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在我上小学前就已经去世了,我对奶奶的印象不是特别深。许多事情都是从妈妈嘴里听到的。
1
奶奶是一个和蔼可亲、温顺善良的人,性格特别好,脾气也很好。用老话说就是特别平气,待人接物很有方寸。她总是默默无闻,不争不抢,不吵不闹,从来没和儿媳妇们红过脸,闹过意见,更不用说吵架了。这些从妈妈的口中经常听到。
奶奶有四个孩子,伯伯是抱养的,后来又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我爸爸排行老二,还有一个叔叔,一个姑姑。姑姑年纪最小,奶奶去世时她还没有出嫁。
我们大家庭中孙子辈的人还不少。伯伯家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我们家有两个儿子,叔叔家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一共八个孩子。年龄也差不了多少。
小时候,我们都是奶奶带大的。因此,几家人也经常因为给谁家看的小孩多,谁家看的小孩子少而产生矛盾,闹一些意见,甚至到了两家人不说话的地步。但不管怎么闹,奶奶还是安安静静地带着孩子,给几家人做着饭。奶奶去世时,弟弟才三岁,没人看,就送到了姥姥家,直到上小学才回来。
2
奶奶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没什么文化,也没什么学问,更没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她的一生就是照顾几个儿女和我们几个孙子孙女,给我们做饭,洗衣,收拾家。
刚开始时大家在一起吃饭,奶奶一个人做。后来孩子们大了,又分了家,就各自过上自己的日子。但由于大人们都去队里上工,下地干活,挣工分,所以每家的饭就成了奶奶的事,经常是给这家做了,再去给那家做,一做这是好几家。所以每天非常辛苦、忙碌和劳累。
对我们这个大家庭来说,奶奶就是我们的天,有她在,一家人就有精气神。尽管几家之间有时也会因为一些小事产生矛盾,会磕磕碰碰,但大家仍是一家人,有什么事都互相帮衬,有什么事都一起上阵。俗话说的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一家人之间的情份是无法割舍的,不管有多大的矛盾和冲突,总归会和好如初。
3
在我印象中,还清晰地记着一幅画面。记得有一天,奶奶拿着一个簸箕坐在凳子上,簸箕里面放着好多玉米棒,她一边看我,一边把玉米棒上的玉米粒剥下来。
那时我还小,根本坐不住,用农村的话说就是尖屁股,在她旁边到处跑着玩。一会儿跑到她旁边拿起簸箕里的玉米往地上扔,一会儿又跑去捡回来放到簸箕里。她看着我捣乱,没有训我,也没有骂我,只是咯咯地笑。
我玩了一会儿,又觉得没意思,跑过来让她抱。她轻轻地把我搂在怀里,亲了亲我的小脸。拿起一个玉米棒,教我如何把玉米粒剥下来。
我试着剥了剥,由于没力气,很长时间才剥下一点。她又耐心地告诉我一些诀窍和方法。很快地,我也能快速地剥下玉米了。于是就和她一起干开了活。
我想,如果当时有个相机,一定能拍出一幅美妙而温馨的照片。照片中的祖孙俩人在一起剥着玉米,幸福地笑着。
4
奶奶是因为癌症去世的。我们当地把这种病叫“吃不得病”,直到现在,我也弄不清楚到底是食道癌还是胃癌。
但不管怎么说,奶奶还是病了,而且病的不轻。她一辈子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这个大家庭操碎了心,出尽了力,但最终还是没能摆脱病痛的折磨。记得临终时,她已经瘦得不成样子,整个一个皮包骨。
她一辈子没照过像,临终时家里才找人给画了幅像。这张像现在挂在姑姑家里。我有时到姑姑家,看着照片,总会想起奶奶的音容笑貌,常常凝望着画像,久久不想离开。
记得奶奶出殡的那天,我们一群小孩子不懂事,跑来跑去,不肯下跪,也不肯哭。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奶奶那是离我们而去,我们再也见不到亲爱的奶奶了。我们总认为她是睡着了,她还会醒的。爸爸追着我们跑,抓住后,狠狠揍了我们一顿,我们哇哇大哭。终于哭出来了,但不是因为奶奶离开我们而伤心地哭,而是被爸爸打得疼得厉害而哭。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当我们想照顾她时,有能力照顾她时,她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所以孝敬老人要早,孝顺要尽早。
我们一定要珍惜老人,爱护老人,关爱老人,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老有所成。这样我们的家庭才能温暖、幸福,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更加兴旺。
奶奶,你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