评论:当回想相类似的事情时,如果我们很快的回想起有关的事情,我们便认为该事情发生的概率很高,否则就认为该事情发生的概率很低或者几乎不可能发生,这就是可得性启发法,可得可得,就是从脑海中可以得到的事例。
2、与其他判断启发法一样,可得性启发法就是用一个问题来代替另外一个问题:你希望估测某一范畴的大小或者某一事件的发生概率,但是你会提到自己想到相关实例的轻松程度。
-
评论:举个例子:
Q:新闻报道说这种疫苗效果很好,你觉得它能抵御病毒入侵的概率是多少?
A:我觉得不太行,因为我想起来前两天看到新闻说地方有人打了疫苗还是被感染了!
在这个例子中,因为你在最近的新闻中看到了相关的反面案例,所以你错误的评判疫苗的安全性,事实上,每一种疫苗都有它的保护率,既然是概率就免不了出现意外情形,新闻报道只会报道出乎意料的事情,他们一般不会报道正常的现象:接种疫苗后,在地方还是有人被感染,换种说法,接种疫苗后,在地方大部分人都获得了免疫体,两种说法带来的效果完全不同。
3、时刻对偏见保持警惕是一件累人的事情------但是由此便可避免一个代价高昂的错误,因此付出努力也是值得的。
- 评论:社会险恶多,时时要警惕,该交的学费还是要交的。
4、夫妻二人记自己的努力和贡献要比记对方的清楚的多,而且可得性偏见就可以对此做出解释。
- 评论:换位思考很重要,不要总是关注自己做的事情,多观察观察别人,看看别人有什么难处,帮人就是帮己。
5、你做的事情偶尔会超出自己的分内事,但是你应该知道,当你有可能有这种感觉的时候,你团队里的每个成员也都可能有同感。
- 评论:不要总想着自己,多做点事也是应该的,但是记得要让领导看到。
6、心理学家喜欢产生悖论的实验,他们发现,人们:
(a).在回忆起自己多次骑自行车的经历后,依然相信他们不经常骑自行车;
(b).在被要求用更多的论据支撑自己的选择时自信心下降;
(c).在列出多个避免某种问题的方法后,却对避免此问题显得更加不自信;
(d).在列出某辆车的有点后,变得对这辆车不怎么感兴趣了;
结论:
- 评论:不能总是相信我们的内心的感觉,我们内心所相信的想法与事实所呈现的结果并不一定相符合,因为我们相信的是回忆事情的轻松程度而不是事情本身。
7、人们都在“跟着感觉走”,提取轻松度对他们的影响要大于其回想事例内容带给他们的影响。
- 评论:和上面相同,跟着感觉走而不是讲究证据,容易犯错。
第13章、焦虑情绪与风险政策的设计
1、我们脑海中的世界并不是真实世界的准确反映。
- 评论:我们脑海中的世界是我们想象出来的世界,它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但是和现实世界又有非常大的不同。
2、他们发现,人们想到不同风险的轻松程度与其对这些风险的情感反应是紧密相连的。我们总是特别容易想起那些骇人的想法和画面,而那些流畅生动的骇人印象又会加深我们的恐惧。
- 评论:骇人的画面让我们印象深刻,我们在大脑中欧冠提取他们也比较方便。
3、情绪启发式替代的一种,即将简单的问题(我对它的感觉如何)的答案当做较难问题(我对它的评价如何)的答案。
- 评论:我们永远是依照我们的经验来判断解答相关的问题,统计思维不是天生就存在于我们的脑海中。
4、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在一篇文章中说道:感性细节掌控理性大局。
- 评论:人的经验决定了他处理事情的方法方式。
5、斯洛维克通过观察报告得出结论:公众对风险的认识比专家更为深刻。
- 评论:有人相信专家,有人不相信“砖家”。
6、他认为美国现行的监管体系暴露出优先处理事件不明确的糟糕情况,这一体系更多的是对公众施压做出反应,而不是谨慎客观的分析具体情况。
- 评论:政府在面对公众的不满情绪时,是否做到了客观面对呢?依我看并不是这样,因为政府是由人组成的,只要是人就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但是通过一个组织或团队可以将这种影响减小,要记住:在如今的社会中,多数情况下,主动出击强于被动出击;人一被动,处处挨打。面对公众的情绪,要用专业的团队来分析应对,一昧的压制是不管用的,治标不治本。
7、:即集体信念的自我增强的过程,经由该过程表示的认知触发一连串的反应:个人通过部分了解他人的外在想法,为了保持社会认可的利益而通过部分扭曲自己的公开反应而支持上述的认知。
- 评论:
availability cascade
翻译为比较好,因为两字能够表现出传播的一个过程。核物理中的中子散射引发裂变的过程就是一个级联过程,一级一级的往外传播,而且每一级都比上一级更多;在这里值得是人群群众的集体信念的传播过程。
8、两个备受争议的事件:
(1)、纽约州拉夫运河事件:
纽约州的拉夫运河中掩埋的有毒垃圾引发公众恐慌,官方消息触发效用级联,当地群众反应强烈,政府出台政策来处理相关问题;
(2)、1989年艾拉事件:
化学药品艾拉被用于喷洒在苹果上以改善苹果的生长周期,有报道宣称该化学药品有害,由此引发恐慌,进而引发重大媒体事件;而此后的研究表明该物质致癌的可能性很小。
- 评论:大家还记得2011年日本海啸以后的缺盐谣言导致的公众恐慌吗?
9、艾拉事件说明,我们的大脑解决小风险能力有一个基本的限度:我们要么完全忽视风险,要么么过于重视风险,没有中间地带。
- 评论:我们大脑在处理事件时有其局限性,这是没法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