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个人分析、感悟:
这篇作为教材在语文课本中学习过,时日年久,今再读起,依然觉得跌宕起伏、一波三折。以前更多的关注烛之武,现在发现文中的配角也个个充满闪光点。
开篇“晋侯秦伯围郑”,弱小的郑国哪经得起两个虎狼之国的围困,一个“围”字,把郑国的处境描写了出来。在国家岌岌可危的时刻,郑国大臣佚之狐给郑国国君推荐了一个人——烛之武、提了一个意见——见秦君、用了一个词——必。这样一分解,佚之狐一眼抓住了战事的关键,用一个“必”字,更见其魄力。
秦晋联盟攻郑,文章开篇说明原因:“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即晋国打郑国是因为有仇,那与秦就无关了,但秦晋一起围困郑国的目的何在。天下攘攘皆为利来,所以秦肯定也是想借此获点好处,若是没有好处,秦国自然会撤兵。所以佚之狐没有让烛之武去见晋侯,而是见秦君,可见其谋略不输烛之武。
郑国国君采纳了佚之狐的建议,可是人家烛之武并不愿意去,原因是年轻的时候也没有得到重用,现在年老了、国家需要了才想起来,这事不干!国君只好赔礼道歉,又加一句“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有理有据,亦不失君王的风度。以前看书时,总会想文章为什么会加这么一段,现在懂得烛之武即使有主角的光环,但追根到底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臣子,加之怀才不遇多年,这时候出现这种推辞也是合乎常理的,但最终“许之”,更能体现他临危受命的深明大义和伟大。
紧接着烛之武去见秦伯,因为“晋君函陵,秦军氾南”,两军不在一起,所以能顺利见到并且不被晋军发现。烛之武一见秦伯,就说了四个意思:一是亡郑于秦无益并且有害;二是把郑作为东道主对秦有利;三是从秦晋历史角度说晋国对秦国曾背信弃义,当下攻郑之后必然攻秦。仔细斟酌烛之武的说辞,他是为救郑而来,有求于人家秦伯,但在说的过程中却处处显现出是为秦国着想,不卑不亢,不失郑国风度。在看到这句话“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时略有熟悉的感觉——赤裸裸的晋国威胁论,以离间秦晋的关系。为什么烛之武能够说动秦伯,我想是因为“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紧紧抓住秦晋之间、秦郑之间的利益关系,一步步进行分析深入。当时的晋国已经成为中原霸主,秦伯对此也有戒心,而烛之武的说法刚好戳到他的痛处。
最后的结果是“秦伯悦,与郑人盟”,且“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秦伯与郑人结盟还是比较好理解的,但是还派兵帮忙保护郑国,这个就有点说不过去了,但是秦为何会做这个决定,我想可能还是烛之武撺掇的吧。
秦国撤兵就撤,晋国要攻打一个郑国还是容易的,但是秦国派兵驻守就有点为难晋国的意思了,所以晋国的大臣子犯就发火了要求“攻之”。而作为一代霸主的晋文公在这里的一段说辞尽显了气度:“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临乱镇定自如,不被情绪所干扰而乱作决定,他知道此时和秦翻脸没好处,并且还披上了仁义道德的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