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到一个烂电影学说,想起一件往事。
有时为了工作需要,我得去看一部烂电影。上次这样做的时候,因为孩子放假当天没人带,正好约了人看这部电影猎奇,也没什么少儿不宜,就把孩子带去了。
不得不说,整部电影是有梗的。比如说有人扮丑,有人摔跤这些细节,小孩都笑了。但这部电影想要表达什么,我是不知道,全程就像在看一张牛皮纸,纸下空无一物。观影中可以找到唯一的乐趣,就是去思考拍摄时机位在哪里。
连滑稽场面都没有的时候,孩子吵着要回家,我想来都来了,就看完吧,也许后面会有转机。结果当然是没有,我们还是提前回家了。
此后我一直不好意思告诉别人我看过这部片子,虽然票房很高,我的朋友好像都在票房之外……这似乎也太集中了一点。
直到今天我看到有人说也看过这部,而且是和朋友大大方方地去看的,因为有一种乐趣就是发现烂片为什么烂,我才稍微有点释然。正好前两天我还和孩子说起这个理由,儿童震惊了,这算什么理由,我竟无力反驳。长大了就会懂的,要不怎么90后或者95后也能有这种想法呢。
以前我们看春晚是为了等港台明星,现在是为了吐槽。乐趣分很多种,天真的孩童只能体会最纯真的那种。
虽然我再没有以此动机进电影院看过一部电影,但这种乐趣在生活中出现的频率倒是越来越高了。以前还批判质疑交流讨论,现在同龄人里没有这样的氛围了,大家都在忙事业忙家庭。
如果还有这样的时刻,是不是另一种巨婴的表现呢?比如我把这些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