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与大学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时候,一直就有疑问,关于剩余价值,关于价值形成,关于价格形成。这两天,在万维刚的专栏里得到了一点解惑,也看到了极简生活另一个视角的解读。
马克思说“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无差别”这个词,在马克思那个时代特别科学,高水平工人可以按照倍率折算成相应的劳动。但是,经常听说一个灵光一现的想法,一个不经意间的创意,如果被认为有商业化前景,可能估值就要几个亿,但提出者并没有付出额外的劳动。万维刚也举了一个例子,服装店长对卖不出的衣服做了一个小改动,一下子变成了爆款。这些价值从哪里来呢?不是来自无差别的劳动,是对于现有资源的善于利用所创造的新价值。现在早已不是马克思所处于的工业革命早期,今天按固定套路干活、无差别劳动的工作,早晚都应该被机器人取代,我们应该做有创造性的事情。
这里的创造性,除了创意和艺术,还包括“受限制条件下的创造”——主动给自己设定一些限制,专注于给已有的资源开发新用途,而避免陷入一味求多的追逐者绝境。 这是一种新的“俭省式思维”,也可以看做另类的极简。不是生活所迫节俭,而是自我主动设限。
无差别和有差别,根本区别不在于劳动强度大小,而在于你有没有创造性。任何工作都是这样。
套路对于初期是有用的,但只会固定套路。创造的价值就太有限了。想要升职,还得逼着自己在有限制的框架里憋大招,创造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