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四川的第一件事就是吃。
吃火锅,吃烤脑花,吃水煮,吃燃面。
在苏州,长久地想念四川火锅,在四川,偶尔想念江南的酒酿圆子。
乡愁就是和同一群人在同一个地方撮一顿。
苏州讲究“冬至大过年”,习惯隆重地过冬至。
本地朋友带我回家,桌上除了饭菜还煮了鸡汤,阿姨不停地加肉和小白菜,咕嘟咕嘟冒热气。她的家人依我的口味买了辣,给我倒了一杯苏州的冬酿酒。
其实在哪里吃,都是吃,但万家灯火的时候,能被带上一起撮一顿,讨点烟火气,没有比这更温暖的事了。
纪录片《人生一串》的片头独白说:
“没了烟火气,人生就是一段孤独的旅途。”
这句话贯穿了这部纪录片的整6集始终贯彻着“烟火气”
凉山的黑猪肉,云南的牛肉小串,塔克拉玛干现宰羊肉,湛江捕捞生蚝,一开始就以“无肉不欢”入手,感官刺激抓住看客最感兴趣的部分。
字幕旁白恰到好处,不刻意煽情又击中人心,食物拍摄被打高分,字幕制作也被称“文案鬼才”。
《人生一串》跨越大半个中国,从南到北涉及近30个城市,汇集500多家传奇烧烤摊,播出四集后,在豆瓣上的评分高达9.0。
导演说:“很多烧烤摊认为我们蹭吃蹭喝,根本不相信有人拿拍电影的设备拍他们。”
大部分民众接触到的,不是阳春白雪和大雅之堂,对基层文化的感情与接触次数呈正比。
隔三差五撮一顿的烧烤摊,见证一小段人生的同时,保存着因反复接触而积累的情怀。
它不如西餐或私厨上档次,但记载着每一个夜归人的悲喜,每一顿宵夜是相聚还是别离,每一个落日余晖和天边鱼肚白。
提公文包和扛编织袋的人,能在同一张桌上,吃同一盘铁架的人间烟火。
“烧烤摊”加上导演强调的“烟火气”,让这部纪录片十分接地气。
再体面光鲜的人,都明白,
在烧烤前端着姿态,就像拿刀叉和高脚杯撸串一样好笑。
经营庞大烧烤店的四川小二哥面对镜头,前一秒“让我想一哈” 后一秒扭头:“啥子?马上来。”
西安空港旁的烧烤店随处可见满手油的空姐,长沙的上海人辣出一身汗,对面本地人得意地唱着“辣妹子辣。”
完全不搭理镜头的小市民,一点好脸色也不肯给,冲赔笑的老板吼:
“这么早怎么就没了?你是不是给别人留着”
还有昆明那家名叫 江湖一盏灯 的烧烤店。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人生几相逢,共喝一杯酒,分散漂泊十年江湖,风吹雨打,独自对孤灯。
现代城市越来越发达,高楼林立。
烧烤摊在都市夹缝中讨生活,散发仅存的烟火气。
阿龙把烧烤架与食材碗筷收拾进货车,开着车寻找下一个摆摊地点。
“在城市的缝隙里生存”他说。
他微信里有几千熟客,等着他在朋友圈发布地址,夜幕降临,就会去追赶烟火。
《人生一串》的文案说着这几千人的心声
“和朋友聊聊略显颓然的近况,带给食客的不只夏夜的口感,更有难得互诉衷肠的环境。”
或许对他们而言,离开体制内,烧烤摊是唯一吐露心声的地方。
镜头掠过包涵烧烤文化的大部分城市。
旁白抖机灵地说:“我们知道,最好吃的烧烤是你家楼下那家。”
他们渗入式地开采烧烤文化
宜宾的猪鼻筋,百色的烤眼球,重庆的脑花,东北的蛾子。最不容易被大流接受的,都被一一记载。
他们扫过每一个烧烤师傅的身影。
年逾古稀的老人训斥着徒弟;见证扬州中学早恋与群架,充当校外辅导员的商老三;努力对着镜头笑的茄子妹,都成为城市的印记。
“能吃到一起的,都是难得的缘分”
“敢一起尝试的,都是过命的交情”
中年男人挺着啤酒肚啃羊排,小姐姐口红掉了色吞下最后一口板筋,老板的父亲用不太好的牙口和羊骨搏斗,自鸣得意的西安老板开始馋隔壁家的烤肉,辉哥回到烤架前拿起只有自己会用的吹风筒。
“面对生活的硬,怎能服软。舔舔手指,抹抹嘴唇。骨头骨头,再斟一口。”
“意气相投的人在一起,不怕喝高,兜兜转转许多年,板筋还在,牙口尚好”
网络没有完全实名制的今天,部分网民热爱充当键盘侠,用匿名撕来骂去。
曾为了串串和麻辣烫对骂不休的他们,为了甜豆腐还是咸豆腐反复开战的网民,在《人生一串》里尤其柔和。
没有什么是一起撮一顿不能解决的。
一集结束,旁白说完最后一句,弹幕评论中飘过每个观看者的发言,成百上千占据整个屏幕。
他们说得全部一模一样,只有四个字。
“多谢款待”
天南地北的一些人,在燥热的夏,完成最高分的美食记录。
天南地北的另一些人,守护着铁架台,点燃拼命活下去的人生。
天南地北的我们,在屏幕前享受了这个夏天的饕餮盛宴。
那有嬉笑怒骂,柴米油盐,人间戏梦,滚滚红尘。
“《人生一串》要和大家挥手道别了
这个夏天,烧烤让我们相遇相识”
“招待不周,但愿交情不浅
江湖路远,有缘来年再见”
多谢款待
有缘来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