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葱,在每家每户的餐桌上,可能是司空见惯、不可缺少的食物,尤其在我们老家这块,大葱的用向更大。早些年间,在乡间有一种吃法相当流行,您可能要说是滚水泡馍——错了,错完了,是酥馍就葱!
那个时期,缺盐少醋更没钱,饭桌上的菜是稀罕物,小时候,小孩子们吃菜多了,老人经常劝导说,菜只是个引食。没办法,庄稼户人买不起菜啊。只有大葱这东西,对土地的要求不很苛刻,院子里、地脚头,有那么一小块的地方,顺手插上几行,吃的时候拔上几根,从笼里掰上半块凉馍,吃口馍,就口葱,清贫的日子立马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起来,那种惬意的生活现在的人是没有办法想象了。
如今日子好了,这种吃法已经不常见了,但有的人还是喜欢这样来吃。每每到饭店吃饭的时候,点完菜,总要吆喝服务员一声:来点葱段、蒜瓣,一根长长的葱,变成了盘子里精致的葱段,没了粗犷的感觉,却也别有那时的味道。
吃大葱,不需要任何的佐料。山东人的煎饼卷大葱,名气不菲,但那是需要大量的佐料来辅助的,在饭店里点菜,不过是一盘大葱蘸酱。万荣人吃葱,就是一根葱而已。为什么万荣人能空口吃葱?万荣的葱,辣里面带着甜呢。
万荣产葱的地方,叫万泉。
万泉是一块很特殊很神奇的地方。这块地方的四周都是平展展的,只有万泉拔地而起矗立着一座山,名唤孤峰山。天下名山千百处,唯有此山敢称孤。孤独的一座山,当然是孤家寡人了,称孤道寡,唯我独尊当然不在话下。这个山上,晋文公烧过介子推,李世民扎过寨,刘秀避过难,薛万彻屯过兵,有一个叫薛通的,居然还在这里建过城。今年我随着北京大学的历史教授去孤峰山考古,还发现了当年汉武帝的行宫遗址,捡到了一些刻着“长乐未央”的瓦当和部分的汉砖残片。从唐武德三年开始,在这个山上,竟然设置了一个万泉县。有山便有水,县志记载说万泉“地多涌泉”,故名万泉,现在却几乎一点儿也没有了,那些泉跑哪儿去了呢?怪哉!这个山,更怪的是,阳面基本不长树木,阴面却是林木丰茂。万物生长靠太阳,这孤峰山逆天呀?
没有水半边不长草的孤峰山这个奇奇怪怪的地方,偏偏能种葱。万泉人种葱,历史久远,这些年为了发展经济,对农业特产要申报地理标志,一个重要的依据就是县志上有没有记载。万泉大葱是有记载的,但对栽植的历史却语焉不详,只是说葱杆长达一市尺,形如鞭杆,因此上叫鞭杆葱。葱杆,就 是我们说的葱白部分,现在随着科技发展,葱杆远远不止一市尺了,我前些日子去万泉,有一个葱农给我展示他种的葱,提起来连葱杆带葱叶,比人还要高不少呢。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万泉人就靠着大葱,生活了一辈又一辈。不管是贫穷还是富贵,不离不弃。葱价高的时候,种,葱价低的时候,也种。在老百姓看来,祖祖辈辈就是种葱的,不干这又干啥?何况咱这里的地就长这玩意了,别的地方你想种还长不好呢。
百度百科上对大葱是这样解读的:大葱味辛,性微温,具有发表通阳、解毒调味的作用。主要用于风寒感冒、阴寒腹痛、恶寒发热、头痛鼻塞、乳汁不通、大便不利等。大葱含有挥发油,油中的主要成分为蒜素,又含有二烯丙基硫醚、草酸钙。另外,还含有脂肪、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烟酸、钙、镁、铁等成分。这里说的“辛”便是辣,辛辣嘛!这个说法是正确的,大葱的种类很多,旱葱的葱白很短,杆细叶大,味道极辣。乡间还有一种羊角葱,短小精悍,汁多味辣。万泉大葱的味道却是独特的,它不仅仅是辣,重要的是甜。
万泉大葱的甜,表现在可以空口吃。水灵灵的一根大葱,不需要像过去一样就着馍,想吃了抽一根,剥去干皮,掐去绿的叶,留下白的杆,“蹭”地一口咬去,脆生生地断了,没有丝毫的粘连。心情平和的时候,可以将葱白一层层地剥来,成片状,一片一片地细品,也是极好的。这样的吃法,或者是在给苹果套袋的时候,或者是冬闲在北墙跟下晒着阳光的时候,或者是在春节吆五喝六的朋友宴上,但不管是在哪儿,一口万泉大葱,舌尖上的那种味道,一定不单单挑动的是你的味蕾,更美妙的是可能诱发你内心深处那久远的乡愁记忆。
吃一口万泉大葱,便是一次旧事的温习。一口一口,一遍一遍......辣辣甜甜都是梦,风风雨雨上心头。
向晚时候,日暮西山,走进久别的厨房,系上围裙,剥一根葱来,先尝一口,然后切开,眼中的泪水不可阻挡地就留了下来。先甜,再辣,世事由来如此。想甜怕辣,万泉大葱哪能管得了尘世间那么多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