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图书馆随便借了几本小说回来,因为母亲还在我这里,家里现有的书都没有她爱看的,长日漫漫,而我上次借的还没有读完,不得已找出《红楼梦》上卷她翻了翻。还是去借几本国内小说打发时间吧。
叶广芩的书以前读过几本,只知道她是老北京人,没落的皇亲,姓叶赫那拉,六十年代去了陕西,以后一直在陕西。可巧读的那几本书大部分都是写陕西的,文笔很好,故事情节也好(我就爱读讲故事的,叙事类的,可能是小时候读《故事会》多了,欣赏段位不高,还一直固化)。
这本《采桑子》看上去几乎是家族史了,是写老北京金家14名子女以及几位亲友的故事,联想到作者叶广芩家也是14名子女,叶广芩在文末后记中说自己小名“王八丫丫”,是家中老小,而文中的“我”小名“耗子丫丫”,当然文学作品是经过加工和提炼的,但是文章能写得如此感情真挚、悱恻动人,若没有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至亲的坎坷命运,激发作者的感情,料也绝无可能如此真诚,感人。
14名子女,各有各的命运,悲欣欢泣各不相同,镶嵌在9篇故事中,篇篇独立又互相连属。书的“后记”是1999年写成的,出版日期却是2019年,足足隔了20年时光。读完全书我也暗中猜测,因是家族旧事,虽以小说样式发表,毕竟很多在世亲友不想陈年的伤痛往事被提起,有时候假装遗忘也是一种美德。20年以后再发表,作者是兄妹中老幺,都70多岁老妪了,家族中的一些恩怨情仇随着老一辈的逐渐逝去也都放下了。
回目就用出自他们叶赫氏的著名词人纳兰容若的《采桑子》,词牌为书名,8句词句一句一个篇章。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大格格,老二老三老四,二格格,舅姨太太)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四格格,老五,五格格、老姐夫、六格格,老六)
最后一篇“曲罢一声长叹”是写老七、老大、姨太太。
这么多的兄姐(14人分别是七男七女),职业也五花八门,有职业票友、收藏鉴赏家、画家、建筑学家、医生等,却都命运多舛,除了老大早早去了台湾,其余兄姐在特殊年代都受到冲击,大宅门的出身在那个时代怎么能躲避得过去。
因为多是写自己家的事,作者是信手拈来,亲切自然,读来无一丝造作,带入感很强。每一篇我都极喜欢,开始我以为是长篇,信手翻阅了第一篇,是写大格格的,正看到妙处,忽然戛然而止了。大格格喜欢唱戏,而且唱得极好,她和琴师之间的纯真感情很感人。两个姨太太(姨奶奶)也写得极好,其中一个是作者祖母的弟弟的姨太太,祖母的弟弟是蒙古王爷,他的姨太太小辈们叫舅姨太太。舅太太是嫡妻,是郡王的格格嫁过来的,舅姨太太的父亲是内阁大学士因罪被发配东北,随父精习满文,因早有婚约被娶来。蒙古王爷却不幸壮年去世,无后,留下两个太太生活孤寂。作者小时候每逢过年就要去舅太太家里陪伴。两位太太还曾经收养过一个蒙古男孩古力格,后因受不住约束私自逃走了。动乱时代,仅剩下的舅姨太太因王府被占,生活无着,被街道命令作者的母亲接来赡养,这时老太太已经90岁了。写客居的老太太,寥寥几笔,把老太太的孤苦无依、寄人篱下、不给别人添麻烦写得很传神。
舅姨太太在我们家永远有客居之感,她不愿意麻烦母亲,生活力求自理,甚至还要帮母亲干些家务。我们劝她只要老老实实在房里待着,茶饭自然会送到她的手上。她仍是不安,一听到脚步声脸上立即堆出笑,以便让我们看到她的满足和感激,那情景令人心酸。
因为内心永远保有希望(后辈们把找到养子古力格的事情如实给老太太说了,其实不辩真假,叫古力格的大有人在,但此事令老太太心中有大安慰, 觉得儿子有朝一日会来看她),舅姨太太尽管后来双目失明,瘫痪在床,还是安享百岁而终。
另一个姨太太(姨祖母,满语管祖母叫太太),是祖父的姨太太,26岁时被祖父从烟花地买来,是名江南美女,可是碰上嫡妻是刚愎暴躁的蒙古正妻,从初见面不久就被正妻命令锁在偏院,饭食派人送过去,由此幽居50年,是书中描写最可怜最令人同情的一个形象。祖母暴逝后,余威尚存,因着姨太太身份的低贱不被承认,家族中人也都忽视了她,状若无此人。最后姨太太瘫痪在床,全身糜烂,不堪病痛的老太太,自己用剪刀挑破双腕血管,流血而死。
母亲说我尚在学爬时便由姨祖母看护,那时她下肢已瘫,终日靠在窗前的土炕上,观树影的移动,数雀儿的飞落。。。每当我被母亲抱到她身边时,她那双僵冷的眼神才有了些许生气,对她来说我毕竟是个活物,一个于她无害的活物。她自进入这个家门,终究还能做些有益的事情——看护孙女。我在幼时的懵懂中能给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妇人以喜悦和安慰,这不能不感激我贫苦家庭出身的母亲,她以“南营房的穷丫头”才有的善良与爱心,将我送至姨祖母身边。
读到这几句话,我的眼泪不受控制地滚落,想到了我的祖母,去世前的三年,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地瘫在床上,虽有我的母亲衣不解带、没日没夜的照顾,毕竟代替不了她的病痛,我那时年纪小,偶尔帮她翻身上厕所还有所不耐烦,也不知那三年里我的祖母心里作如何想,她的头脑一直很清醒,至死一点也没有糊涂。
近几个月的陪伴母亲,已经比较善于把自己置于老年人的角度看问题,关于身体的衰退、关于行走、关于心理关爱。。。对于孝,孔子说“色难”,的确是,要时刻注意自己言行,始终和颜悦色,不能甩脸子、发脾气、“呲达”老人,家庭中的万千琐事,难免有互相不对路看不上眼的时候,这时更要心平气和,慢悠悠地跟老人讲说。
回过头来,呈现在读者眼中的,大家族中的这些陈年旧事、纠葛缠绕、爱恨情仇,怎么能写得让人那么爱看呢,虽说是个人的历史,背负的却是国家的、民族的记忆,胡适曾号召人们都来写一写回忆录,也就是担心记忆随时会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代人过去,下一代人还会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