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著名的物理学家,霍金先生,有一次到清华大学讲解最前沿的宇宙弦学理论。
一开始大家纷纷提前抢座,据说小板凳把汇报厅的过道都塞满了,能插的下一只腿的地方就有人。大家满怀期待,带着憧憬之心,全身心的倾听着霍金先生的高谈阔论。
可是过了没多久,站在门口附近的人开始散去。又过了半个小时,过道的小板凳们也起身悄悄离去。剩下有座票的同学们紧锁眉头。再过了一会儿,靠后排的同学也起身离开。真正听完那场演说的,据说不到三分之一。
怎么搞的?霍金先生讲弦论,居然不好好做笔记,改纷纷退场!这是闹哪样!
经过一番访谈才了解,原来离场的原因不是不好学,不是不愿意倾听,而是“听不懂”!
“听不懂”,这三个字在专家脑袋里是很难理解的。
还记得去年帮一家中国最大的制造业公司做课程设计项目,设计好了之后,需要教会他们内部讲师讲课。有一位段老师听完了我的Demo之后就说“这些太简单了吧!讲这些有用吗?我觉得应该讲一些更深一些,更实战一些的内容吧!”我们向他说明了课程之所以这样设计的原因,主要是考虑到学员都是刚接触这个主题,把各方面讲清楚,帮助学员有个全局性和系统性认知,是这个阶段的目标,深入和落地是下个阶段的目标。他似懂非懂的“嗯”了一下。
后来,我们再去跟进内部讲师授课效果的时候,听说了段老师和黄老师的故事。
黄老师完全按照我没设计的课程讲授,只是在互动环节增加了部分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效果非常好,学员评分到了4.8(满分5分),据说这是内部授课有史以来的最高分。
而段老师还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在授课,基本没有按照设计的思路进行,而且另外讲了很多自己实际遇到的问题,也就是他说的落地性问题。最后学员评分3.7,这远远低于了他们内部讲师的标准。学员不仅分数给得低,在开放式反馈中还提到了“老师讲的案例很多,但是我听不懂”“老师讲的估计以后我也会遇到,但是我现在面对的问题没答案”。
后面我们找段老师沟通,希望帮他调整过来,但是很长时间,他一直表示很难理解这个情况。“很难懂吗?我觉得这很简单啊??”
这是我们一位训练社的学员在填自评表时和我的对话。
学习是一个从不会到会的过程,教学就是帮助学员从不会到会的过程。
因为老师会了,就觉得 很简单
因为学员不会,就觉得 这很难
老师要帮助学员会,就得理解学员心中的难。
真正理解菜鸟,并且知道如何将他们从不会带到会,才是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