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后的战国形势,只要稍稍有些智商,都明白到了秦国一家独大的时代。韩国已经是不在反抗,在秦国通往韩国都城新郑的路上,几乎是没有防守力量的,韩王也表示要成为秦国的藩属国。燕国是战国历史上的逗逼角色,因为其地理因素,使其在战火纷飞的战国年代侥幸的苟活。除了重用乐毅灭齐流星一闪,其余的都把逗逼角色表演的淋漓至尽。秦惠文王把女儿嫁给了燕易王,秦燕是有姻亲关系,在长平之战后,燕国对赵国发动战争,开始捡漏。在公元前251年,公元前243年,两次进攻赵国。但都是大败而归,主帅栗腹(燕国相国),剧辛(燕国著名将领,著有兵法《剧子》九篇)被斩杀。
公元前236年,赵对燕国发动报复之战,燕国不能抵挡。于是秦国借救燕之名,出兵伐赵。秦国兵分三路,北路秦派杨瑞和军10万进攻韩阳(阏与之北),也顺利攻克,这样邯郸的西北方向即失去了屏障。中路秦派王翦率军10万进攻太行山之战略要地阏与(山西黎城东阳关),使这个早为秦国垂涎的战略要地一举被秦拔除,从而打开了从西面进攻邯郸的通道。南路秦派桓齮军10万从南阳出发,攻占邺邑所属之安阳。至此,秦军已推进到邯郸之南,仅与赵都邯郸相隔一条漳水和少数城邑。赵国派出李牧带10万雁北边防军对阵北路和中路的秦军,派扈辄带10万赵军对南路的秦军。秦军30万三分首脑,赵军20万,混战于邯郸狭窄地带作战,对于秦赵都有些不能展开兵力,双方成相持之势态,于是各自休兵。
公元前234年,为了前线指挥的方便。秦始皇将北中南三路攻赵的部队合编为一路大军,由桓齮统率。桓齮避开正面渡河,改由漳河下游渡河迂回赵扈辄军的侧后,攻击邯郸东南的平阳(河北磁县)。并且在平阳设伏,赵将扈辄救援平阳时,被伏击,赵军10万全军覆灭,赵将扈辄被斩杀。于是赵国紧急命令北线的李牧南下回军救援,李牧率领大军回来后,选择在宜安(在今河北省临漳县)附近与秦军对峙。在李牧这位名将看来,秦军因为之前的连续胜利,所以处在气势正盛之际。如果赵军在这个时候主动迎战,很可能难以取胜。所以,为了消磨秦军的锐气,李牧采取筑垒固守,避免决战,俟敌疲惫,伺机反攻的方针。其实,名将们作战都是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在没有合适的战机情况下,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李牧在静静地等待那可以出击的战机,但是桓齮等不及了。对于胜利斩杀赵将扈辄10万赵军的桓齮有些看不起李牧,希望能和李牧的10万赵军进行决战。于是桓齮率主力进攻肥下(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企图诱使赵军去支援,然后趁机剪灭赵军。其实桓齮就是换了个角度进攻邯郸。你在成安挡路,我就绕道肥下。我看你救不救,不救我就攻下肥下,在邯郸东南再开辟一个战场。当赵将赵葱建议救援肥下时,他说“敌攻而我救,是致于人”,乃“兵家所忌”。秦军主力去肥后,营中留守兵力薄弱;又由于多日来赵军采取守势,拒不出战,秦军习以为常,疏于戒备
李牧没有掉入秦国将领桓齮设下的圈套。在秦军主力去攻打“肥下”这个地方后,李牧乘机一举袭占秦军大营,俘获全部留守秦军及辎重。然后在桓齮回来救援的路上设置了包围,当秦军桓齮回来与赵军接触开战时,在秦军的两翼出现了赵军的骑兵部队。于是,丢失基地和辎重,现在又有被包围的威胁,于是秦军开始了溃败,据说有10万秦军在这次战斗中阵亡,秦国将领桓齮带领部分秦军向南溃败。李牧由于在这次救援中出色的表现被赵国君主封为“武安君”,而和李牧同为战国四大名将的白起,则是秦国的武安君。
公元前232年,秦始皇启用王翦又一次开始伐赵,王翦作为秦国宿将,认为第一次由上党出阏与,和南路秦军配合攻击邯郸,在邯郸西面和南面围攻邯郸,利于赵军调动防御。在秦军兵力优势的情况下,应该南北夹攻,使赵军兵力无法分配。于是王翦带领主力由太原,过井陉关,由北向南进攻。而桓齮率领的秦军南路由南向北,拖住赵军,让赵军南北难顾。
这一年赵国发生了旱灾,农田受灾面甚大,有的地方庄稼枯死,颗粒难收。此外,国内形势也不够稳定,人心惶惶。鉴于这种情况。赵军连年战争,兵力也难以补充。面对秦国南北夹攻,如果一旦形成合围的势态,赵国一点战略空间都没有,将被在邯郸地区被合围,南北难顾。
每一场战争都有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抓住主要的问题,解决主要的问题,次要的问题就不解自解。宿将王翦这一次进攻,如果先进攻南路的桓齮秦军,桓齮是被赵军打败过的,一定会死守不战,等待北路的主力王翦来合围。即使打败了桓齮的南路秦军,王翦率领的北路秦军依然可以由北向南攻击邯郸,而南路的桓齮也会马上组织起第二次秦军,因为秦国有这种能力。所以主要的问题是北路,一旦北路失败,南路将无所作为
但是先攻击北路王翦有两个问题,第一如果在北路没有顺利而快速结束战斗,南路就会变成主要问题。第二,王翦有井陉进攻,就是要拉长战略纵深,让赵军不能在南北同时开辟战场。如何快速的结束北面战场后快速支援南面战场,这个时间差要是打不好,赵国将万劫不复。
但是李牧不会发愁,因为李牧手里有一支骑兵部队,《史记》卷八十一记载,“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觽来入。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百金之士是什么兵,管子曰:“能破敌擒将者赏百金。”彀者就是彀音古闙反。彀谓能射也。
可以这样说,李牧在打败东胡,林胡和匈奴后至少有五万到八万骑兵。骑兵的远距离作战使李牧首先打败王翦成为可能。于是司马尚带领一部分军队与南路的桓齮进行对持,李牧带领精锐骑兵向北突袭毫无战争准备的王翦秦军。北路秦军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在番吾(今河北灵寿)被李牧偷袭,全军溃败,但是李牧尾随攻击,一直追击秦军退出赵国国境,不再可能南北进行合击,很难想象,在骑兵尾随追击的情况下,步兵居多的秦军死伤和心理崩溃有多严重,但是绝对已经失去了组织进攻的能力。赵军李牧以没有足够的兵力来围歼秦国王翦带领的主力,但是南线的桓齮却成为可能,所以击溃王翦主力后,李牧马上南下和司马尚合兵一处,对桓齮展开了进攻。
悲催的桓齮听到北线失败的消息,马上开始了向南撤退,但是已经晚了。《战国策 赵策四》记载“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李牧数破走秦军,杀秦将桓齮。”秦国这次对赵国作战失败,对秦国打击是巨大的,秦国开始考虑更加稳妥的办法。公元前230年,秦国完全占领已经纳地效玺的韩国,把对赵作战的南线推进到邺邑,开始在河内征兵,由大将杨瑞和带领。北面还是由王翦带领出井陉,继续上一次的战略。王翦和杨瑞和都采用稳打稳扎的态度,慢慢的逼近邯郸,赵军想要寻找战机变得很难很难,但是秦军要想快速地战胜赵军也变得很难很难。战争在一种沉闷的气氛中进行。
秦国开始了反间计,赵王的宠臣郭开在赵王面前造谣说,”李牧前几次轻松打败了秦国,为什么这次战争却如此艰难,不是秦军厉害了,因为秦军还是那个秦军,王翦和杨瑞和都是李牧的老对手。但是李牧变了,因为他要造反,所以才拥兵自重,不想打败秦军“赵王一听,太有道理了,我一直感觉为什么李牧这次这仗打的如此费劲,看来是要造反。于是派人杀了李牧。
名将都是不可能打败的,因为在战场上找到名将犯错误的机会太渺茫了,从战场击败是不可能出现的奇迹。白起死了,伍子胥死了,李牧也死了。他们没有死在敌人的手里,因为从正面击败他们是不可能的,他们都死在自己人的猜忌中,死在背后自己人的暗算中。
赵奢是幸运的,他顿兵与邯郸20里28天无所动作,但是赵惠文王无条件的信任他,于是才有了阏与之战的神来之笔。白起的死对秦国是无所谓的,因为秦国的军功爵位制度已经开始量产优秀的指挥员,而秦王需要的更主要的是将军的忠心。伍子胥的死是一个新君王对老势力的挑战,虽然吴王夫差用自己的愚蠢证明伍子胥这个托孤大臣的重要性,但是新老势力的争斗一直会在中国权力的舞台上表演。只有李牧的结局最为让人悲伤和气愤,在国如危卵的情况下,竟然杀害自己的守护神,这需要多大的无知阴影面积。要有多大的心来下达这个斩杀李牧的命令。
在李牧的时代,战国的末期,是个正常智力的人都明白,秦国的强大,就是集合六国也不可能战胜。天下大势如此,天下战略也如此。秦国拥有巴蜀和关中两大产粮基地,拥有世界最先进的军功爵位制度来量产优秀军官和军人,哪个国家可以匹敌。李牧孤独地站在那个历史关头,战争血色残阳的战国晚期,孤独地守护着家园,守护着赵国,守护着赵王的花天酒地。李牧直面着秦国的诸位名将,让他们胆寒,可是从背后砍来的剑是那样让人心寒如冰。随着李牧的倒下,战国最后的保护伞倒下了,秦国开始了兼并六国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