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讲了市场经济带来了极大的物质繁荣,但是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和危害。所以,读鲍德里亚这本书,很多时候我都感觉沉重。作者写这本书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正是欧美国家经济增长、消费繁荣、社会光怪陆离的时代,所以全书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忧思。
其实,无论是当时的欧美人,还是现在的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一样的:我们都希望消费更丰富,并不断升级。但这并不意味着,就要让拜物拜金等庸俗价值观大行其道。
那么,面对物质丰盛时代的繁荣与混乱,应当如何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消费社会呢?比如说,怎样才能不迷失在过度消费中?能否在人性解放与商业化之间划出合适的禁忌?这都值得我们继续思考,也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主题。
物质丰盛时代暴露出哪些社会问题?
建立物质丰盛的社会,是无数前辈先贤的美好愿望。比如,共产主义社会的三个核心特征,就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
你看,排在首位的,就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也曾说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所以,增加物质财富,远离物质短缺,刺激消费增长,提高生活水平,大方向是没错的。
不过,面对20世纪以来,全球更多经济体陆续进入物质丰盛时代,作者认为,由此带来的问题也被充分暴露,如果不解决以下三个主要问题,单纯的物质丰盛,就有可能演变成人类灾难:
第一个问题,因欲望而刺激的暴力。人们因为物质欲望无法得到充分满足,于是激发起暴力心态。
按理说,消费社会是对人性需求更充分的满足,大家的心态应当更平和。但实际上,消费社会也让大家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反而让不少人感受到现实的压力,焦虑不堪,心中的暴力也因此逐渐滋生。
这背后的原因,其实还是在于人的欲望是一个无底洞,饥寒交迫的人期望温饱,衣食无愁的人期望奢华。在物质丰盛的社会里,欲望可以不断得到满足,但又会不断经历失落。特别是当社会财富分配出现两极化,有可能激发底层以及中层阶级的潜在暴力性。
作者认为,这种暴力性,本质上是对富裕阶层的抵抗。但这又不同于那些落后国家或地区,因为贫穷、匮乏或剥削而滋生的暴力。贫穷带来的暴力是毁灭性的,是生存的争夺,是丛林法则。但消费社会的暴力,是一种欲望无法被充分满足的情绪反弹和极端行为。
第二个问题,是非暴力对抗的亚文化。部分群体面对无法进入权贵或财富阶层的现状,采取非暴力对抗,或选择各种亚文化。
在物质丰盛的时代,虽然大部分人可以衣食无忧,但社会分层仍然不会被轻易打破。普通人要想改变阶层,除了走精英教育或创业逆袭之路,很难有其他途径。
对此有人认命,有人奋进;有人反抗,有人非暴力对抗。非暴力对抗者不满足现状,不甘心平庸,但反对暴力,于是走上特立独行的亚文化之路。
他们可能放纵身体和欲望,自愿变成无业游民;他们有可能反传统、反道德,更有可能成为涉毒、涉黑的人。
上世纪60年代,风行于欧美的“嬉皮士运动”,就是消费社会亚文化的典型。他们不修边幅,自由散漫,酗酒、吸毒甚至滥交。
但他们的叛逆,注定没有结果。要么真成为处于社会边缘的亚文化群体,要么在玩累后回归普通人生活。也就是说,这些非暴力的亚文化,最终会受到物质时代的现实约束。
第三个问题,是普遍的身心疲惫。人们在不断追求物质享受、财富积累和人生进阶的过程中,很容易身心俱疲。
这几乎是消费社会无法控制的传染性疲劳,具体有三种表现,分别是:“消费疲劳”“审美疲劳”和“价值疲劳”。
消费疲劳,是因为人们对物质的追求无边无际,很难让人产生“这就足够了”的感觉。而与此同时,任何好东西所产生的消费满足,都会呈现边际效益递减的趋势,也就是说买的好东西越多,你的满足感就会越低。
欲望疲劳,就是在各种情色诱惑的商业广告轰炸之下,性感和情色方面的感官刺激加强,人们的感觉越来越麻木。
价值疲劳,是指人们在消费社会,无论怎么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都会产生对消费价值的怀疑,怀疑这一切努力的意义究竟何在。
因此,面对物质丰盛时代的三大难题:因欲望而刺激的暴力、非暴力对抗的亚文化,以及普遍的身心疲惫,有没有化解之道呢?
如何克制追求物质欲望的心魔?
作者以一部电影为例,讨论了这个问题:如何终结与魔鬼的协议?
这是20世纪30年代的一部无声电影,名字叫《布拉格的大学生》。可能有的同学也看过,这里我简单介绍一下。电影讲述的是一位急于过上好日子的贫穷年轻人,在魔鬼的帮助下,与城中贵族女子一见钟情。但很快,两人因为阶层差异而分手。
年轻人心有不甘,于是魔鬼和他达成协议:给他很多钱,换取年轻人镜中的影像。之后,年轻人越来越成功,但再也看不到镜中的自己。后来他发现一个自己的复制品,在社会上胡作非为,这正是被魔鬼控制了的他的镜像。
但人们并不知道那是他的镜像。所以那个镜像的任何行为,都被视为是他的罪过。年轻人意识到了把镜像卖给魔鬼的坏处,决定收回镜像,但魔鬼拒绝终结协议。后来在和镜像的打斗中,年轻人打破镜子,毁灭了作恶多端的镜像,但他自己也倒下了,因为镜像连结着他的生命。最后他抓住破碎的镜片,看到镜中的自己,虽然生命消逝,但他找回了镜像。
讲完这个电影,作者说:镜像就是我们行动的意义,我们的行动,构成了一个属于我们的镜像世界,也是别人眼里的我们。
在电影的最后,魔鬼希望和年轻人再来一次镜像交换。年轻人只要交出镜像,就可以换回灵魂,但年轻人拒绝了。
在今天看来,《布拉格的大学生》这部电影,像是真人演出的寓言故事。作者详细引述这个电影,是想表达,消费社会对人们欲望的诱惑和对人性的扭曲,很难靠理性来完全扭转。也就是说,要自行终止我们对物质欲望的心魔,作者持悲观态度。
但他还是给出了解决方案。就像当年鲁迅先生呼吁“救救孩子”一样,在《消费社会》这本书中,作者最终寄希望于上世纪60年代,已经开始从物质享受中觉醒的欧美国家的年青一代。
为此他提到了在法国当代史上的“五月风暴”。当时,欧洲各国经济增速放缓,失业问题、收入问题、社会福利和贫富分化等问题,引发普通民众,特别是底层人群的强烈不满。
这场风暴的导火索是美国和越南的战争,而越南曾是法国殖民地。1968年5、6月间,一些法国学生向美国在巴黎的产业投掷炸弹,被法国警方逮捕。随即引发全国性的罢课、罢工,交通中断,生产停顿,社会一片混乱。最终,总统戴高乐解散议会重新选举,才逐渐平息了事态。
作者认为,在这场运动中,法国学生明确反对物质生活带来的精神堕落,反对贫富分化,很多口号非常说明问题。
比如,学生们喊道:“消费社会不得好死,异化社会不得好死,我们要一个新的独创的世界,我们拒绝一个用无聊致死的危险去换取免于饥饿的世界”,“商品是人民的鸦片”,“不要改变雇主,而要改变生活被雇佣”等等。
对于法国年轻人的诉求,作者表示坚定支持。在他看来,消费社会的种种弊端,就是物质享受引发的价值观扭曲。而消费社会的各个环节,商家、传媒、广告、金融,都在为推销更多商品和服务而不遗余力。它们利用人性欲望,绑架普通民众,导致过度消费。因此,只有觉醒的年青一代,才有勇气打破这个类似于魔鬼协议的诅咒,让人重新回归本真,达到物质与精神的平衡。
到这里,有关法国学者鲍德里亚这本《消费社会》,我们的讨论就基本结束了。你应当已经感受到,这是一本充满思辨的严肃作品,也代表了50年前法国社会学者的较高水平。其中最难得的是,作者没有沉浸在二战后欧美国家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中,而是敏锐地注意到消费社会的隐患和危害,他的分析和警告,值得刚刚步入物质繁荣时代的新兴经济体认真借鉴。
总结
1.物质丰盛时代的主要问题是:因欲望而刺激的暴力、非暴力对抗的亚文化,以及普遍的身心疲惫。克服这些问题,才能避免灾难。
2.要终结消费社会的当代异化非常困难,仅靠我们的理性无法完全扭转消费社会对欲望的诱惑和人性的扭曲。
3.只有觉醒的年青一代,才有勇气和可能打破类似于魔鬼协议的诅咒,让人重新回归本真,超越物质,达到物质与精神的平衡。
——文章节选自《何刚*财经大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