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工作,陌生到没有一个亲人朋友,那时感觉很孤独,下班了不知道做些什么,周围的确有很多新鲜地方,可想到是一个人,就懒得走出去。
没多久,租住的地方隔壁搬来一个同样刚毕业的女孩儿,因为年纪相似、境遇相仿,很快就熟络起来,下班后一起吃饭、散步,周末一起逛街、骑车。这仿佛成了我的救命稻草,填满了我所有的留白时间,没时间孤独,没时间独处。
就这样简单快乐地过了一年多,轻飘飘的,回想一下没有留下太多可以数说的记忆。天下果真没有不散的宴席,女孩儿因为工作调动需要搬离现在的住所,于是,我失去了一个好邻居,觉得生活一下子又被掏空打回了原形。那段时间我闷闷不乐,甚至觉得自己有点可怜,唯一一个伙伴还被夺走了。
独处的时间重新大把大把地涌来,我不想再一天天消磨下去,一口气买了许多书,到家后无事就看书,纸质的、电子的都找来读,读到喜欢的,又会随着书中提到的有趣事物,发散开去更广泛的阅读。逐渐地,我发现自己不那么孤独了,反而有点时间不够用,书单还很长,书里提到的好地方、好东西、好方法、好方向都还没来得及尝试。
读多了,就会不满足于随便看看,会有意识地探索更好的读书方法,或者更好的内心修炼方法,就会主动向榜样们去学习。这是个良性循环,正是因为看到了更多精彩的人生,才更不满足于自己的当下,卯了劲儿地跟着他们的脚步跑起来。
而且,为了给喜欢的阅读创造更多无拘无束的时间,我开始想办法提高工作效率,想着怎么把一天的时间安排的更饱满有质量,所以连带着工作、生活上的热情也高涨了很多。不断寻求更优时间管理策略的本身,就是一次次不小的进步。
有时候我也会很懊恼,为什么我工作的城市与老公读书的城市不是同一个,为什么我不能和别人一样每天都享受家庭的温馨快乐。慢慢地,我却开始感恩这样特殊的经历,庆幸我们在年轻的时候还能安静地过些只面对自己的日子,这样的日子里我们能踏实地读更多书、学更多东西,仿佛把人人都在怀念的校园时光装在了行李箱里一起带在身边。
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自己不那么恐惧独处了,反而从独处中受益良多。我逐渐意识到:作为一个成年人,不能再像小孩子一样,苛求每时每刻都有人来陪,孤独是成长的必修课。我突然想起过往中若干个孤独感特别强烈的瞬间,考场上、面试中、PPT前,这些都是没有人来帮你、必须自己披挂上阵的时刻,即使是最亲近又最强大的人,都不能给予你任何帮助,装在别人脑袋里的能力和智慧没办法生搬硬套移植给你。还记得不止一次梦到过考试时题目全不会、人站台上稿子全忘了,这些都是因为潜意识里就清楚没人帮得了你,必须要独自面对。
我从小就依赖性很强,这个弱点跟了我很多年,我总是在寻找一个寄托,然后把希望全压上去,我害怕独自面对,喜欢躲在庇护后过相对不那么费力的生活。可是,终有一日我明白了,哪有那么多庇护可寻,又哪有那么多庇护是永恒的,成长起来,自己做自己的保护神才是最可靠的办法。因为我们一生中要面对无数次如考场上那样的孤独时刻,那时,能凭借的只有自己的力量。
有多少人前的光鲜,都是人后的孤独锤炼出来的。孤独让我们学会自强,恃什么也不如恃自己。孤独让我们学会自省,安静才是最好的学习状态,浮躁繁华看一次就好,久了会腻。车马劳顿的人生需要孤独这个驿站,好好休整一下,才能走的更远,而最好的休整必将是深入内心的,需要静下来,沉下去。
趁时间还多、牵挂还少,趁理想还在,梦想还有,让孤独来的更猛烈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