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左传·僖公三十年》
《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乃至中国文学史一篇优秀范文,也是高中语文的必修课程。当时学这篇课文的时候,唯一的映象就是光靠一张嘴皮子就能说退一个国家的进犯,烛之武确实很牛!
后来知道春秋那段历史后,才真正了解烛之武那能言善辩的缜密逻辑思维背后闪耀着他那不卑不亢人性的光辉。
公元前630年,秦、晋借口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且与楚国亲近,而合攻郑国,在自己的国家(郑国)面临危难之际,烛之武前往敌国交涉,于强秦面前,其不卑不亢,能言善辩,终于使秦国从郑国退兵。
-1-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
晋文公为何要攻打郑国?
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文公。
(1)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当然,晋文公逃亡的这一路也是充满辛酸,后来的寒食节起源也与他有关,这是后话,在此不赘言)
(2)公元前632年,晋国与楚国之间的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这一场战争意义深远,是开"兵者诡道也"先河的一次作战)。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可谓“墙头草,两边倒”。
然并卵,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秦国为何答应晋国联合围攻郑国?
秦国当时是秦穆公执政,也想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烛之武见秦伯,这个秦伯就是秦穆公),秦国想去捞油水。
-2-
在说秦伯之前,烛之武只是一个小小的养马官(相当于《西游记》里的弼马温),有着怀才不遇的愤怨,所以在受用之际难免发一下牢骚:我年轻的时候尚不如人,现在就剩一把老骨头,我还能干什么(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好在郑文公能放下君主的架子,引咎自责加上一番分析,当臣子的烛之武自然没有话说,毅然挺身而出。承担起关系国生死存亡的重任,也体现烛之武的深明大义。
那么烛之武到底是如何说退秦师的呢?
策略1:灭郑无益于秦
(1)灭郑扩秦的困难性:越过别的国家(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这件事是困难的(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2)灭郑的失策处:灭亡郑国只会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晋国的势力雄厚了,秦国的势力自然相对削弱了(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策略2:不灭郑于秦有益
如果不攻打郑国,而是让郑国作为秦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使节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物资,这自然是好事。
策略1、2我们可以总结为:分析利弊。
烛之武深谙人性的弱点,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这样会引起对方好感,分析了攻与不攻郑,对秦的利弊。作为一国君主,秦穆公自然能掂量出利弊的分量。
策略3:离间计
(1)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旧事重提,触及秦伯的恨处。
当年晋惠公(名夷吾,晋文公的弟弟)送重礼贿赂秦穆公,许诺如果得以回国,愿将晋国河西地区割让给秦国,秦穆公于是派兵送夷吾回晋国。结果这哥们过河拆桥、背信弃义,没有割地给秦国。后来晋国闹饥荒,晋惠公向秦国请购粮食,秦穆公念及百姓无辜,于是派了大量的船只运载粮食,从秦国都城至晋国都城运粮的船络绎不绝,史称"泛舟之役"。一年后,秦国闹饥荒,向晋国请购粮食,晋不给秦粮食,反而发兵去攻打秦国,秦穆公怒了!后来秦晋在韩原交战,晋大败,晋惠公被俘(之后又被放了)。
烛之武旧事重提指的就是这段历史,晋国背信弃义,秦穆公回想起来自然痛恨。
(2)分析晋国贪得无厌,后必“阙秦”
烛之武通过举例论证(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推理论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阐明了晋国的野心以及对秦国的威胁,使秦伯恍然大晤,转变对郑的态度,化敌为友,与郑国订立了盟约,成功解除郑国危机。
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是不仁义;失掉自己的盟国,是不明智;以混乱相攻代替联合一致,是不勇武。”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这段对话,也体现出一代霸主晋文公的政治远见。
回到我们的标题:《烛之武退秦师》为何会传诵至今?
我认为原因是以下几点:
1.《左传》这部著作的魅力。《左传》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它长于叙事,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作者以其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文学修养,对许多大小历史事件,作了深刻而生动的记述,形象鲜明,语言优美,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比如《曹刿论战》)。
2.文章的故事性。
文章波澜起伏,生动活泼。包含了佚之狐与郑文公的对话、郑文公与烛之武的对话、烛之武与秦穆公的对话、子犯与晋文公的对话。从对话中,我们很自然在脑海中勾勒出人物的画面及形象。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仅8字便可想见战争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也为下文烛之武临危受命埋下伏笔。
“夜缒而出”,我们可以想象出郑文公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消息,而秦穆公又会怎样的场面和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
全文说辞只有短短的125个字,却道出五层意思,委婉曲折,面面俱到,层层深入,说服力强,可见作者的文字功力以及对故事结构的把握程度。
3.军事意义。《烛之武退秦师》是非常著名的通过谈判说服、消弭战争、争取和平的成功范例。正所谓: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4.人格魅力。
这一点是最为重要的。在这次精彩的说退秦师中,烛之武的正义、不卑不亢、睿智的形象跃然文中。在国家危难之际,烛之武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秦君,践行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情怀。
这篇文章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烛之武的谈判技巧。在谈判时,我们应该多关注对方的需求与意图,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了解对方真正的痛点,这样我们才能把握谈判的节奏,赢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