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时的记忆有很多,人生很多第一次的经历也发生在此时,比如第一次骑车、第一次游泳、第一次住校,甚至是第一次离家出走。而十二岁那年,是我第一次离家去外面读书。因为我们村只有小学,如果要读初中和高中,就要去镇上,尽管离得不是很远,但是要一个星期才能回家一次。像我这种虽然平时看不出对自己的父母有多依赖的小孩,但是真的要面对这种别离时,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一切都是陌生的,既新奇由恐惧,更重要的是从此以后要学会独立,独自去面对生活中的人和事。
小孩子似乎没有什么决定权,即使自己不喜欢、不想要,但也不得不听从父母的安排。当然这种安排并非是坏事,因为小朋友还没完备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我家附近有三所中学,我爸替我选了最远的一所,因为那里的学生考生我们县最好高中的比例是最高的,但同时也存在一个问题,我的小学同学几乎没有几个去那所学校上学,意味着我刚开始的日子是非常痛苦的,几乎没有一个朋友,好在有两个小伙伴和我一起去了那所初中,但我们被分在了不同的班级,她在一班,而我在四班。对于上哪所学校这些事情,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相信这还真是父母之间的“较量”,和真正的参与者无关。
坦白讲,对于新生活,我还是很期待的,平时父母也不怎么带我出门,起码现在上学的地方,不再是以前熟悉的那个村庄,而是到了有更多娱乐和学习资源的地方。开学第一天,一开始我是很开心的,我爸带我去吃了好吃的,尽管只有几个包子,但那是平时从未品尝过的味道,觉得非常幸福。我以为幸福会这么持续下去,小朋友总是那么单纯、容易满足,接下来要面对的才是真正的住校生活。我爸带我去买了饭票(呵呵,暴露年龄了,我一开始上学的时候真不知道饭卡为何物),把我的被子放在了宿舍里,课桌放在教室,安顿好一切之后就要离开了。当我爸告诉我说我回家了,你在这好好学习,我当时强忍泪水,自己一个人默默走回教室,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发呆。看着教室里寥寥无几的同学,一张张陌生的面孔,陌生的教室,顿时心酸、孤独的感觉悠然而生,泪水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当时好想回家,但自己一个人又害怕,毕竟从未出过远门,就算回到家也会被骂,父母送我来是让我读书的,不是让我一不开心就认怂、吵着要回家的。我独自一人默默的挨到了吃饭的时间,赶紧去找我在新学校里认识的同村的小伙伴。看到她真的是开心到不行,以至于最后我住进了她的宿舍,和她挤在一起好几天,直到她的班主任去查寝了……
因为学生多而床位少,初中的时候几乎都是两个人挤在一张1.2米宽的上下铺床上。我因为自己过于害羞、不够勇敢,都开学快一周了,跟自己班上的人还不熟,就一直和同村的小伙伴住在一起,我对她们班同学的认识比自己班里的还熟。每次去她那睡觉都提心吊胆,生怕被老师发现给赶走,但该来的总会来的,毕竟我和她不是一个班的同学。
我清楚的记得那是周四的晚上,我们刚睡下不到十分钟,宿管就敲开了宿舍的门说班主任来查寝了。她们班主任挨个的叫名字,最后发现床上多了一个人,就问我叫什么,是不是他们班的,我战战兢兢的依次回答,我既害怕她会把我赶走,又害怕她去告诉我的班主任。最终,一班的班主任把我 “请”出了她们班的宿舍,我在昏暗中摸索着走到了自己班的宿舍,进门的一刹那,她们都很诧异,一是我的被褥并不在那个宿舍,二是因为刚开学我和她们几乎不认识,她们自然对我很是排斥。当时的我很是无助,“这大晚上的,让我去哪住啊?”当时忍不住就哭了起来,边哭边跟她们解释是怎么一回事,最终,一个善良的小姑娘给我让出来一小块地方,让我暂时将就一晚上,至今我仍然记得她的名字:王江良。当然,这一将就,就是整个初一。
初中生活就在这种最初的尴尬、无助中开始,时间长了,大家开始熟络起来,也就忘记了我那天的突然闯入,但这段经历却深深的印在我的心底。从这段记忆力可以看到,我不是一个善于社交的人,面对陌生人,我会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去沟通。尽管现在好了很多,但仍然不是一个活跃分子。