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我读高中的时候,一时网络上各种读书无用论散播开来,那是最喜欢翻的那几种杂志都有那样的命题分析,那时感觉弄得人心惶惶,老师上课也提了下,给我们打定心丸。
以前觉得说那样的话的人恐怕自己也没读过什么书。
现在觉得世事说不清,学历是一道门槛,有比没有好,没有也不要放弃学习的能力,但凡在这个世界上能够功名成就的人,都是爱学习的人,爱读书的人。
我觉得读书不能仅限于受教育,更多的是自己去阅读摸索。
虽然说英雄不问出处,那也是“英雄”,但是绝大多数英雄都是问出处的。
比如比尔盖茨功成名就后,大家都知道他曾经退过学,很多人指出人家退的是哈佛,为什么?因为在我们潜意识里名校代表更优秀,不仅仅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偏见,我们经历过高考的孩子们都有名校情节,包括我自己。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这样的一篇文章,《了985、211才知道,读书无用论都是骗人的》,看完了,深感以为然。
因为我们都忽视了环境的力量,那种力量是惊人的,因为你不自知,所以多年后它的改变让你不自知,如果不是外界强烈的对比极少有人准确的认识到自己的水平。
我的学校是一个普通二本院校,本身是山里的孩子,见过的世面不多,大学期间去了湖南大学,中山大学游玩了遍,不用去听课,只要走进那样的环境就会让你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那种差落不是别人家的教学楼大一些,多一些,不是别人家的书多一些,操场大一些,更不是人家的学生的高考分数多一些,而是那种文化,那种潜移默化的书香校园让人沐浴春风。
而那种文化气息是经历了岁月的沉淀,时光的打磨换来的独一无二的气息。就好比一座城市对于一个人的影响,一所大学对于年轻的我们,最美好年华岁月的积累。
当然无论是名校还是普通院校都有优秀的人,也都有不求上进的人。但是读着二本院校的我深深地明白我们的环境,我们的眼界,我们所能接触到的资源。当然这个时代网络的发达,给予了我们更多的机会,更高的公平。
我记得我曾经非常紧张,对于未来很迷茫,每天忙忙碌碌,奔波,就怕停下来赶不上那些名校的脚步,我的专业是第二代,没有学长学姐的经验可谈,那时转专业失败,幸好大一的时候课特别少,没事的时候到处蹭课,法学院,物电,临床,护理,外国语,美术与设计,音乐……好像除了生物和 体育两个学院没有去蹭,基本上蹭的差不多了,蹭完后依旧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未来在何方,那种深深地绝望无处可告。
后来转过头去听宣讲会,有些是工作,有些是自己去的,来我们学校宣讲的企业不多,在我们院的我参加过得也就那么几家。一般来说说是本地企业来宣讲,要么就是学校优秀学长学姐在那家企业做着重要的工作。
我依旧记得当初上课我最喜欢问的问题就是“我们专业以后能干嘛?”老师给的答案都很笼统,什么前途无量,每家企业都需要,这方面人才短缺,我那个时候听起来就感觉背教科书似的。以前邹院长,辅导员李老师,还有陪我们最久的唐老师都是和我说这个专业前途无量。说了很多鼓励的话,也叫我稍安勿躁。
可是他们不会理解一个学生那时的绝望,他们都是出身名校,什么会懂呢?就算懂,能说什么呢?除了鼓励一位老师不可能对一个拥有那么一点上进心的学生给予打击。
在二本院校,听到老师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不要抱怨环境,靠自己努力,什么在二本院校像一本院校那样要求自己,学校也出过很多优秀的学长学姐们之类的,学校也做了很多的努力,抓学风纪律,这一点我挺感激的,因为至少我知道我们经管我们这一届学风抓的挺严的,可是一个绝望的人听到理解的是除了说这样的话,他们还能说什么。
让我彻底绝望又让我重新燃起希望的的是大一下学期学生会工作。
每年毕业季,学校会统计往届生的就业情况,很多打电话询问的工作就分配到了底下的学生会来做。
我接到了一份电话表,上面有一个班的人那么多吧,开始我选择一个个发短信,因为我怕人家工作的时候打电话怕不方便,有回短信的,不过很少,一两个吧,后来过了一天依旧如此,我选择打电话,一个个去打,打了很多,才有那么几个打通的,只有一位学长抱歉的说他很忙,没有看到短信,之后马上发短信给了我的信息,最后的结果是我只收集到三个,我还以为是我工作哪里出问题了,后来才知道我的小伙伴们有些一个都没有收集到。当然这里有很多因素,比如换手机号码之类的。
不过当初的我真的是彻底绝望了,也有了进一步的退出工作的念想,当然那个时候的我并没有考虑到很多,但是后来那个学期我又接到了最后的工作,采访优秀毕业生。
第一次我才感到有那么一丝希望,开始很多问题是我想的,从他们的回答中,了解到了很多,那些优秀毕业生有国企,私企,外企,都有自己的故事,我记得我当初在班群里转发了我们学生会官方qq里的一篇采访,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学姐,之前也是学生会,任职文娱部部长,她大学期间过了中高级BEC考试,自学法语四级。
最后问道她大学期间有什么后悔与遗憾?这位学姐的回答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她说:“该做的不该做的都做了,该经历的不该经历的都经历了,没有什么东西值得遗憾的,生活是正向前进的。”
最后的寄语是:选择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你得对得起自己的选择,承受得了随之伴随的代价。
这两句话,让我记忆很深刻,在我后来的日子里也证明了这两句话的分量。后来我才知道就算是二本院校也有很多人进入五百强,甚至比很多名校的都要优秀很多,也有很多人漂洋过海拿到大洋彼岸的office。
在这里有太多命运的逆袭,让人感动,让人蠢蠢欲动。
之后我的选择,现在想起来也没有什么好遗憾的,反而多了些惊喜,我想如今我采访那么多人,就是想传播一点正能量,或许很多人不懂,不过就算一个人从我的专访里看到希望,也不枉,就算没有,也能让我在未来的这条路看到更多的光亮。
学历不是必然的,现实是如此,学习是必然的,更何况没有伞的孩子只有努力奔跑,蔡康永说:“大量的阅读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大学的我没有做过很多惊天动地的大事,类似创业,拿很多金奖银奖拿到手软,更多的是一个人在图书馆一坐就是一整天,哪天有空去书中说的世界去看看走走,相对来说很普通很平淡,甚至有些人会觉得很乏味,就算如此我还是觉得阅读改变了我很多,至少给我的人生未来带来了更多的可能。
要么静下来读书,要么动起来折腾,青春韶华,愿我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