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我18岁那年,爷爷去世了。我不太记得爷爷的忌日,只记住了一个场景:弥漫着尿骚味的硬板床上躺着骨瘦如柴的爷爷,他已经虚弱得没办法出声,只是握着我的手,想跟我说话却只能发出嘶哑的“啊……啊……”,眼泪止不住地流,我也哭了……这就是我见爷爷的最后一面,好像隔天他就去世了,姑姑说,爷爷可能是撑着见我最后一面才舍得走的。
那时的我,真的不懂事
每年暑假,我一定会回乡下老家,但是我最喜欢去的并不是爷爷家。
奶奶在我九岁那年去世了,依稀记得妈妈曾对我说过奶奶如何重男轻女,如何故意刁难生了两个女孩的她,因此我对奶奶其实没什么好感,也没什么印象,她的长相也只能从爷爷奶奶家中墙上的遗像中找到些许记忆。奶奶去世后,爷爷就是一个人居住,没有电视,没有好吃的,自然吸引不了当时只会吃喝玩乐的我,小孩子嘛,总是喜欢好吃的、好玩的。
在老家农村,爷爷和自己的几个子女早就各自分户居住,大家都自扫门前雪,除了逢年过节、爷爷生日之外,平常并不会对爷爷有过多的关心,毕竟,在农村,还是以儿子养老送终为主,女儿出嫁后就是泼出去的水,可以不过多赡养父母的。
每天清晨,爷爷都要赶在太阳还没出来时去菜地里收菜,再挑着菜赶几公里的土路到镇上去卖菜,然后再走同样的土路回家,继续干农活,喂鸡、喂猪、种菜……周而复始。
暑假我基本待在姑姑家,爷爷从镇上卖完菜回来时总会特意绕道姑姑家,让我们跟他回家去玩玩,我没有拒绝,因为我知道回家看爷爷是孝顺的孙女应该做的事情,而我不想不孝顺,但我内心确实不想去。还是姑姑说话直接,她说“你那又没有好吃的,又没有好玩的,也没有电视看,又没有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她怎么可能跟你回去呢”。爷爷这个时候就尴尬地呵呵笑,拿出烟斗抽几口烟,看我们没有跟他回家的意思,他也就走了。看着他的背影,我确实不忍心,但是当时的我,真的不懂事,只顾自己开心,所以即使后来爷爷几次三番特地绕道姑姑家再次邀请时,我弱弱地拒绝了,之后,他就不怎么绕道过来了。
有时候,实在不忍心,或者已经拒绝爷爷好几次的邀请了,我就会跟姐姐两人去爷爷那。但其实也就是象征性待一会儿,就跑到隔着两栋楼的叔叔家看电视、吃东西去了。跟爷爷待在一起,真的没什么好玩的,大眼瞪小眼,没话找话聊。
我记得,在爷爷家吃饭的时候,桌上基本没有肉菜,有的时候爷爷会非常隆重地从悬在桌上的吊篮里面拿出一碗粉蒸肉给我们吃,但是我们知道爷爷这一碗粉蒸肉估计要吃一个星期的,所以我也只是象征性地夹一两块而已,爷爷会问问我还吃不吃,虽然我其实想吃但我嘴上说“不吃了”,因为我知道爷爷舍不得。之后,爷爷就会把粉蒸肉再放回吊篮。我想,爷爷可能以为他把最贵重的菜拿出来招待自己的孙女,孙女肯定会喜欢他的。但实际上,当时的我已经在城里生活了很长时间,早就过上了更好的生活,这点“好吃的”确实不会让我记住什么。
晚上在叔叔家看电视时,最不喜欢爷爷过来让我们早点回去睡觉,因为爷爷8点多就要睡觉了,对于精力旺盛的小朋友来说,那时候正是看电视的好时候,所以,爷爷经常会被我们无视,很多时候,叔叔就会说“你那又没有电视,小孩子肯定不会跟你回去的,你就让她们在我这边睡吧,你回去吧。”现在回想起来,爷爷当时的心里应该是非常难过和落寞吧,自己的亲生儿子、亲孙女都不愿意多跟他说句话。
真是对不起,爷爷,我当时真是不懂事!
现在的我,能做什么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多子多女又经济条件不好的农村家庭中,这本经好像会更复杂。
记得爷爷最后病重时,几个子女商量着轮流照顾他,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多出力,城里或外出不常回家的就多出钱,在老家的就承担照顾老父亲的责任。原本看似很合理的安排,但却让我觉得寒心,因为并不是每个子女都愿意照顾这样一个不能动弹的老头子,这就是现实。
我依然记得,见爷爷最后一面的那天,我给他买了爽歪歪饮料(一种小孩子喝的饮料,听姑姑说他喜欢喝,但是有的子女不太舍得买给他喝),我拿着饮料喂他喝,他边喝眼泪就边从眼角流下来,满满的委屈,我懂。特别是看到放在床边的一碗冷粥里面有一个硕大的黑色蜘蛛,我就更懂他眼泪里的委屈。我在心理暗暗发誓:爷爷,你一定要撑住,等我挣钱了,我养着你,带你一起住,照顾你,你一定要撑住,等我!我在心里默念这几句话很多遍,我希望爷爷可以感受到。
可惜,隔天,他就走了。
也许,是太苦了吧,他实在撑不住了……是啊,几个子女对他的“孝顺”,对于一个骨瘦如柴、体弱多病、不能动弹的老人来说,实在是没有理由继续留下来。而我,当时还在上学的我,没有钱还靠着父母养着的我,实在不知道还能做什么……也许,我当时如果把心里默念了十几遍的话讲出来,他听到的话,会不会撑下去等我呢?我真的不知道……
现在回想起来,觉得爷爷真的很不容易,希望他一切都好,知道我对他的这份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