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 · 运营 ·导图 小伙伴聚集地儿
匪夷所思的邂逅
如胶似膝的热恋
迫不及待的杂耍
激情过后的微笑
莫名其妙的冷场
突如其来的广告
悄无声息的退群
这首把社群生成形容为恋爱过程的打油诗,有没有描述到你的心坎儿里?
对照上面的七个周期,仔细想想,自己所呆过的大多数社群是不是都是这样的生存状态?
微信群消耗着我们的时间灯油,但也闪烁着群体智慧的光芒。
有人在群里刷屏,只为寻找存在感;
有人偶尔的妙语连珠,让众人惊鸿一瞥;
有人潜伏其中,默默地敛取能量。
但,无论微信群最后结局如何,是悲剧怆然收尾,还是此群之爱绵绵无绝期,我们都应该感谢微信群的存在。毕竟它来到那么突然,又走的那么轰烈,群成员一起付出过、索取过……
对于运营人员来说,看待社群(或微信群)的视角必须与普通用户不一样。
微信群它比朋友圈更犀利,比公众平台更有穿透性。在这里,只有互动才能带来群的自我成长和群价值的自我传播,整个过程中,微信群显得更懂人性。
经过总结,一个温馨的群,一个活跃的群,理想的构成是这样的:
1.要有一个”傻不拉叽“的群主;
2.要有几个比狗睡得晚,比公鸡起得还早的失眠者;
3.要有时不时蹦出几句冷幽默的疑似思想家;
4.最好还要有几个文人骚客,即伪文艺青年;
5.要有几个有事没事经常对掐的群友;
6.要有几名不甘老去的世俗愤青;
7.要有掌握各种小道消息的“内部”人士;
8.要有一位甘愿受虐经常挨骂被戏谑的好脾气群友;
9.要有几个存储记忆能力超强,可以随时找到之前群聊天记录的超级大脑;
10.要有几个三天两头晒养生的专家;
11.要有几个视金钱如粪土,时不时发红包的爱心人士;
12.要有一名正襟危坐,经常维持群规的纪委书记;
13.要有一位经常身在海外,心系本群的时差先生或女士;
14.要有几个爱发各种搞笑段子、搞笑视频的“奇才”;
15.要有几个爱发情感鸡汤的万能人生大师;
16.还要有经常召集各种聚会,线上走到线下的群众饭醉领袖;
17.最后也要有众多个一言不发,宁愿潜水憋死也绝不退群的基础群众。
有没有觉得很熟悉?脑子里开始对应着回忆,所呆过的群,谁谁谁就是上面说的“奇才”、“万能人生大师”、“饭醉领袖”了?
别急,如果再给上面的17条群成员特征,加上下面的三条:
18.要有几个风姿不减当年的万人迷;
19.要有一位经常请客,甘愿买单的隐形富豪;
20.要有一个每天风雨无阻,准时升群旗、带头唱群歌的老先队员。
怎样?现在脑子里反应的是不是:这完全就是毕业多年后,读书期间每个班级构成的人员特征!
对!
线上群其实就是一个很多彼此从未见过面的人组成的一个线下群,所以,运营的人员后期在群运营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想法,或无计可施时,可以参考读书期间自己所在的班群里大家持续性活跃的方式。
如大学期间每个月会有共青团的活动,换到社群,是否可以变成定期的线上分享活动呢?
最后,想想你在那么多的微信群中,每个群内自我定位的角色是什么?有让这个角色发挥到最大的作用吗?整个过程中有遇到什么棘手的问题吗?
欢迎随时后台或私信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